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知名主持人、新闻记者兼凤凰资讯台副台长的吴小莉;他是从未踏出浙江新昌一步的普通农民吴伯定。这两人,乍一看,就像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毫无关联。
命运就是这般奇妙。25年前,刚刚担任副台长的吴小莉突然知晓,在遥远的浙江,自己竟有一位同父异母的哥哥,而哥哥的生活和自己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面对一贫如洗的大陆亲人,吴小莉是会冷漠对待,还是会大力相助呢?他们又为何会被分隔这么久呢?
2000年,浙江新昌县的山村细雨蒙蒙。著名主持人吴小莉站在一间破旧的农家院落前,手中紧紧攥着父亲吴振华重病时写下的地址。
故事得追溯到几十年前。吴振华出生于新昌县的一个普通农家,祖祖辈辈都是务农的。当地虽有浓厚的书香底蕴,可战乱时期,能有口饭吃就不错了。19岁时,经媒人撮合,他与邻村的陈梅娥成了亲。那时的乡村婚礼极为简陋,一顶红轿,几声锣鼓,新娘就被迎进了家门。
婚后不久,陈梅娥就有了身孕。新昌的农活繁重得很,山地梯田需要天天打理。年轻的吴振华望着满山的梯田,心里总觉着人生不该如此。直到村里来了个当过兵的老乡,老乡常常讲述外面世界的繁华,这让吴振华心生向往。后来有了征兵机会,他毫不犹豫地参军入伍。
离别的时候,陈梅娥强忍着泪水,熬了三个通宵,给丈夫缝了一双结实的布鞋。这双鞋,就成了吴振华离家时唯一的念想。
没多久,吴振华因种种缘由去了台湾。刚开始,他以为只是暂时的分别,还经常给家里写信。可两岸局势变幻,邮件往来愈发艰难。许多信件辗转数月都送不到,慢慢地,两岸的联系就断了。
到了台湾,吴振华先被安置在台北市郊的军眷村。那时外省军人大多住在简陋的木板房里,日子过得很艰难。他先在西门町摆地摊卖日用百货,后来经人介绍,在台北市场租了个小摊位卖菜,这才有了稳定的收入。
就在这个菜市场,他结识了同样漂泊在外的吴秋锦。两人都是异乡人,互相扶持间感情渐浓。成家后,他们育有六个女儿。为了养活这个大家庭,吴振华每天要打三份工:清晨四点去报社取报纸送报,上午在市场卖菜,晚上到饭店后厨帮忙。
吴小莉是家里的第五个女儿,从小就展现出非凡的语言天赋。在台北市立中山女中读书时,她就担任校园广播员,每天清晨都会提前到校为师生播报新闻和音乐。1980年代末,她以优异成绩考入辅仁大学新闻系,成为全校最年轻的学生记者。
毕业后,她进入“中华电视公司”,从基层记者做起,很快因其专业素养和亲和力受到关注。1996年,新成立的凤凰卫视向她抛出橄榄枝。在这里,她打造了《时事直通车》《小莉看世界》等王牌节目。她优雅大方的主持风格,加上对国际时事的敏锐洞察力,很快成为两岸三地最受欢迎的新闻主播之一。
就在吴小莉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年逾古稀的父亲吴振华突然重病住院。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父亲道出了尘封半个世纪的秘密——他在浙江还有妻子和孩子。
这个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吴小莉心中五味杂陈。但很快,她就理解了父亲当年的无奈。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家庭离散是很多人的命运。
吴小莉征得母亲吴秋锦的谅解后,踏上了艰难的寻亲之旅。寻找过程中,不少热心人伸出援手,有的帮她查找族谱,有的带她走访老人询问往事。经过数月的努力,在当地有关部门的协助下,她终于在一个偏远山村找到了线索。
当地的村支书找来几位老人帮忙确认吴伯亭的身份。当她推开那扇斑驳的木门时,眼前的景象让她这个见过都市繁华的人瞬间红了眼眶。
土坯砌成的矮屋里,柴火香弥漫在空气中。哥哥吴伯亭正在灶台前生火煮茶,据说这是他们的待客传统。他衣服洗得发白,打着细密的补丁,裤脚还沾着新鲜泥土,刚从地里回来。八十多岁的陈梅娥坐在院子里的竹椅上择菜,那是当地特有的苦菜,据说是山里最有营养的野菜。
屋内陈设简单,一张老式八仙桌,几把竹椅,墙上挂着泛黄的全家福。吴小莉注意到,堂屋正中的神龛旁边,摆放着父亲离家前留下的唯一影像——一张发黄褪色的年轻人黑白照片,被精心保存在玻璃相框里。
陈梅娥五十年来一直守在这个家,靠纺纱、织布贴补家用。村里老人说,陈梅娥是全村最能干的女人,把儿子拉扯大,还把公婆照顾得很好。
更让吴小莉感动的是,当她向哥哥转述父亲在台湾的生活时,吴伯定和陈梅娥没有责备,反而欣慰地说:“他在那边过得好就行。”这番朴实的话语,让吴小莉动容不已。看到哥哥生活清苦,她悄悄塞给哥哥一张存有十万元的银行卡,却被坚决推辞。
在吴伯亭看来,能与失散多年的妹妹相认已是莫大的欣慰,不愿让物质影响这份来之不易的亲情。这个举动,让吴小莉对这个从未谋面的哥哥肃然起敬。
此后,吴小莉经常抽空回浙江探望哥哥一家。每次回来,她都会带些特产。吴伯亭也会兴高采烈地向乡亲们介绍在电视上主持节目的妹妹,还会特意准备自己腌制的咸菜和晒干的笋干让妹妹带走。
如今的吴小莉每每在节目中提到新昌,都会自豪地说:“我是地道的新昌人。”这个在台湾长大、在香港成名的主持人,通过这场跨越半个世纪的寻亲,找到了自己最深的根。而这段被时代阻隔的亲情,在新时期也得到了最好的延续。
参考资料:中国新闻网2004年2月1日发布:吴小莉:凤凰岁月,是耕耘和期待的过程(图);中华儿女报刊社2013年10月10日发布:吴小莉 将荧火之光发挥到极致。文案内容和图片,来源于机构官网、媒体网络和第三方平台等公开信息。如有侵权、信息有误或其他异议,请联系本人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