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生活过的小伙伴都知道,早期每逢农业灌溉、耕地松土等时期,家里人都会开着农具前往。在面临缺油的时候,只需要带着大的塑料桶就可以直接去打油,用不完的还可以放在墙角等待下次用,既不影响农机停机“抢收 抢植”又不影响安全和美观。但是,不知从何时开始,就连这种方式都到了要罚款过万的程度了。
据媒体报道的消息显示,在2024年年底,安徽寿县的村民自己开着皮卡拉油为农机提供燃料,但被路政部门查处,被罚款叁万元。执法人员表示,该皮卡无危险货物运输证,系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其进行处罚。此后,村民卖掉收获的稻谷缴纳了罚款,并对此提出行政复议,截止今年1月,复议成功,并收到了叁万元的退款。
农机打油被罚款的事件,舆论一片哗然。对于一些农业机械,一定程度上并不能实现所谓的把设备开到加油站加油的条件,虽然有关部门美其名曰已经是“人性化最低处罚”,可面对叁万元的罚款,农户可是被断了一年的种地营收。怪不得有关部门表示要严查“罚款创收”的“非税收收入”近期出现反常态势暴增,需要引起注意,否则还会有下一个叁万,甚至六万。
既然是错的,开具罚款单的部门应该出面认错,不能只是嘴上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