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一个穿着清凉的女青年走过村口,头上还戴了一个太阳镜。那时候穿得像图片中这个图片这么清凉的可谓少见,周围的人都在围观时髦的姑娘,老人眼里充满了不屑而年轻人眼里则充满了异样的神采。
1980年的昆明的街头,人们围在一起围观两人手中的西洋镜,眯着一只眼睛凑在塑料小口前,聚精会神地看着里面的一切,不知道这是何物?期待熟悉的读者朋友们告知究竟是何物,这是由外国摄影家Francois Lochon拍摄的老照片。
1980年位于香港的街头,墙上有当时的热映的电影横冲直撞斗飞车,这是一部西班牙语和英语为主的电影,也是一代人的记忆。
1983年的北京的长安街,一位年轻男子骑着摩托车,身后坐着一位女子,两人都戴着墨镜,衣着打扮在当时很是拉风。照片由当时在中国的外国摄影家Jean Claude拍摄。
1980年冬天,故宫里面停放着一辆红旗轿车,但这不是出租的也不是私家车,而是用于收费拍照的道具,前面的地上摆放着收费标准“照一次收费二角”。那时的2毛大约相当于现在20元,还算是一个比较能接受的价格。
1988年的长春,两辆有轨电车在街心穿行,车顶的电线,如同蜘蛛网一般,这是极具年代特色的城市交通工具。不过在我所在的城市,当时对于长春来说估计就是个村,我所在的市可没有见过这种洋气的东西,照片由摄影师Bingley Hall拍摄
1980年的成都,理发馆内的理发师正在给两位年轻女子烫着头发,新的时代来临,人们的时尚观念随着发型悄然发生了改变,那时没有洗剪吹,也没有托尼老师,没有套路VIP,怀念。
1986年,赶集的人群围绕在售卖电视机的小贩摊位前,看着他摆弄介绍新款的电视机,那时候电视机可是个稀罕玩意儿。照片中的电视机看样子还是黑白的,因为我小时候用的这种电视就是黑白电视,有彩色电视的可是极为少数,那时候我可想有一台彩色电视了。
1986年,成都的一个修鞋摊前,一个女顾客找师傅修鞋,两人的右边好像发生了什么事,两人的目光同时盯着同一个地方看。照片中的女子相貌也是颇为俊秀,也是美人一个。当时我家附近修鞋的都是四川来的,我一度以为四川人就是修鞋的。
1984年的厦门,由外国摄影家Marie Mathelin拍摄,在思明区的一处街道,一位女子和一个小女孩走在海报栏下,三幅大海报分别是儿童免疫、献血、食品卫生的内容。
80年代有一辆这样的偏三轮可谓是拉风至极,我记得我第一次坐偏三轮还是我已故的大哥开的,我坐在小斗上真的感觉自己很风光,感觉旁边的小朋友都在看着我,很是自豪。
1980年代的广东,三个倒腾墨镜的年轻人。墨镜这种东西开始在中国风靡,成为了时尚男女的专宠,当时市面上的蛤蟆镜并不多,大部分都是从广东沿海地区进入国内的,于是当时很多人去广东买倒腾贩卖蛤蟆镜。
80年代的商品橱窗,橱窗里竟然还有提倡计划生育的标语,看得出来那个年代对于计划生育工作抓得是有多严。
1984年北京,两个少年在街头看小人书,左边的穿着绿军装,坐在自行车上,旁边的小伙伴侧着身子,歪着头一起看,这幕场景,生于七十年代的中年人应该非常熟悉。这是由摄影师Steve McCurry拍摄的街头照片。
1984年广州,街头结队玩轮滑的年轻人,那时候还没有直排轮滑,只有这种四轮的,不过也并不妨碍年轻人玩出各种花样,不过到现在为止我还不会倒滑。
1985年夏天,中央美院附中的旁边,3个学生正在聊天一个女生穿着橘红色连衣裙看起来颇为亮眼,另一名女生穿着粉红色上衣,男生则是穿着牛仔裤,在当时来说都非常时尚。可以对比一下周围人的穿着就知道了,80年代开始,人们的衣服款式开始丰富起来,颜色也不再局限于蓝黑绿白四种颜色。
80年代后期北京某公园内的孩子们正在玩一种游戏,看起来像打台球,但台面上却是象棋子,这是什么游戏?真是没有见过。80年代虽然没有手机和平板等电子产品,但孩子们的业余生活却一点也不单调,甚至比现在的儿童还快乐很多。
1985年,乘绿皮硬座前往远方的人们,那时没有高铁只有绿皮火车,里面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我记得我第一次坐绿皮火车还是在2000年左右,虽说不脏,但是很臭,因为脱鞋的人很多。
80年代绿皮火车靠站时,就会有很多小贩围过来卖东西,盐花生,瓜子,水,糖,当地特产等等。
1980年,北海公园内的“快速冲卷部”前,人们正在检查拍过照的胶卷,招牌上最后的“卩”是“部”的二简字,我估计现在的年轻人基本上已经没人认识了。80年代初,个人相机数量开始越来越多,加上快速冲洗胶卷技术的兴起,各大旅游景点都设置了快速冲洗胶卷的地方,为游客提供方便,同时也让专职收费拍照的“个体经营者”生意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