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社交媒体成瘾的更深层原因是,它可以让我们更容易地做一些太符合人性的事情:呈现不同的身份认同,观察其他人的反应,并更新我们的自我呈现,以让自己觉得有归属感。”
我最近读了一本书,讨论了如何打破社交媒体的极化现象。书中提到,人们在网上极化自己的观点,其实并不是因为信息茧房或“回音室效应”。相反,当人们走出回音室,看到更多反对意见时,反而会更加坚定自己的立场。也就是说,只要你在网络上看到反对自己的声音,你就会想维护自己的思路,从而更容易找到归属感,觉得自己属于某个群体,这让人感到安全。
这才是人们在网上极化的原因,因为温和派没有团体。而社交媒体的极化也是因为温和的意见往往没有被点赞,所以不可能被筛选出来让你看到。你看到的全都是极端的意见,包括自己阵营的极端意见和被夸大的对方阵营的极端程度。
在当前的社交媒体环境下,你几乎不可能找到不极端的意见。那么,是不是可以退网保平安呢?不上网行不行?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现在人们几乎完全从网上获取新闻信息。所以,我们要学会驾驭社交媒体。首先,要认识到社交媒体的极化现象,看到对方极端的意见时要抑制住内心的情绪和无名之火。其次,我发表的意见也会被放大和劫持,所以我要坚持表达自己真正想说的,而不是为了点赞而表达。
最后,要打破极化现象,需要循序渐进地了解对方的意见,避免极端。最重要的核心是对自己的身份认同要非常警惕。你可以不属于某一个族群,只是上网获取知识,不需要别人的认同。这需要对抗自己的本能。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985b94b545b562a5cf3478b6c4d320c.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