就问你香不香?揭秘大众从未售出的车

爱咖号 2020-05-09 17:22:40

如果你有机会去大众的故乡——沃尔夫斯堡旅行,那么你一定不要错过这家博物馆——ZeitHaus,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上百辆珍贵藏品,足够你开眼界。这里的藏品有兰博基尼Miura、奥斯汀MINI、凯迪拉克Eldorado,当然,毕竟是狼堡,最吸引人的还是那些大众老车。既然都说到大众老车了,那么不得不再提一家博物馆——Stiftung,这里珍藏了许多孤品大众车型、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量产车、原型车,以及各个年代的概念车。想必大家都已在家憋了好几个月,那么今天,我就带大家“博物馆云赏车”,一起看看大众历史上,那些从未发售的车型。

No.1 EA 48(1955)

大众于1955年制造的EA 48原型车,造型酷似1959年的奥斯汀MINI。大众想借此开发出一款尺寸、性能、价格都比甲壳虫稍低一级别的车。虽然它的部分零件可与甲壳虫共享,但研发人员的预算依然很紧张。EA 48是大众首款独立研发的小型车,它采用单体车身结构、前置前驱和麦弗逊前悬挂。这个组合在当年是很罕见的,只是没有后车窗,大众表示将会在未来的量产车型上加入。

EA 48的0.7L水平对置双缸风冷发动机基于甲壳虫的水平对置四缸发动机打造,最大功率为13kW(18Ps),能够让EA 48的极速达到80km/h,传动方面则匹配了4挡手动变速箱——要知道当时同类型的车多数提供3挡变速箱。第一辆车成型后,一切按原计划,大众开始了对它的路试,此时,高层提出了致命的疑问:它是否会对甲壳虫的销量造成冲击?毕竟它更便宜。更有趣的是,宝沃创始人卡尔·宝沃向西德政府打了小报告,让他们叫停大众该项目。德国经济部长路德维希·艾哈德也曾警告大众,他们这样的做法将会让更多竞争企业的员工失业。因此,一年后,EA 48量产计划被迫搁浅。

No.2 Type 3 Cabriolet(1961)

1961年,大众发布了豪华版甲壳虫——Type 3,后来,他们认为要是有敞篷版会更好。接下来的剧情想必我们能够猜到:原型车很顺利地造出来后,却被搁置下来,因为高层认为它会和大众旗下另一款跑车——Karmann Ghia抢饭碗。

No.3 EA 128(1963)

作为藏品中最有魅力的一辆,EA 128诞生于1963年,大众打造它的理由是想像保时捷那样,开辟高端市场。这款搭载后置发动机的四门家用车由大众和保时捷共同研发,搭载保时捷911的2.0L水平对置六缸风冷发动机,最大功率65kW(89Ps),极速可达161km/h。这也许会是大众首款能够在高速公路快车道上行驶的车。

EA 128的后悬挂也与保时捷911相似,如果这款车实现量产,那么它将成为雪佛兰Corvair在美国市场的直接竞争对手。之所以最终没有量产,是因为大众的高层认为,一个平民品牌做高端车,还是有些冒险,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辉腾的发布,他们才敢迈出这一步。

No.4 EA 276(1969)

EA 276是高尔夫的原型车之一,它看起来比大众其他车型更方正,并且,大众曾尝试将它作为甲壳虫的继任者来研发。它采用前置前驱,在那个时代,大众已经开始尝试水冷发动机,而EA 276却依旧搭载甲壳虫的水平对置四缸发动机。不过无论如何,它已经在甲壳虫和高尔夫之间,实现了技术上的过渡。

No.5 ESVW I(1971)

1971年,大众加入到美国交通运输部(DOT)的一个项目中,项目内容是“无论花多少钱,把车做得多丑,只要确保在高速碰撞时,车内驾乘人员没有生命危险,就算完成”。DOT的用意是希望在此项目中运用的功能,能够在之后的量产车中被使用,以提高车辆安全性。大众最终打造出的车名为ESVW I,车头采用了吸能塑料,以吸收更多的碰撞冲击,动力方面,该车搭载1.8L水平对置四缸后置发动机,最大功率73kW(99Ps)。

No.6 T2 GT70(1972)

GT的前缀往往只属于性能车,当它出现在一辆大众面包车上时,则意为“gas turbine”,以天然气为燃料。T2 GT70由大众与美国公司Williams Research Corporation共同打造,从而进一步推动量产。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动力系统会比常规动力系统更环保,占用空间更小,其最大功率为54kW(74Ps),不过,更高的制造成本却令量产计划无法再继续。

No.7 Basis-Transporter(1973)

大众将其定义为新兴的廉价卡车,它不仅成本要低,维修更要容易,仅需一些基础工具即可完成。Basis-Transporter基于简易框架打造,可改变车身形状,动力方面则搭载一台水平对置四缸风冷发动机。发动机位于驾驶舱下方,从而为后半部分省下更多的装载空间。1976年,Basis-Transporter以EA 489的名字实现量产,人们也称它为“Hormiga”(西班牙语的“蚂蚁”),于德国汉诺威工厂制造,并以CKD的形式出口到墨西哥的普埃布拉。最终,该车生产了6200台。

No.8 Plattenwagen(1973)

早在1946年,狼堡的工人们便造出了类似的车,因为那时并没有用来搬运的叉车。他们用一辆甲壳虫的底盘,为其装上了特制的驾驶舱,后来,这个长得像皮卡的东西,在工厂里派上了很大的用场,工人们也再也不用手工搬运了。这款工具车直至1973年都在被大众内部广泛使用,动力方面,它搭载1.6L水平对置四缸风冷发动机,最大功率36kW(49Ps)。

No.9 T2b Open Air(1973)

不知是哪天,大众的工程师突发奇想,把他们的面包车,好吧,准确说是VW Bus砍掉了车顶,将其命名为“Open Air”。很显然,这款车最终没有量产,仅仅作为电视剧的道具车使用。

No.10 Chicco(1975)

Chicco的出现,点燃了大众对于开发紧凑型车的激情。这样一辆小车,轻松容纳四名乘客,对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大众来说,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Chicco搭载0.9L三缸发动机,最大功率29kW(39Ps),它本质上是由一颗直列四缸水冷发动机改造而成。尽管Chicco仅以原型车身份存在,但不得不说的是,它为大众后来的诸多车型做了铺垫。

No.11 Rovomobil(1976)

这辆拥有流线型玻璃纤维车身的跑车,其原型为一辆1949年的甲壳虫。有一天,两名来自东德的年轻人——Eberhardt Scharnowski和Burg Giebichenstein将它的车壳拆掉,用手上全部的材料,打算造一台独一无二的跑车。Rovomobil的挡风玻璃、雨刷、座椅、大灯等零件皆来自不同的品牌,动力方面,它搭载初代甲壳虫的1.2L水平对置四缸发动机,最大功率25kW(34Ps)。

No.12 帕萨特GTI(1977)

1977年,那时距大众发布高尔夫GTI仅有两年时间,他们就又坐不住了——准备进一步丰富GTI系列的产品阵容。于是,他们尝试打造了一台搭载1.6L四缸发动机,最大功率79kW(108Ps)的帕萨特GTI。尽管帕萨特的车身比高尔夫重很多,但帕萨特GTI依然表现出了不错的性能。与此同时,为了提升操控性,大众对这辆车的悬挂进行了调整,外观上也增加了我们熟悉的红色元素。帕萨特GTI不出意外地也进入了路试环节,但高层认为,帕萨特是实打实的家用车,于是叫停了此项目。不过欣慰的是,它的发动机并没有浪费,而是被应用在了后来的GLI车型上。

No.13 搭载Polo发动机的甲壳虫(1984)

大众很清楚,未来的排放法规很可能置搭载风冷发动机的甲壳虫于死地,并断定它活不过2003年。于是,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大众就开始了水冷发动机的研发,1984年,他们终于造出了这台搭载Polo发动机的甲壳虫。它基于一辆墨西哥版甲壳虫打造,搭载1.0L四缸发动机,最大功率32kW(44Ps)。这样的试验也曾在VW Bus上进行过,不过直到这一代甲壳虫停产,大众在量产车上依旧用的是风冷发动机。

No.14 IRVW III(1984)

1984年,大众基于一辆捷达,打造出了这台测试车,它的性能比当年的量产车型更加强大。动力方面,它搭载1.8L四缸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最大功率131kW(178Ps),极速可达200km/h。要知道那时搭载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的量产版捷达,最大功率仅有57kW(78Ps),足足相差了74kW(100Ps)。

No.15 T3 Magma(1987)

1987年,大众将一辆T3的外观和内饰进行了年轻化的改装,以测试消费者的反应。该车的进气格栅、大灯、轮圈,以及深浅不一的油漆,都极具辨识度,同时,大众还将它的越野性能进行了优化。动力方面,T3 Magma搭载2.1L四缸发动机,最大功率81kW(110Ps)。不过,消费者对此似乎并不买账,他们还是喜欢更传统的造型,这就使得T3 Magma的量产计划就此告终。

No.16 Biagini Passo(1990)

这辆车由意大利人打造,它的原型是初代高尔夫敞篷版。它的主人在原车基础上加装了外观套件、菲亚特Panda的大灯,以及高尔夫Country’s Syncro的四驱系统,这使得它看起来更像是小号的路虎揽胜极光。1990-1993年,在意大利民间,曾有65辆Biagini Passo被售出,但大众官方并未将其量产。

No.17 Vario I(1990)

Vario I存在的意义更像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概念车——Meyers Manx和2019年的概念车——ID Buggy之间的衔接纽带。它与第二代高尔夫共享平台,搭载同款的1.9L四缸发动机,然而车身造型却一点也不高尔夫——没有车门,乘客想上车的话,只好跳进去或迈进去。毕竟Meyers Manx和ID Buggy也是没有车门的。内饰方面,设计师将一个索尼音箱安装在仪表盘上,意在让它更实用——事实的确如此,而且它的造型也很拉风,只是大众似乎从来没有考虑它的量产计划。

No.18 甲壳虫热气球(1995)

甲壳虫的身影在世界各大洲无处不在,南极洲亦如此。所以,它的打开方式千奇百怪,有的人拿它来造船,也有的人甚至让它上天。1995年,几个瑞士人将它改造成了热气球,他们拆掉了甲壳虫的车顶,它的动力系统则保持不变。当它停在地面上时,我们甚至看不出它和普通甲壳虫的区别,只是为了更加轻量化,它的油箱被做了改动。

编辑点评:

本文所提到的车型中,绝大多数是独一无二的,若是能有机会见到它们,当然很幸运。屏幕前的大众粉们,准备好疫情结束后,前往狼堡开启朝圣之旅了吗?

0 阅读:162
爱咖号

爱咖号

爱卡创办的汽车自媒体投稿平台,广大汽车人的畅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