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最奇绝经历的一首诗,被贬南荒但此生不憾

阿芳评诗 2024-03-18 00:20:52

苏轼的一生都在被贬谪的路上,唯有王朝云的不离不弃陪伴。他们共同分享快乐,清贫的岁月里相互扶持。

然而,绍圣二年1095年,王朝云因感染瘟疫,又水土不服,在惠州不幸离世。

这对苏东坡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将王朝云安葬在城西寺庙附近后,苏轼每天去她墓前陪伴。

十月梅花盛开,苏轼为纪念亡妻,写下了一首词。这首词既像写花,又像写心爱的女人。

玉骨哪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而他未料到,这首悼词会给他带来新的磨难。再度被贬至天涯海角,惠州安享晚年生活的计划泡汤。

同年,为防止元祐老臣卷土重来,苏东坡同战队的臣子,一律被调往西南偏远地区任职。

甚至,已经91岁高龄的老臣文彦博也没有饶过,削去爵位。

苏轼这次的流放,是正真的流放。

当时的海南岛不适宜居住,夏天极其潮湿、冬天雾气重,秋雨连绵,一切东西无不发霉。

山上的黎民又无法征服,以打猎为生。吃的大米全靠大陆运送过来。

要什么没什么,用苏东坡的话来形容:

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然亦未易悉数,大率皆无尔。惟有一幸,无甚瘴也。

由于交通闭塞,长期与中原地带隔绝,岛内居民不能读书写字。

自隋朝开科取士以来,岛内无一人中举或进士。

已60高龄的苏东坡,不顾年迈动手办教育、开学堂,传授儒家礼仪之道,没有书自己抄写,哪怕汗流浃背也不停歇。

自此儋州“书声琅琅、弦声四起”,脱离蛮荒。岛内才有第一名进士姜唐佐。

当时,苏轼虽任琼州别驾(知州的佐官),但朝廷对他下了不得食官粮、不得住官舍、不得签书公事三条禁令。

他看似清闲,心中却始终关心民生疾苦。

当地居民常年被病痛困扰,又因缺医少药,转而求助巫医。导致日子越过越困顿。

苏轼发现地面积水容易滋生蚊虫细菌,直接饮用会导致常年生病。

面对这种习俗,苏轼带领百姓勘查水源,挖地下水井,取井水食用。远近居民纷纷效仿,大大降低疾病的发生。

当时,岛内发生疟疾。苏轼一边学习医术采集草药,一边托人从好友王敏仲那里要来黑豆,制成淡豆豉,既能食用又能作为药物祛病。

面对各种困难,这位顽老头没有屈服,他给子由写信说:我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在我眼中天下没有一个不是好人。

这种乐观的态度,让敌人烦恼又无可奈何。

朝廷派董必来查看他被贬谪情况,见苏轼颇受太守张中优待,便把他逐出官舍居住到椰子林去。

他用仅有的一点钱,在学生的帮助下盖了座“槟榔庵”。

夜里躺在床上能听到黎民猎鹿的声音,清晨有猎人叩门以鹿肉相赠。

他依旧一贫如洗,缺衣少食。虽有好友接济,但秋季多雨,来海南的船停航,食粮不继,他和儿子苏过煮苍耳果腹。

竟然在杂记中记载食阳光心得:

此法甚易知易行,然天下莫能知…儋耳米贵吾方有绝食之忧……

百姓以狩猎为生,经常食不果腹。苏轼的心在想怎么让百姓吃饱饭。

他创作诗歌《和陶劝农六首》。

“咨尔汉黎,勻是一民。”你我同一家。

“岂无良田,膴膴平陆兽。”只要有决心,就有良田。

“不麦不稷”“朝射夜逐”改变落后生活方式,阐释“春无遗勤,秋有厚冀”的农耕之理,鼓励百姓“云举雨决,妇姑毕至”。

他带领百姓改进农具,开垦荒地,教之以种植水稻等农作物之术。

苏轼在海南岛的生活,正如他的这首诗: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被贬南荒,苏东坡此生不憾,因为这是他生平最奇绝的经历。

“九死”是苏轼一生艰辛生活的缩影;“不恨”再次印证他乐天派的性格,是他对困境泰然的生活态度。

初到儋州,大家只他是翰林学士。不知他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斗转星移,云散雨去,明月高悬,世人皆知东坡美名。

0 阅读:0

阿芳评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