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前,晚清鼠疫席卷东北69市县,最后被一位留洋博士4个月平定

春夏随心记事 2021-10-22 09:21:56

01 鼠疫来袭

1910年10月25日,在位于中俄边境的满洲里城,两名返乡的中国工人在一家客栈里突然死亡。

两人死时尸体上布满黑紫色的斑点,随后尸体被草草掩埋,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谁也不会在意两个无名之辈的生死。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由此为开端,一场席卷半个中国,造成六万多人死亡的鼠疫大流行已拉开了序幕。

111年前的中国正处于清朝末年,这时的满清朝廷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列强们对中国虎视眈眈,都想扑上来分一杯羹。

中国人民不但要受到朝廷的压迫还要被外国人欺压,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这两名工人就是被俄国人赶回来的,因为就在几天前,他们所在的工棚有7名工人突然死亡,身上也布满黑紫色的斑点。

俄国人很快意识到这可能是鼠疫,迅速对这群中国工人进行了隔离,并烧毁了工棚和尸体。

但是让人没想到的是,俄国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完全不顾这群工人的死活。

他们将这群工人驱逐回国后,还将爆发鼠疫的事情隐瞒了下来,甚至残忍地杀死了准备通报消息的人。

这群工人中大部分已经染上了鼠疫,由此一场鼠疫大暴发不可避免。

此时已临近春节,到处都是返乡人群,当局也缺乏预警和防疫知识,疫情一暴发就立刻蔓延开来。

鼠疫顺着东北的铁路一路南下,10月27日哈尔滨被攻克,10月30日长春告急,11月2日沈阳沦陷,短短1个月,鼠疫便席卷了东北的69个市县。

在100多年前,由于缺少相应的治疗手段,鼠疫的致死率几乎是100%。

鼠疫所到之处无不尸横遍野,不但普通民众死伤惨重,就连赶来救治的医护人员和维持秩序的士兵也不能幸免,大量死亡。

一时间,原本冷清的棺材铺和丧葬铺都成了热闹之所,棺木供不应求,大街上更到处是横七竖八、无人认领的尸体。

在鼠疫最为严重的哈尔滨傅家甸,这个聚集了两万多人的贫民窟内,每天有百余人死亡。

02 何为鼠疫?

鼠疫是鼠疫耶尔森菌借鼠蚤传播为主的烈性传染病,传染性极强,在欧洲它还有一个更著名的名字“黑死病”。

鼠疫是一种伴随人类历史的疾病,5000多年前的古老人类遗骸的DNA中就检出当时的人类已感染该病。

六世纪时,东罗马帝国查士丁尼大帝重现罗马帝国荣光的野心,在鼠疫肆虐中成为泡影,伟大的东罗马帝国也就此沉沦直至最后灭亡。

十四世纪时,欧洲的黑死病大流行,短短5年时间就夺走了2500万人的生命。

死亡人数占当时欧洲人口的三分之一,直接造成了欧洲劳动力短缺,村庄废弃,田地荒芜,大饥荒随之而来,更多的人由此死去。

03 内忧外患

说回东北鼠疫,由于鼠疫越来越严重,死亡人数节节攀升,民间人人自危,谣言四起。

甚至有谣言说猫尿和鸦片也成了治病的“良药”,各种封建迷信活动更是愈演愈烈,广大人民生活在恐惧之中。

列强们也抓住这次机会,企图夺取东北的管理权。

俄日两国以清政府没有能力控制疫情为由,于1910年12月初向清政府外务部发出照会,提出由他们来主持东三省的检疫、防疫工作。

检疫、防疫工作虽属于卫生事务,但在具体实施时还涉及司法、铁路、商贸、教育等一系列主权。

一旦答应俄国和日本的要求,无异于将东三省的管理权拱手让出。

这就是清朝统治者面前的困局,一旦东北鼠疫入关,必将蔓延全中国,到时将是一场更大的浩劫。

谁能解决眼前的难题,谁能救黎民百姓于水火?

04 国士出世

伍连德,1979年出生,祖籍广东广州府新宁县(今广东台山市),生于马来西亚槟榔屿,剑桥大学医学博士,时任天津北洋陆军医学院的副监督。

1910年12月,当清政府任命其为东三省防鼠疫全权总医官,并赶赴东北处理疫情时,他还是个默默无名之辈。

谁都没有想到,三个月后,这个三十出头的年轻人创造了奇迹。

在此之前,清政府曾经向多位专家学者发出过这样的任命,但是此次鼠疫已经造成了巨大的恐慌,其他人都拒绝了。

但伍博士没有,他怀着一颗医者仁心,在向关内逃难的人群中逆行而上,带着简单的仪器,毅然决然地向着疫区出发了。

来到疫区,伍博士首先想到的是寻找一直没有被确定的传染源。

此次鼠疫非常特殊,以往的鼠疫,按照人们以往的经验,传染的源头肯定是老鼠,所以做好灭鼠,鼠疫会逐步得到控制。

但是奇怪的是,人们把疫区的老鼠抓了个遍,进行了大量地解剖,就是没能在老鼠体内找到鼠疫杆菌。

这就使得整个防疫工作处在一种无序混乱的状态。

伍博士通过对疫区大量地走访调查,甚至只身深入疫情最为严重的傅家甸考察,发现当时东北正值隆冬,老鼠数量稀少且活动也不活跃。

从老鼠身上找答案会是一条死路,思前想后,伍博士最终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进行尸体解剖。

清末的中国,还没有经过新文化运动的熏陶,儒家思想还是主流,“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观念更是深入人心。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尸体解剖无疑是大忌,在此之前从未有人敢于尝试。

伍博士也深知这一点,但是为了尽快控制疫情,救黎民于水火,他不顾自身安危,决定进行秘密解剖。

于是,在一座无人的民房中,在简陋设备的协助下,伍博士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人体解剖。

通过这次解剖,伍博士确认此次流行的鼠疫是一种新型鼠疫“肺鼠疫”。

这是一种可以通过人的呼吸和飞沫进行传播恶性传染病,常规对抗鼠疫的办法是无效的。

伍博士向清政府汇报了自己的调查结果,并得到了政府的全力支持,为阻止疫情的蔓延,铁路被严格管制起来,相当于是“封城”了。

所有来往东北的人员,无论地位高低、官职大小,一律都要隔离五至七日后方可放行,隔离中一旦发现病患,立刻隔离送医。

在东北鼠疫区,在伍博士的指挥下,所有的疫区被分片进行隔离,不同隔离区的人员不可以随意走动,隔离区内人员被严格监控。

一旦发现感染者立刻送医就诊,所有接触人群也都要隔离。

为防止飞沫传播,伍医生发明出一种双层纱布中间带一块药棉的口罩,这就是鼎鼎大名的“伍氏口罩”。

在进行救治病患的诊病院,分级治疗的制度被制定出来,所有病患根据病情,分别安排在疫症院、轻病院、疑似病院和防疫施医处进行救治。

这样既方便及时提供相应的救治又能防止病患间交叉感染,所有病房和医疗器具,都会被定期消毒。

在抗击鼠疫疫情的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就在于对于病死者尸体的处理,中国人信奉“入土为安”。

但是伍博士明白,这些尸体将是一个巨大的传染源,最好的办法只有进行火葬。

只有将这些尸体妥善处理,此次抗疫才有可能成功,否则所有的努力随时都可能功亏一篑。

伍博士经过深思熟虑,联合当地的士绅,一起向朝廷上书,痛陈利害,清政府最终顶住压力,下达了焚尸的命令。

最终,在一场熊熊大火中,这场人类抗击鼠疫的战争,最终走向了胜利。

05 最终的结局

1911年3月1日零时,哈尔滨无一例新发感染,无一例死亡。

1911年4月23日,清政府宣布东三省鼠疫肃清。

从1910年12月到1911年3月,在伍连德的带领下,中国人民最终战胜了鼠疫,这是伍连德胜利,这也是中国人民的胜利。

这是中国人民首次靠着自己的力量战胜了疫情,我们应为之感到骄傲与自豪。

伍博士在这场鼠疫后赢得了他应有的荣誉,1911年5月,摄政王载沣代表宣统皇帝在紫禁城接见他,授予蓝顶戴,赐进士出身,授二等双龙肩章。

伍连德随后更是代表清政府主持了万国鼠疫研究会,1935年伍连德成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候选人,是华人世界首位诺贝尔奖候选人。

但我觉得,在伍连德心中,这些荣誉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他作为医生的一颗医者仁心,重要的是千千万万患者的健康。

国士已逝,我们这些后来人应继承其精神,继续其未尽事业,为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这个世界作出贡献。

0 阅读:188
评论列表
  • 2021-10-24 20:26

    1979年出生?穿越了?

春夏随心记事

简介:每天分享快乐有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