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奇遇成就一代诗王白居易,200多年后苏轼游庐山境界再次升华

阿芳评诗 2024-03-17 06:32:26

一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让白居易声名大噪,红遍大江南北。

他早期以激进,敢于直言不讳的态度而闻名,不论面对谁,只要内心有所不满,就会用诗歌来怼、来嘲讽。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一握青蛇尾,数寸碧峰头。”

……

太狂妄,必遭祸端。

815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在得知此事后,立即上表要求严惩凶手。被一些心怀不轨的人拿住把柄,指责他越级汇报。

随后,他被贬谪江州(今九江),担任一个毫无实权的司马。

初到江州,他抑郁不得志,内心时有惆怅“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在孟夏时节,闲下来的白居易,偶然与友人的一次庐山之行,见山寺奇景他豁然开朗。

让这次贬谪成为他一生的转折点。成就他积极旷达的人生情怀。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白居易的才华和魅力,让他成为全民偶像,粉丝遍布东亚各地。连日本天皇都是他的铁粉。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力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大林寺:位于今九江市庐山大林峰上。

人间:庐山下的平地村落。

芳菲:花草的芳香,泛指众花。

山寺:大林寺。

始:才,刚刚。

诗人登山时已经是农历四月,正值孟夏(夏天的第一个月)。

陶渊明有诗云:孟夏草木长(zhang),绕屋树扶疏。

此时,气温呈上升趋势,百花凋零开始进入果实生长期。也是万物生长关键期。

在江州平原上,很难觅到盛开的鲜花。诗人同友人结伴爬上庐山,看到大林寺里桃花正在盛放。

为什么山上的桃花会在这个时候盛开呢?

这里我们不得不讲一个地理小知识。

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下降,每100米下降0.60℃。这种变化导致一些高山地区出现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现象。

位于庐山的大林寺,海拔1035米。气温要比山脚低近6度左右,正是花开时节。

首句,诗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从“人间”登顶,到达山寺就看到这一胜景——桃花盛开。仿佛是步入某一仙境,置身非人间世界。

“始盛开”让诗人是满心欢喜,比喜上眉梢还要喜。

它触发了诗人想象的翅膀,带诗人飞跃起来。

“芳菲尽”与“始盛开”字面看似相呼应。然而,是感情和思绪上经历了巨大的跳跃。

从满心愁绪,感叹春光易逝,到突如其来的惊喜,直至心花怒放。

白居易作为陶渊明的超级粉丝,这一句似乎有《桃花园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凄美,落英缤纷。”的意境。

山下“人间”春光已逝,而“山寺”桃花胜景,是“此景只应天上有,宛如仙境落凡尘。”这番奇景,经过诗人这番叙述,便有了人间天上对举的味道。

然而,无论是人间还是仙境,都可遇不可得。

长恨春归无力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长恨:常常惋惜。

春归,春天回去。

觅:寻到。

不知:岂料,想不到。

转:反。

此中:这深山的寺庙。

在眼前的景色触动下,他回想起自己曾经惋惜春天的离去,抱怨春天的短暂,为此怨恨不已。

现在,这种情感都不复存在。

话锋突转,是为了突出前两句。以前有多伤感,现在就有多惊喜。

是超越柳暗花明的惊喜。

因为,他发现是自己误解、错怪了春天。

春天并没有真正离去,它只是像调皮的小孩子一样,跟人捉迷藏,偷偷躲到了这个地方。藏到人迹稀少的地方。

只不过自己被一时情感蒙蔽,缺少了发现的眼睛。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山来”这句话穿越200多年的时空,得到了升华。

1084年,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途经庐山时,他被眼前奇险壮丽与变幻莫测的景色吸引,百看不厌。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庐山素有“ 一山赛五岳,五岳第一山”的美誉。

它三面环水,西临陆地、深壑高岩,匡庐奇秀。无论从哪个角度,横看、侧看、远看、高看,还是近看、低看,都可以欣赏到庐山的美景。

苏轼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对庐山之行的体会,他认为:不能认识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身处其中。视野被庐山的山峦所局限;一叶障目,容易眼前被一沟一壑一山一水,所迷惑。

想看庐山全貌,就必须走出庐山。

欣赏风景如此,观察人生百态亦是如此,事事也应如此。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站在圈子之外,视野不同,品鉴的人生百态又不一样。

而在白居易眼里,春色无处不在,只看你如何去体验和理解。

人生玄妙,常常超出预期。我们时常为某一事情感到惋惜,不妨换个角度,转机就在一瞬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删,谢谢!

0 阅读:0

阿芳评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