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明松《中外设计史》第二章外国部分|第四节古希腊艺术设计

迈希教育课程 2025-01-14 05:10:08

上篇|手工时代的艺术设计

第二章|外国部分

第四节古希腊艺术设计

(一)历史背景

● 地理范围:以希腊半岛为主,包括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西部沿海地区。

● 文明起源:最早是 “迈锡尼文明” 与 “克里特文明” 构成的 “爱琴文化”,是欧洲最早青铜文化。

● 历史变迁:迈锡尼文明后期因特洛伊战争国力衰弱,被多利亚人征服;“荷马时代” 是多利亚人和爱奥尼亚人在公元前 11 - 公元前 9 世纪生活时期;公元前 8 - 公元前 6 世纪是希腊城邦建立时期,有众多著名城邦。

(二)艺术设计分类

一、陶器工艺

● 几何纹样期(约公元前 9 - 公元前 8 世纪):以雅典为代表,造型简朴,器形多样,包括日用器、骨灰罐、祭神和随葬器等。装饰纹样分前后阶段,前期几何特征纯粹,有平行线等纹样;后期以图案化人物纹为特色,部分陶器兼具两种特点。

● 东方纹样期(约公元前 7 世纪):希腊各地制陶有地区特点,因与东方贸易频繁,陶器装饰受埃及、亚述和叙利亚等地文化影响,出现东方国家动植物和怪兽纹样。

● 黑色纹样期(约公元前 6 世纪):以雅典为中心的阿提卡地区制陶繁盛,采用在赤褐或黄褐色底色上用黑色剪影式描绘,内部用刻线手法的 “黑纹式”。盛期作品描绘故事生动,人物写实,构图精妙。

● 红色纹样期(约公元前 5 世纪):采用 “红纹式”,在赤褐或黄褐色表面用黑色或深褐色勾勒装饰,形象外空间涂黑色。刻线更灵活,图绘更醒目,作品氛围乐观有趣,与陶瓶弧度吻合增加美感。

● 彩色纹样期(约公元前 5 世纪后半期):装饰手法是 “白地彩纹式”,先刷石灰水,再用多种颜色描绘。多用于小型器皿,行笔和构图自由,有绘画韵味。

二、金属工艺

● 迈锡尼文化时期:工艺已十分发达,如第 3 号竖穴墓出土众多工艺品,包括黄金装饰板等。

● 早期青铜工艺:受古代埃及影响,动物和人物造型简化,纹样以几何纹为主。

● 公元前 6 世纪以后:青铜工艺更加繁盛,手法写实,出现大型制品。

三、建筑设计

● 神庙建筑:主要成就所在,典型形制是围廊式,约公元前 6 世纪形成 “柱式”,有两种基本柱式(多利克式和爱奥尼式),各有风格特色。古典时期产生科林斯式,柱头如长满忍冬草的花篮,希腊化时期形成独特风格。

● 雅典卫城:重要建筑代表,位于雅典城中央山冈,有帕提农神庙等建筑。帕提农神庙是主体建筑,位置最高,是最大多立克式神庙,全用大理石砌成,装饰华丽。

● 露天剧场:特色建筑,古典时期观众席为半圆形,利用山坡建造。公元前 4 - 3 世纪形制变化,出现舞台和乐池,著名的有埃比道鲁斯剧场,音质极佳。

典型例题一、选择题

1.古希腊文化的发源地主要是( )。A. 希腊半岛B. 小亚细亚C. 爱琴海诸岛D. 巴尔干半岛答案:A解析:原文提到 “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古代希腊的地理范围以希腊半岛为主”。

2.古希腊最早的青铜文化是( )。A. 迈锡尼文明B. 克里特文明C. 爱琴文化D. 荷马时代文化答案:C解析:文中指出 “希腊半岛最早的文化是‘迈锡尼文明’,它与‘克里特文明’一起构成了古代希腊也是欧洲最早的青铜文化,史称‘爱琴文化’”。

3.几何纹样期的古希腊陶器,其装饰纹样前期以( )为特色。A. 图案化人物纹B. 平行线、交叉线等几何纹C. 东方国家动植物纹样D. 黑绘式人物纹答案:B解析:文中提到 “前期的几何特征更纯粹,纹样以平行线、交叉线、三角形、S 形和回纹形为特色”。

4.东方纹样期的希腊陶器装饰受到( )等地区文化的影响。A. 埃及、亚述和叙利亚B. 迈锡尼、克里特C. 罗马、迦太基D. 斯巴达、雅典答案:A解析:原文是 “此时希腊人和埃及、亚述和叙利亚等地贸易频繁,这些地区发达的文化对希腊陶器产生了影响”。

5.“黑纹式” 陶器的繁盛地是以( )为中心的阿提卡地区。A. 雅典B. 斯巴达C. 米利都D. 科林斯答案:A解析:文中提到 “这时制陶的繁盛地为以雅典为中心的阿提卡地区”。

6.与 “黑纹式” 相比,“红纹式” 陶器( )。A. 刻线更加灵活生动B. 以剪影式描绘为主C. 主要用于大型器皿D. 色彩更加单一答案:A解析:原文说 “与‘黑纹式’相比,刻线更加灵活生动,图绘故事或形象更加醒目突出”。

7.彩色纹样期的希腊陶器装饰手法 “白地彩纹式” 多用于( )。A. 大型祭祀器具B. 建筑装饰构件C. 小型器皿D. 骨灰罐答案:C解析:文中提到 “这种手法多用于小型器皿,如香油小瓶等”。

8.古希腊迈锡尼文化时期的金属工艺( )。A. 尚不发达B. 已十分发达C. 刚刚起步D. 主要是青铜工艺答案:B解析:原文是 “古希腊工艺设计除了陶器之外,金属工艺也十分出色,在迈锡尼文化时期就已经十分发达”。

9.古希腊早期青铜工艺受( )的影响明显。A. 古代埃及B. 古代波斯C. 古代罗马D. 古代巴比伦答案:A解析:文中明确说 “古希腊早期青铜工艺受古代埃及的影响明显”。

10.古希腊建筑的典型形制是( )。A. 围廊式B. 拱券式C. 穹顶式D. 楼阁式答案:A解析:原文提到 “古希腊建筑的典型形制是围廊式”。

11.多利克式柱式的柱子比例( )。A. 修长 (1:9 - 10)B. 粗壮 (1:5.5 - 5.75)C. 适中 (1:7 - 8)D. 较细 (1:10 - 11)答案:B解析:文中提到 “多利克柱子比例粗壮 (1:5.5 - 5.75)”。

12.爱奥尼式柱式的柱头是( )。A. 简单而刚挺的倒立圆锥台B. 轻巧柔和的涡卷C. 如同长满忍冬草的花篮D. 平盘式答案:B解析:文中指出 “爱奥尼式的柱头是轻巧柔和的涡卷,外廓下垂,柱底有柱础”。

13.雅典卫城的主体建筑物和中心是( )。A. 尼开神庙B. 伊瑞克提翁神庙C. 帕提农神庙D. 卫城山门答案:C解析:原文提到 “帕提农神庙是守护战神雅典娜的庙,也是卫城的主体建筑物和中心”。

14.古希腊露天剧场古典时期观众席是( )。A. 方形B. 半圆形C. 圆形D. 椭圆形答案:B解析:文中提到 “古典时期比较成熟的形制是:观众席为半圆形,利用山坡建造”。

二、填空题

1.希腊历史上的 “荷马时代” 是多利亚人和爱奥尼亚人在公元前______至公元前______生活的年代。答案:11 世纪、9 世纪解析:原文提到 “希腊历史上的‘荷马时代’是多利亚人和爱奥尼亚人在公元前 11 世纪至公元前 9 世纪生活的年代”。

2.几何纹样期的古希腊陶器品类以双耳瓶、敞口钵、______等日用器为主,也有骨灰罐和祭神、随葬器等。答案:把手杯解析:文中提到 “品类以双耳瓶、敞口钵、把手杯等日用器为主”。

3.黑色纹样期也称 “______” 或 “黑纹式” 时期,时间约为公元前 6 世纪。答案:黑绘风格解析:文中提到 “第三个时期是黑色纹样期,也称‘黑绘风格’或‘黑纹式’时期”。

4.红色纹样期的 “红纹式” 是指在赤褐或黄褐色的陶器表面用黑色或深褐色作勾勒或装饰,然后在形象以外的空间涂上______。答案:黑色色料解析:原文是 “‘红纹式’是指在赤褐或黄褐色的陶器表面用黑色或深褐色作勾勒或装饰,然后在形象以外的空间涂上黑色色料”。

5.彩色纹样期的装饰手法 “白地彩纹式” 是指在陶器上先刷一层______,然后再用黑、褐、黄、红、绿等进行图样描绘。答案:石灰水解析:文中提到 “‘白地彩纹式’是指在陶器上先刷一层石灰水,然后再用黑、褐、黄、红、绿等进行图样描绘”。

6.在迈锡尼的第 3 号竖穴墓里一次曾出土了 700 余件工艺品,其中有各种黄金装饰板、镀金银笏、金木小箱、______等。答案:镶嵌银杯解析:原文提到 “在迈锡尼的第 3 号竖穴墓里一次就曾出土了 700 余件工艺品,其中有各种黄金装饰板、镀金银笏、金木小箱、镶嵌银杯等”。

7.约公元前 6 世纪,古希腊建筑形成了稳定和成套的做法,被罗马人称为 “______”。答案:柱式解析:文中提到 “约公元前 6 世纪,形成了稳定和成套的做法,这套做法后被罗马人称为‘柱式’”。

8.古典时期,古希腊产生了第三种柱式,即______式,它的柱头如同长满忍冬草的花篮。答案:科林斯解析:文中提到 “古典时期,还产生了第三种柱式,即科林斯式,它的柱头如同长满忍冬草的花篮”。

9.帕提农神庙是希腊本土最大的______式神庙,柱高 10.43 米。答案:多立克解析:原文提到 “是希腊本土最大的多立克式神庙,柱高 10.43 米”。

10.古希腊露天剧场公元前 4 世纪至 3 世纪,随着戏剧的变化和演员数量增多,原来的圆形表演区被切去一部分,改为______。答案:伴奏乐队的乐池解析:原文提到 “公元前 4 世纪至 3 世纪,随着戏剧的变化和演员数量增多,小屋扩大,开始使用高度约与小屋二层平齐的舞台,原来的圆形表演区被切去一部分,改为伴奏乐队的乐池”。

三、判断题

1.古希腊陶器不是重要的出口商品。( )答案:错误解析:原文提到 “古希腊的陶器十分兴盛,精美且产量巨大,不仅是本国人们主要的日常器皿,也是重要的出口商品”。

2.几何纹样期的希腊陶器装饰纹样后期以几何纹为主。( )答案:错误解析:后期的纹样以图案化的人物纹为特色。

3.东方纹样期希腊陶器的装饰纹样全部是模仿东方国家的。( )答案:错误解析:文中只是说装饰出现新面貌,较明显的是对东方国家动植物纹样和怪兽纹样的模仿,不是全部。

4.“黑纹式” 陶器在公元前 7 世纪中叶进入盛期。( )答案:错误解析:是公元前 6 世纪中叶进入盛期。

5.“红纹式” 陶器的刻线比 “黑纹式” 更加灵活生动。( )答案:正确解析:原文提到 “与‘黑纹式’相比,刻线更加灵活生动”。

6.彩色纹样期的 “白地彩纹式” 手法常用于大型器皿。( )答案:错误解析:这种手法多用于小型器皿。

7.古希腊早期青铜工艺不受其他地区文化影响。( )答案:错误解析:古希腊早期青铜工艺受古代埃及的影响明显。

8.希腊最大的青铜容器比我国的青铜司母戊大方鼎大。( )答案:错误解析:文中提到出土的希腊最大青铜容器与我国的青铜司母戊大方鼎相比还是小很多。

9.古希腊建筑的柱式是在公元前 5 世纪形成的。( )答案:错误解析:约公元前 6 世纪形成 “柱式”。

10.多利克式柱式的柱头是轻巧柔和的涡卷。( )答案:错误解析:多立克式的柱头是简单而刚挺的倒立圆锥台,爱奥尼式的柱头是轻巧柔和的涡卷。

11.雅典卫城只有帕提农神庙一座建筑。( )答案:错误解析:除了卫城山门外,还有帕提农神庙、尼开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等建筑。

12.古希腊露天剧场观众席最后一排听不到表演区演员的声音。( )答案:错误解析:剧场音质极佳,观众席最后一排能听到表演区演员粗声的喘气。

四、名词解释

1.爱琴文化

答:是欧洲最早的青铜文化,由希腊半岛最早的 “迈锡尼文明” 与 “克里特文明” 共同构成。这一文化时期为古希腊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在艺术、建筑、工艺等诸多领域都有体现,例如在建筑风格和陶器制作等方面都能看到早期爱琴文化的影响。

2.几何纹样期陶器

答:是古希腊陶器工艺的第一个时期,时间约为 “荷马时期”(公元前 9 世纪 - 公元前 8 世纪)。以雅典为代表,造型简朴,器形多样,包括双耳瓶、敞口钵、把手杯等日用器,还有骨灰罐、祭神和随葬器等。装饰纹样分前后阶段,前期几何特征纯粹,有平行线、交叉线等几何纹,后期以图案化人物纹为特色,部分陶器兼具两种特点。这些陶器体现了古希腊早期的审美观念和工艺水平。

3.黑绘风格(黑纹式)陶器

答:是古希腊陶器工艺的第三个时期,时间约为公元前 6 世纪,制陶繁盛地是以雅典为中心的阿提卡地区。其制作方法是在赤褐或黄褐色的陶器底色上,用黑色作剪影式的描绘,形体内部则以刻线手法勾画。盛期作品人物写实细腻、动态生动,构图精妙,如《黑绘式人物纹双耳陶罐》,这种风格展现了当时希腊陶器工艺在人物描绘和整体构图上的高超技艺。

4.红绘风格(红纹式)陶器

答:是古希腊陶器工艺的第四个时期,时间约为公元前 5 世纪。制作方式是在赤褐或黄褐色的陶器表面用黑色或深褐色作勾勒或装饰,然后在形象以外的空间涂上黑色色料。与黑绘风格相比,刻线更加灵活生动,图绘故事或形象更加醒目突出,像舞台灯光照耀的效果。例如慕尼黑国立古代美术馆藏的 “醉舞的男子” 双耳瓶,体现了当时希腊陶器在艺术表现力上的进一步发展。

5.白地彩纹式陶器

答:是古希腊陶器工艺的第五个时期(彩色纹样期)的装饰手法,时间约为公元前 5 世纪后半期。先在陶器上刷一层石灰水,然后用黑、褐、黄、红、绿等颜色进行图样描绘,像是在白底的平面上作画,行笔和构图比较自由,没有繁复装饰,但具有绘画韵味,多用于小型器皿,如香油小瓶等,展现了希腊陶器装饰的另一种风格。

6.迈锡尼金属工艺

答:在古希腊迈锡尼文化时期就已经十分发达。从迈锡尼的第 3 号竖穴墓出土的 700 余件工艺品可以看出当时金属工艺的繁荣程度,其中包含各种黄金装饰板、镀金银笏、金木小箱、镶嵌银杯等。这些工艺品体现了迈锡尼时期高超的金属加工技术和对材料的熟练运用,也为后来希腊金属工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7.多利克式柱式

答:是古希腊建筑约公元前 6 世纪形成的两种基本柱式之一,表现刚劲雄健的风格。柱子比例粗壮(1:5.5 - 5.75),开间较小(1.2 - 1.5 柱底径);檐部较重,约为柱高的 1/3;柱头是简单而刚挺的倒立圆锥台,外廓上举,柱底没有柱础;柱身凹槽相交成锋利棱角。这种柱式在古希腊建筑,特别是神庙建筑中广泛应用,体现了古希腊建筑的力量感和稳重感。

8.爱奥尼式柱式

答:也是古希腊建筑约公元前 6 世纪形成的基本柱式之一,风格为清秀柔美。柱子修长(1:9 - 10),开间较宽(2 个柱底径左右);檐部较轻,为柱高的 1/4 以下;柱头是轻巧柔和的涡卷,外廓下垂,柱底有柱础;柱身棱槽间有一小段圆面。这种柱式与多利克式柱式形成对比,体现了古希腊建筑在风格上的多样性。

9.雅典卫城

答:是古希腊建筑的重要代表,位于雅典城中央的孤立山冈上。除卫城山门外,还有帕提农神庙、尼开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等建筑。帕提农神庙是卫城的主体建筑和中心,位于最高处,是希腊本土最大的多立克式神庙,全用大理石砌成,装饰华丽,有镀金铜门、黄金装饰山墙尖等,体现了古希腊建筑的辉煌成就和宗教、艺术价值。

10.古希腊露天剧场

答:古典时期比较成熟的形制是观众席为半圆形,利用山坡建造,逐排升高。表演区先是圆形平地供合唱队使用,后面有小屋作为化妆室和道具室。公元前 4 世纪 - 3 世纪,随着戏剧发展,小屋扩大,出现舞台,圆形表演区部分改为乐池。如埃比道鲁斯的医药神艾斯克里比奥斯圣地里的剧场,约建于公元前 350 年,经扩建座位众多,音质极佳,是古希腊剧场建筑的典型代表,体现了当时建筑对声学等方面的巧妙设计。

五、简答题

1.简述古希腊陶器工艺的发展阶段及各阶段特点。

答:

几何纹样期(约公元前 9 - 公元前 8 世纪):以雅典为代表,造型简朴,器形多样,有日用器、骨灰罐等。装饰纹样分前后阶段,前期几何纹纯粹,有平行线等;后期以图案化人物纹为特色,人物头部侧面、胸部倒三角、臀部腿部写实,部分陶器兼具两种特点。

东方纹样期(约公元前 7 世纪):希腊各地制陶有地区特点,因与埃及、亚述等地贸易,陶器装饰受影响,出现东方动植物、怪兽纹样,如棕榈纹、狮身人面纹等。

黑色纹样期(约公元前 6 世纪):以雅典为中心的阿提卡地区制陶繁盛,采用 “黑纹式”,即在赤褐或黄褐色底色上用黑色剪影描绘,内部刻线勾画,盛期作品人物写实、动态生动,构图精妙,如《黑绘式人物纹双耳陶罐》。

红色纹样期(约公元前 5 世纪):采用 “红纹式”,在陶器表面用黑色或深褐色勾勒,形象外空间涂黑色,刻线更灵活,图绘醒目,如 “醉舞的男子” 双耳瓶,前倾姿态与陶瓶弧度吻合增美感。

彩色纹样期(约公元前 5 世纪后半期):装饰手法 “白地彩纹式”,先刷石灰水,再用多色描绘,多用于小型器皿,行笔构图自由,有绘画韵味,如表现少女弹琴的香油小瓶。

2.简述古希腊建筑柱式的特点及代表建筑。

答:

多利克式:柱子比例粗壮(1:5.5 - 5.75),开间较小;檐部重,约为柱高 1/3;柱头是简单刚挺倒立圆锥台,外廓上举,柱底无柱础;柱身凹槽相交成锋利棱角,风格刚劲雄健,代表建筑如帕提农神庙,是希腊本土最大多立克式神庙,全用大理石砌成,装饰华丽。

爱奥尼式:柱子修长(1:9 - 10),开间较宽;檐部轻,为柱高 1/4 以下;柱头是轻巧柔和涡卷,外廓下垂,柱底有柱础;柱身棱槽间有小段圆面,风格清秀柔美。

科林斯式:柱头如同长满忍冬草的花篮,其余部分基本与爱奥尼式相同,古典时期产生,希腊化时期形成独特风格。

3.简述古希腊金属工艺的发展情况。

答:

迈锡尼文化时期:金属工艺已十分发达,迈锡尼第 3 号竖穴墓出土 700 余件工艺品,有黄金装饰板、镀金银笏等。

早期青铜工艺:受古代埃及影响明显,动物和人物造型简化为三角形、圆弧形等,纹样以几何纹为主,如《青铜马》。

公元前 6 世纪以后:青铜工艺更加繁盛,手法写实,出现大型制品,如出土于法国东部日耳曼王妃墓中的青铜混酒器,高 164 厘米、重 200 余公斤,但比我国青铜司母戊大方鼎小。

六、论述题

1.论述古希腊陶器工艺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答:

日常使用:古希腊陶器十分兴盛,精美且产量巨大,是本国人们主要的日常器皿,涵盖双耳瓶、敞口钵、把手杯等多种品类,满足了人们饮食、储存等生活需求,成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丧葬祭祀:有骨灰罐和祭神、随葬器等陶器类型,在丧葬仪式和宗教祭祀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承载着人们对逝者的缅怀与对神灵的敬意,体现当时的宗教信仰和丧葬习俗。

经济贸易:作为重要出口商品,通过海运销往各地,弥补本土耕地有限导致的粮食匮乏,促进了古希腊与其他地区的经济交流,反映其商业贸易在经济结构中的重要地位,也使得古希腊文化得以向外传播。

艺术审美与文化表达:陶器装饰纹样从几何纹到模仿东方纹样,再到黑绘、红绘、白地彩纹等风格演变,反映不同时期古希腊人审美观念的变化,以及与周边文化交流融合的过程,图案化人物纹、故事场景描绘展现古希腊神话传说、日常生活场景,是文化传承与表达的载体。

2.比较古希腊与古代埃及建筑的异同,并分析原因。

答:

一、相同点:

建筑材料:都大量使用石材,古希腊建筑如雅典卫城的帕提农神庙全用大理石砌成,埃及金字塔、神庙也是以石材构建,这使得建筑坚固持久,体现对永恒性的追求。

宗教功能:都服务于宗教目的,古希腊神庙是供奉神灵之处,埃及金字塔是法老陵墓、神庙用于祭祀,宗教在社会生活中居核心地位,建筑为宗教仪式、信仰表达提供场所。

二、不同点:

建筑形制:古希腊建筑典型形制是围廊式,柱子、额枋和檐部组合决定庙宇面貌,发展出多利克、爱奥尼、科林斯柱式;埃及建筑以金字塔、神庙为代表,金字塔是独特的锥体陵墓形式,神庙有高大的门、围柱式院落、大殿等,空间布局与古希腊不同。

风格特点:古希腊建筑风格多样,柱式体现刚劲雄健与清秀柔美,露天剧场利用山坡建造,具生活气息;埃及建筑更强调宏大、庄重与神秘,金字塔的雄伟、神庙的高大厚重给人强烈视觉冲击与神秘感。

三、原因分析:

地理环境:古希腊多山地、岛屿,石材开采便利,地形影响露天剧场依山而建;埃及地处尼罗河平原,有丰富石材资源,利于建造大规模建筑,平坦地形使金字塔、大型神庙布局规整。

文化观念:古希腊重视人体美、理性精神,柱式模仿人体比例,建筑追求和谐、优美;埃及宗教崇拜法老权威、神灵神秘力量,建筑通过宏大体量、神秘空间营造敬畏氛围。

社会结构:古希腊城邦林立,建筑有公共性,露天剧场供市民观剧;埃及中央集权,建筑为法老、宗教阶层服务,体现等级差异,金字塔是法老专属陵墓。

0 阅读:0
迈希教育课程

迈希教育课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