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腾马丽的《抓娃娃》:一部嘲讽穷人的电影

惜灵说影剧综 2024-08-14 02:38:56

作者:憨憨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憨憨!

最近工作有点忙就没有顾得上给大家分享电影!今天给大家带来一部正在影院热映的沈腾玛丽的影片《抓娃娃》。目前票房已经突破3000000000元,妥妥的暑期档票房冠军。

说真的,我已经很久没有遇到一部电影,让我感觉票房跟内容吗完全不符了,当然除了贾玲的《你好!李焕英》和《热辣滚烫》。这部抓娃娃是由当红影星沈腾和马丽联袂主演的影片,按理说他俩联手那么品质还是有保证的,但是等我看完后却大失所望。

我大概明白这部电影想要说啥,它就是想吐槽咱们现在这种从小孩抓起、拼命让孩子出成绩的教育方式,就是那种大人自己感动得不行,却硬要孩子吃没必要的苦,还老拿“我是为你好”来绑架孩子的教育方式。这些,我都懂,心里也挺赞同的。

电影里,有对超级有钱的夫妇,他们的钱多到我想都不敢想。但他们为了培养小儿子成为接班人,就十几年一直装穷,还花了好多人力物力,把儿子的生活弄成了一个巨大的骗局,就像是电影《楚门的世界》那样。

所有的笑点和惊悚点,都是建立在这个骗局上的。有人就说,你要是把自己当成马继业,这部电影就像是个披着喜剧外衣的新中式恐怖片。

但我不行,我真的代入不了。因为从一开始,我就觉得这个设定太不合理了。在我想着马继业有多惨之前,我就已经对这个“装穷教育”的想法产生了大大的疑问。这电影,还没吓到我呢,就先让我觉得它太玄乎了。

你说,有钱人放着好日子不过,非要去过穷日子,就为了教育孩子?这已经够让人摸不着头脑了。但更扯的是,他们能给大儿子花几百万送去美国读书,还能造出一个像楚门世界那么大的骗局,却偏偏要用最老套、最苦的方法去逼小儿子考清华北大。这简直就是做梦一样,太不切实际了。

剧情深入剖析

沈腾与马丽所饰演的夫妻角色确系社会顶层的富有人士,那么影片中的种种波折与挣扎便显得尤为讽刺与多余。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高考,这一被无数寒门子弟视为改变命运的独木桥,在富人眼中或许只是遥远而陌生的存在。他们无需踏足这场竞争激烈的游戏,便能轻松坐拥一切,这背后映射出的是社会阶层固化与资源分配不均的深刻现实。

贫穷,固然能束缚我们的视野,使之难以触及更广阔的天地,但它却锤炼了我们的心智,让我们在逆境中学会了坚韧与自我反省。正如那句戏谑之言:“皇帝下地用金锄头”,其荒谬之处,恰恰在于它以一种夸张的手法揭示了社会认知的错位与讽刺。同样,当富人们以游戏的心态体验贫穷,试图通过“鸡娃考清北”的戏码来寻找生活的真谛时,这种行为的背后,是对真实贫穷体验的无知与轻视,而真正的穷人,即便身处困顿,也往往能洞察其中的荒谬与悲哀。

观影过程中,我难以对马继业所经历的苦难式教育产生共鸣,更多的是对沈腾与马丽及其团队精心策划的“穷人秀”感到一丝戏谑与无奈。他们全力以赴地扮演着与自己身份不符的角色,仿佛在告诉观众:“即便是富人,要想穷得自然,也需费尽心思。”这种反差,既是对社会现象的幽默调侃,也是对现实困境的深刻反思。

然而,影片的笑点虽不时引发观众的会心一笑,但笑过之后,留下的却是沉甸甸的思考。当影片中的“穷人”身份可以轻易揭破,而现实中的贫困却如影随形、难以摆脱时,这种对比无疑加剧了观众内心的复杂情感。我们不禁要问:为何我们要花钱去看一群富人假装贫穷,并从中寻找所谓的励志与感动?这背后,是否也隐藏着对真实生活困境的逃避与美化?

至于影片的批判意图,虽然它试图以变形的方式触及现实,但其前提的虚妄性却削弱了批判的力度。当马继业最终发现自己竟是富家子弟,那份本应坚定的反抗意志似乎也因这份突如其来的财富而显得动摇。这种设定,不仅削弱了角色的成长弧光,也让整个故事失去了应有的力量与深度。毕竟,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生活中的挑战与困境是真实且残酷的,没有从天而降的财富作为退路。

《抓娃娃》这部电影虽然在某些方面未能完全自圆其说,但它却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引发了我们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它让我们意识到,真正的英雄主义并非逃避与反抗,而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努力前行。而对于那些正在为生活奋斗的人们来说,或许更应该珍惜眼前的每一份努力与坚持,因为那才是通往幸福与成功的真正道路。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尊重原作者的版权和知识产权,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13

惜灵说影剧综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