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到一个肿块,54岁男子后腰几乎被掏空…切除巨大肿瘤巧补“坑”

半岛晨报 2025-02-18 16:08:24

54岁的金先生是台州人,在当地一家工厂上班。两年前,金先生为了改善生活,按揭买了套新房。自此以后,每个月背上了房贷,他工作比以前更努力了,加班熬夜是家常便饭。

从去年年初开始,金先生时常感觉到腰酸背痛,一开始以为只是上班坐久了,腰肌劳损导致的。直到半年前,他无意中摸到左侧后腰有个肿块,起初还以为是皮下囊肿,可能过几天自己就消下去了。

过了段时间,金先生心中感到不安,他腰痛越来越明显,而且肿块摸上去好像又变大了一点,于是抽空去当地医院就诊。检查后发现,他腰部的肿块大小竟然有10×15厘米,呈纺锤形,如同哈密瓜大小。

病理穿刺检查结果显示为平滑肌肉瘤,这是一种比较罕见的恶性肿瘤,起源于平滑肌细胞,常见于女性子宫、胃肠道、血管壁等部位,但也可能长到身体其他部位。

从影像上看,巨大肿瘤已经侵犯腰椎,而且紧紧贴着腰椎附近的神经和血管。手术难度非常大,当地医院建议金先生赶紧到上级医院治疗。

经多方打听,金先生找到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科主任叶招明教授团队。

叶招明主任说,金先生的肿瘤长在左后腰的肌肉里,位置比较深,不易被察觉。等到出现腰痛症状,徒手可以摸出肿块时,肿瘤已经非常大了,还侵犯了腰椎。像这样的复杂情况,需要多学科联合干预。

随后,医院召集了骨科、肿瘤内科、血管外科等多学科专家进行MDT会诊,专家团队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平滑肌肉瘤对化疗中度敏感,可以先进行术前的新辅助化疗,尽可能缩小肿瘤范围后,再进行手术切除。

从去年11月底开始,金先生前期做了2次新辅助化疗,一个多月后,肿瘤缩小了一些,为手术切除肿瘤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金先生的手术定在1月14日。为了提高手术安全性,术前,血管外科团队为金先生进行了“腰动脉栓塞术”,以减少术中的出血量。手术由叶招明主任、黄鑫主任医师、林鹏副主任医师、胡信雷主任医师共同完成。

叶招明主任介绍,由于肿瘤巨大,已经侵犯了腰椎,而且紧贴着肠道、肾脏等脏器,附近又分布着下腔静脉、腹主动脉等重要血管和神经,手术时必须非常小心,避免损伤脊髓和重要的血管神经及周围脏器。“我们先从腹部入路,仔细地把肿瘤分离开来,再从后腰入路,将整个肿瘤‘连根拔起’。”

林鹏副主任医师介绍,由于金先生的腰椎已经被肿瘤“侵蚀”,为了完整切除肿瘤,术中还切除了腰椎1、2、3节的一半椎体。完整切除巨大肿瘤后,金先生的左侧后腰几乎被“掏空”,失去肌肉和软组织的保护,对后续康复会造成影响。

“为此,我们用‘移花接木’的方法,在保留血供的前提下,将患者右上背阔肌翻转覆盖到左后腰处,刚好填补了手术留下的缺口,对手术部位起到了很好的保护。”

整个手术持续了7个多小时,非常成功。术后一周,金先生就可以下地了。目前,金先生已经出院,进行术后的巩固化疗,以减少复发风险。

叶主任提醒,平滑肌肉瘤的恶性程度较高,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且生长速度较快,可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扩散到其他器官。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随着肿瘤增大,可能出现局部肿块、疼痛或压迫周围组织引起相关症状。因此,市民如果摸到身上有不明肿块,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排查。

来源:橙柿互动·都市快报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