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妖镜下揪出的《方方日记》

洞见报告 2020-04-10 22:33:54

有人说,这场疫情是一面照妖镜,把人性的善恶、品行的高低都给展现出来了。

被这面照妖镜下揪出来的,首当其冲就是方方和她的《方方日记》了。

01 海外出版

4月8日,900万武汉人民迎来了解封的时刻。

然而,这一天,《方方日记》被翻译成英文和德文,在美国亚马逊上预售。

销售这个书的美国出版社,就是大名鼎鼎的哈珀·柯林斯集团,曾出版《边城》、《骆驼祥子》这种级别的文学名著。

毫无疑问,贩卖海外版的“中国防疫故事”,能迎合美国人对中国的成见,故事越是矮化、妖魔化、贬损中国,就越能迎合美国大众的胃口。

此时距离3月24日方方最后一篇日记仅仅过去了两周时间。距离方方声明自己没有出版任何一本与疫情相关的书,也只过去了9天。

然而,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完成了整稿、策划、翻译、编辑、校对、排版、封面设计等一系列繁琐的出版流程,不禁让人感到诧异。

有人感慨,这可能创了中文作家从写作完成到英文版出版的纪录,因为刘慈欣的《三体》翻译成英文并出版,用了6年。

甚至有网友吐槽,这个翻译速度比新冠治疗手册还快!

或许,推动方方的《武汉日记》快速出版的势力更看重的,是它的“政治价值”。

说白了,方方日记满足了西方一些反华势力扭曲中国的一切想象。

能想象到,这部作品的上架,会让西方媒体大肆报道:方方说的才是武汉的“真相”。

因为这本书的副标题是:来自疫情中心源头的报道。

这无疑给国外各种准备造谣抹黑甩锅中国的那些人送去了 “武汉疫情源头论”的“权威说法”。

在外国人看来,中国外交部怎么用事实辩解,都不如一个在武汉的作家的文字值得相信。

  (方方日记英文版预售)

外国人想用这部作品做什么文章,你从亚马逊上这部书的简介就能看出来。

书的介绍是这么说的——

社会不公、腐败、滥用职权、系统性政治问题阻碍了对传染病的反应(social injustice, corruption, abuse, and the systemic political problems which impeded the response to the epidemic)。

02 日记存在片面

还记得在日记刚开始的时候,无数人称赞方方是武汉的“良心”。

方方以一种看似理性的笔触,将武汉封城的第一视角带给了全国读者。

多年写作积累下的经验让方方知道,怎么样的文字能够摄人心魄:只要内容够“惨”,就总能获得共鸣和掌声。

电影《万箭穿心》是根据方方的小说改编的。

一个悲惨的武汉妇女,被丈夫抛弃,搬进了一个风水上“万箭穿心”的房子,人生也经历着“万箭穿心”的痛苦。

原著作者历经多年的磨练,才有了这等笔法。

(电影《万箭穿心》)

但小说终归是小说,无论写得多么动容,终归存在“虚构”和“隐瞒”。

方方日记中那些已经在中国网络上已经被人证伪无数次的谣言,也要随着英文版的出版传向西方读者了。

比如著名的殡仪馆满地手机。

不知道这段在翻译成英文时,会做什么样的处理,会查证和勘误吗?如果不会,那就成为中国“瞒报死亡人数”的又一罪证。

还有那个关于广西援鄂护士梁小霞“牺牲”的谣言。

经过武汉协和医院医生的证实和网络舆论的巨大质疑声浪,方方最后表示,“那就还是道个歉吧”。这个道歉,不知在英文版中该如何反映出来。

还有那些她的医生朋友和同学传给她的视频描述,什么“一群下沉的人们高举着红旗去了”,“防护服扔垃圾桶”,尽管统统被人证实是移花接木或者子虚乌有,方方也没有做出过解释,这些英文版里面会怎么处理呢?

随着日记越写越多,越写越冗长,大家慢慢发现一个“另一面”的方方出现了。

国内特别是年轻人,对方方日记的态度,形成了180度的大转变。这不但让方方日记在国内预期的影响基本付之流水,反而还成了国内的反面教材,连带方方成了反面形象。

看方方微博评论区,方方已经完全陷入了网民反对声的汪洋大海之中,这已足够反映真实的民意以及现在的方方有多么不得人心。

除了日记本身存在的造谣和以偏概全抹黑中国抗疫等槽点之外,方方本人也陷入一堆负面新闻——

动用特权送侄女、动用当领导的同学关系占用N95口罩,还有近期被曝光的占有6处房产的事件,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问题浮出水面。

03 被外媒利用

近日,从美国的律师事务所向中国提起集体诉讼到英国智库向中国索赔6.5亿美元,再到印度、土耳其等的民间团体索赔,“庚子赔款”力量逐渐呈现汇聚态势。

他们以封闭信息、掩盖疫情等理由对中国进行污名化和诋毁,企图利用法律追究的名义,达成对华持久贬损的国际氛围。

而方方的《武汉日记》正好以一种更具画面的形式,满足了他们的需要。

一旦方方的《武汉日记》英文版出版,以所谓“纪实文学”的身份流传,可以料想,反华舆论会借此试图在国际舆论场上掀起一个高潮。

或者,也可以说,《武汉日记》英文版的出版一开始就是在这种全球政治意图下酝酿的。

一方面,坐实中国“瞒报”,为向中国索赔提供证据。

从眼前来讲,证实中国“瞒报”可以把自己国家抗疫不利的舆论引向中国,缓解国内舆论压力。

从疫情后的追责来说,有助于把中国说成一切责任的最终承担者,向中国索赔。

另一方面,有利于美国在疫情后打造一个世界秩序构建格局。

现在疫情发展到这个阶段,一些政治势力应对疫情的荒腔走板也已经充分暴露出其治理能力和体系的缺陷,但他们还要为自己寻找正当性支持和抵消中国为世界抗疫的贡献。

《武汉日记》中所展现的一些应对不力的场景恰巧为他们否定中国一些做法有效提供支持,从而延伸到对中国模式、中国体制的攻击。

这部书的问世,让高喊“中国病毒”的特朗普,更有底气了。

也许有一天,在白宫的新闻发布会上,你就能见到特朗普说:“我从一个中国作家的书里得知,武汉的情况比中国报道的更糟糕……”

04 反思

方方曾经担任过湖北作协的主席,作为有名气的作家和公众人物,公然跟公众和官方唱反调,这是洞见君没想到的。

我们不是反对方方写日记,但是,方方你写东西要写全啊。

方方写的内容绝大多数都是负面的,没写全会变成什么样?没写全,就会让人不能了解到事实和真相,就会以偏概全。

我们的不满,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她以“讲不同的声音”的名义讲了扭曲的谣言,编织了幻想的现实,用阴冷的笔刻画出一柄刺向中国人的刀子,做出了危害我们所有人的事情。

今天我看到李光满教授公开批判方方日记,并且在文章里有一些比较新的提法,逻辑和立场也很好:

方方日记在境外出版,方方获某奖候选人提名传闻,美英等国组成向中国索赔联军,等等都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失去了判断力,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不知道我们国家面临着什么样凶险的形势,不知道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国民精神。

方方日记已经成为中国这次抗击疫情中那些精神跪族的标志,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曾经追捧“方方日记”的人开始认清方方这种精神跪族对国家和民族的巨大危害。在面对巨大灾难和生死考验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是那些不惧生死、具有救死扶伤精神的白衣英雄,不需要那些躲在家里散布灰暗恐怖气氛的所谓作家,不需要那些躲在家里被病毒吓破了胆、一味抹黑社会的所谓作家......

方方作为一个作家,她的屁股坐歪了。

方方的身份,她首先是一个中国人,然后才是一个作家。

如果没有家国情怀的作家,实际上不能称为合格的作家。

方方日记既不是在讲事实,也不是在编故事,而是在挑挑拣拣地拿一些所谓的道听途说来构造一个虚假的武汉,这样的日记无出彩的地方,唯一的价值就是被西方拿来当做攻击中国的武器。

我们摒弃,唾骂,但是方方却沾沾自喜,因为能被用来当做武器攻击东方大国,也不可谓不是一个小成就,甚至有传言说某文学奖要提名方方,任凭你国内骂声震天,但是一个某文学奖的重量足以压倒一切声浪,让方方瞬间披上无敌战衣,被写在书卷里。

我想,这也是方方仍然能够顶住骂声而继续我行我素的底气。

国难当头,作为一个作家更应该有家国情怀,应该用手中的笔来激发读者的自信心、承受力和责任担当,而不是躲在角落里呻吟、哀嚎、颓废、怨天尤人。

她自以为记录了“历史”,殊不知她展现出来的全是自己内心深处的卑微、懦弱、短视和愚蠢。

发泄情绪可以,但是大是大非一定要清楚,不能配合外人给人当枪使。

每个社会都有阴暗面,这点我们都知道,但是在批判社会确定的同时,我们的立场应该是希望社会往更好的方向发展,希望生活越来越好的。

但是如果以批判为题,无限放大,就变成了同样危害社会的坏人。

这场疫情是一面照妖镜,让方方露出了原形。

0 阅读:10
评论列表
  • 2020-04-11 15:43

    总有那么这人,灰暗的眼看到的都是黑暗。更可恶的是甘愿做外国人捅向中国人的刀子。

洞见报告

简介:以犀利的视角看世界,用温暖的心态看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