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培训行业的江湖里,人脉不是万能的,但没有人脉是万万不能的。一场精心策划的组局,就是打开业务新天地的金钥匙!正所谓:
组局若常有,业务不发愁。
【组局案例】
昨天,来自上海的两位优秀培训师来到长沙,为了让这一次的见面更富有成效,我一共约了4个开培训机构的朋友,其中一位在新疆讲课、一位在邵阳公司,所以来不了,所以这次加我一共5个人进行聚餐。
这 4 位老师皆背景深厚、实力超群。
张老师,身为管理博士的上海精英,携 20 余年丰富管理经验,在绩效改进与领导力提升领域堪称权威;
徐老师,博士,上海人,著有 3 本畅销书,是 AI 专业实战的行家。
罗老师,作为巅峰课程体系的开创者,19 年培训咨询历程铸就其团队营销专家的地位,且身兼文联主席并著有《恒悦》佳作。
刘老师,长沙某行业协会运营核心人物,某行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在科技创新管理实战方面颇有建树,亦是培训机构的掌舵人。
显而易见,这四位老师皆有着极为出色的背景。众人此次相聚,核心目的便是深入探讨在当下培训行业中,如何更有效地发力,进而在未来一年里于现有事业根基上实现更为显著的突破。经过整晚热烈且深入的交流探讨,各方成功达成了若干重要的商业合作意向,为后续更为深入、全面的合作铺就了坚实道路。而在此次组局之中,我无疑是收获颇丰的主角。在与诸位老师交流互动的过程中,思维的碰撞激发出无数智慧的火花,这些宝贵的思想结晶为我对公司未来的发展规划开辟了全新的思路与方向。
对于培训师而言,若期望自身业务能够持续拓展并取得突破,定期组局堪称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毕竟,唯有通过不断地组局,我们才得以将身边潜藏的人脉资源充分激活并高效运用起来。尽管网络社交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在商业合作领域,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它能够消除隔阂、增进信任,从而为深度合作创造有利条件。那么,培训师究竟为何要组局?而组局又该遵循怎样的步骤与方法呢?
一、培训师组局的重要性
1、深度交流,突破思维局限
培训师的工作特性常使其处于相对独立的工作状态,在日常教学与自我提升中易形成思维定式。组局则为培训师们创造了与行业精英深度互动的契机,成为打破思维枷锁的有力工具。在组局的交流平台上,诸如培训行业的前沿趋势、教学方法创新、市场动态变化等关键议题成为讨论焦点。资深的企业培训师能够分享在不同行业、不同层级员工培训中精准定位需求与设计课程的实战经验,学术型培训师则可传播最新教育理论与研究成果,为实践提供理论指引。这种多元思想与经验的深度交融,赋予培训师们突破自我设限的能力,使其能够获取更广泛的信息与创新灵感,进而在培训业务中避免走弯路,加速职业成长与发展。
2、链接资源,拓展业务网络
培训机构负责人、商业培训师和大企业培训决策人各自掌控着独特的客户资源与业务网络。组局的核心价值在于整合这些分散资源,构建起一个互通有无、合作共赢的生态系统。培训机构负责人犹如行业资源的整合枢纽,凭借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和丰富的客户项目信息,为组局注入大量业务机遇;专业培训师作为培训内容的核心产出者,以其精湛的教学技能和专业知识,为业务合作提供专业保障;大企业培训决策人从企业战略需求出发,明确内部培训痛点与目标。当这三方力量汇聚于组局之中并展开深度交流时,业务合作的可能性被极大激发。例如,一家寻求特定行业培训师的培训机构与具有相关专长的培训师,以及正在寻觅合适培训资源的企业培训决策人,在组局中能够精准对接需求,共享资源,开辟全新的业务合作路径,推动培训业务的多元化拓展。
二、培训师组局的方法策略
1、参与人员的精准筛选
参与人员的构成直接决定组局的成效与价值。理想的组局应涵盖培训机构负责人、专业培训师和大企业培训决策人。培训机构负责人对市场变化感知敏锐,拥有丰富客户资源与项目信息,能为组局带来业务活力与合作思路;专业培训师凭借专业素养和教学魅力,是智慧分享与经验交流的核心力量,为合作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大企业培训决策人站在企业需求前沿,能确保组局紧密贴合市场实际需求,增强合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邀请大企业培训决策人难度较大,因其工作繁忙且对外参与活动谨慎。若难以邀请到这一角色,至少应确保有培训机构负责人和专业培训师参与,以此奠定组局的资源整合与业务拓展基础。
2、参与人数的合理把控
参与人数是影响组局沟通质量与效果的关键因素。一般建议组局人数不超过 6 人。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位参与者需要充分展示项目概况、分享实践经验、剖析项目难点并深入讨论交流。若人数过多,如超过 10 人,个人发言时间将被大幅压缩,难以全面深入阐述项目关键问题,交流易流于表面,无法触及业务合作核心与问题解决实质。相反,将人数控制在 6 人以内,可保障每位参与者有足够时间进行深度沟通。一轮完整交流约需一至两个小时,既能确保信息充分传递与交流质量,又能维持组局的高效与建设性节奏。
3、组局时间的科学设定
组局时间的合理规划对其成功至关重要。时间过短,如少于 3 小时,往往只能进行简单的信息交换,难以深入探究项目细节、业务卡点和未来规划等关键环节,无法实现深度智慧碰撞与资源有效链接。而时间过长,如超过 6 小时,可能因参与者精力有限导致交流效率下降,同时也会干扰日常工作与生活节奏。较为适宜的组局时间为 3 - 6 小时,在此期间可依次完成从相互熟悉、项目介绍、卡点分析、未来规划交流到诉求表达等一系列关键流程,使组局既有深度挖掘空间,又具备高效执行效率,充分释放业务拓展与资源整合的潜力。
4、组织流程的精细规划
一套清晰、有序的组织流程是组局成功的重要保障。
第一,相互熟悉环节。
组局伊始,组织者应承担起介绍各方的重任,通过详细的背景、专业领域和擅长项目介绍,让参与者对彼此有初步的全面了解。例如,可提前收集整理参与者信息,制作成文档或手册在现场分发展示,并结合口头介绍,加深彼此认识,为后续深度交流奠定信任基础。
第二,项目介绍环节。
每位参与者应清晰阐述自身培训项目概况、课程特色、目标受众和独特优势等核心内容,帮助其他成员从宏观到微观把握其业务范畴与核心竞争力,精准发现潜在合作点与发展机遇。如领导力培训师可详细解读其课程体系架构、教学方法应用及实战成果,彰显专业实力与独特价值。
第三,项目卡点分享环节。
参与者需坦诚说出项目推进与业务拓展中的难点痛点,如课程推广的市场阻力、客户满意度提升困境、教学资源整合难题等。由于同行业者经历相似,其他成员可从不同角度提供针对性强、可操作的专业建议与解决方案。例如,针对课程推广困难,培训机构负责人可分享市场营销策略与渠道拓展方法,其他培训师可从课程内容优化与定位调整等方面给出建设性意见。
第四,未来规划交流环节。
参与者应分享培训事业的短期与长期战略规划,包括课程研发创新方向、业务拓展目标设定、市场布局设想等。通过这种开放式交流,能在组局成员间激发更多业务契合点与合作创新灵感,共同探索未来发展新路径。例如,计划开展线上培训课程的培训师与拥有线上平台资源的培训机构负责人,可能在交流中捕捉到合作契机,携手打造线上培训精品课程。
第五,诉求表达环节。
参与者应明确提出在业务合作、资源共享、技术支持等方面的实际需求与期望目标,共同探讨其他成员能否给予支撑与协助。只有坦诚表达诉求,才能促进各方在组局中达成高效务实的合作协议,实现互利共赢。例如,培训师期望与大企业建立长期合作获取内训项目订单,企业培训决策人寻觅优质培训师资源满足内部培训需求,双方可在诉求表达环节深入探讨合作细节并初步达成意向。
三、培训师组局的持续优化与创新发展
1、时间与流程优化
组局时间与流程应根据不同主题与目标灵活调整。若聚焦特定前沿领域培训技术深度研讨,可适当延长交流时间,深入挖掘技术核心要点与应用细节;若旨在快速促成业务合作意向,可简化部分流程,突出项目推介与诉求对接等重点环节,提高组局效率与实效性。例如,以推广新培训课程产品为目的的组局,可将重点置于项目展示与诉求表达环节,通过简洁有力的推介快速与潜在合作伙伴达成初步意向。
2、组局形式创新
除传统聚餐交流形式外,培训师应大胆探索多样化组局形式。组织线上专题研讨会,利用网络视频会议技术突破地域时空限制,邀请更多行业人士参与,扩大组局影响力与交流范围;举办工作坊活动,聚焦特定培训技能实践操作与提升,通过真实案例剖析与模拟演练加深参与者合作默契与交流深度;开展实地考察活动,组织参与者深入优秀培训机构或企业培训基地参观学习,直观感受先进培训理念、模式与管理经验,为自身业务发展汲取借鉴与启示。
3、跟进与反馈机制建立
每次组局活动结束后,组织者应迅速行动,梳理活动成果与亮点,整理合作意向、问题与建议,并持续跟进各方合作进展。同时广泛收集参与者反馈意见,了解其对组局活动的满意度、对流程环节与内容设置的改进建议等,以便在后续组局策划组织中不断优化提升,使组局活动始终保持强大的业务拓展与行业交流功能,成为培训师职业发展的有力助推器。
在培训行业的广阔舞台上,培训师组局是开启成功之门的关键钥匙。通过精心策划的组局,我们能够链接高质量的人脉资源,实现智慧的碰撞与业务的突破。记住,每一次成功的组局,都是一次业务发展的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