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认识的那个孙道临已经没有了",这句话不是来自什么剧本台词,而是晚年的孙道临在一次采访中真实的痛哭告白。
是什么让这位气质儒雅的艺术家失声痛哭?原来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神经疾病,让他的记忆开始变得断断续续。那些曾经熟悉的剧本台词、那些难忘的舞台瞬间,甚至是生活中最普通的点点滴滴,都在慢慢从他的脑海中消失。
"稀里糊涂",这是王文娟形容晚年孙道临时最心疼的话。
但王文娟从未放弃过。46年的陪伴,让她比任何人都了解孙道临。即便疾病让他的状态时好时坏,她依然选择守在丈夫身边,用爱的力量支撑着这个摇摇欲坠的灵魂。
在那次令人心碎的采访中,孙道临的泪水不仅让在场的每个人动容,也让无数观众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艺术家。
他不再是舞台上光鲜亮丽的表演者,而是一个会痛会哭的普通人。
这一幕,恰似他在银幕中塑造过的无数动人角色。只是这一次,没有了剧本,没有了导演的喊咔,有的只是最真实的人生况味。
这个画面,定格成了人们对这位人民艺术家最后的记忆之一。
就让时光倒流,让我们一起回到那个风华正茂的孙道临,看看他是如何在命运的跌宕起伏中,谱写出这样一段传奇的人生篇章。
谁说高富帅注定桃花旺?在那个大家都早早成家的年代,孙道临可是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大龄剩男"。
41岁的孙道临,36岁的王文娟,这个年龄在当时绝对称得上是"大龄未婚青年"了。
说起来还真是个有意思的事。孙道临虽然帅气多金,但偏偏因为"太优秀"反而成了他找对象的绊脚石。大家都觉得这位"高岭之花"不好接近,愣是没人敢给他介绍对象。
而王文娟呢,作为当时声名显赫的越剧花旦,她的《红楼梦》可是孙道临的心头好。这位才女之所以一直单身,既是因为性格内敛,更重要的是她要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
等把一大家子拉扯大了,年龄也悄悄爬上去了。
所幸他们遇到了"月老"黄宗江。这位孙道临的好友可是个热心肠,看不下去这俩人单着,非要撮合这段姻缘。这不,在他的牵线搭桥下,两个性格相似、才华相当的人终于见面了。
第一次见面,两人就惊艳了。孙道临的谦谦君子风度,王文娟的温婉贤淑气质,简直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聊天更是投机,仿佛找到了失散多年的知己。
但好事多磨,这段姻缘差点就夭折了。原来是王文娟的一个好友暗中调查,得知孙道临年轻时曾经坐过牢。这个消息可把王文娟给吓着了,两人的联系一度中断。
真相却是:孙道临年轻时就是个进步青年,早早加入了共产党。后来因为叛徒出卖才被捕入狱,出狱后又因为时局动荡与组织失去了联系。
最后还是周总理和邓颖超亲自出面作证,证实了孙道临的清白,这段姻缘才得以重修于好。这一波三折的爱情,让两人的感情更加深厚。
终于,在亲朋好友的祝福下,这对迟来的新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这不就应了那句老话:好姻缘都是值得等待的。
从此,这对才子佳人携手同行,开启了属于他们的幸福篇章。
谁说高龄就不能收获真爱?孙道临和王文娟的故事,给了所有人一个温暖的答案。
要说孙道临和艺术的结缘,还真得从燕京大学的那场偶遇说起。
那是个再普通不过的下午,孙道临走在燕京大学的小路上,遇见一个眼熟的身影。定睛一看,这不是自己的小学同学黄宗江吗?多年未见,两个人一聊就是一个下午。
谁能想到,这看似平常的重逢,却成了改变孙道临人生轨迹的关键时刻。
黄宗江可不是一般人,这位在国外留过学的主儿,骨子里透着一股子自由劲儿。刚进大学没多久,就搞了个话剧社。
但孙道临哪里愿意啊!演戏?他可从来没想过踏入这个圈子。可架不住黄宗江软磨硬泡,整天围着他转悠。最后,孙道临就这么稀里糊涂地接下了话剧《窗外》的演出。
这一演,可就出不来了。站在舞台上的那一刻,孙道临突然被戏剧的魅力给迷住了。从此,这个原本选择哲学专业的高材生,一头扎进了话剧的世界。
但人生哪有一帆风顺?特殊年代里,这位公子哥被迫离开了心爱的舞台,去放起了羊。从艺术圈到羊圈,这落差可不是一般的大。
但孙道临没有被困境打倒。一年后,他重整旗鼓,加入了中国旅行剧团,开始了专业演员的生涯。凭着出众的才华,他不仅亲自翻译话剧作品,还开始创作剧本。
1948年,机会来了。孙道临正式进军影视圈,第一部作品就是《大团圆》。从此,他在这条艺术道路上越走越远。
回头看看,要不是那天在燕京大学的偶遇,要不是黄宗江的一番"死缠烂打",可能就没有后来那个让观众记住的孙道临了。
这大概就是命运吧,它总是以最意想不到的方式,把我们带到最该去的地方。
现在的孩子要是能赶上孙道临的成长速度,那爸妈不得乐疯了?这位"别人家的孩子"简直就是开挂的人生。
要说优秀,孙道临可是从娘胎里就赢在起跑线上。爹妈都是名门世家出身,这基因组合堪称完美。遗传了父母的颜值,从小就是个帅气机灵的小哥儿。
但最让人惊叹的不是他的外表,而是那超乎常人的学习能力。其他小朋友还在地上抓虫子玩的时候,这位小神童已经在啃名著了。
就这智商,上学连热身都不用,直接被校长推荐跳到三年级。
在学校里,孙道临可不是普通学生。他的同学里有个叫朱迈先的,这位可是著名作家朱自清的长子。两人成了好朋友,周末经常往朱家跑。
朱自清老先生一看这孩子不错,就鼓励他写作。谁知道这一鼓励不得了,孙道临拿着稚嫩的笔就写出了《母女俩》。
这篇小说不仅登上了校刊,还一举奠定了他"文学才子"的名声。
学习厉害也就算了,这孩子还是个多面手。小小年纪就跟着外国人学英语,口语说得那叫一个溜。不光如此,他还会打高尔夫、跳舞,样样都拿得出手。
文学、艺术、运动,简直就是开了全属性加成。
凭这实力,孙道临毫无悬念地考上了燕京大学。有意思的是,他没听父母的话去学经济,而是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哲学专业。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但其实孙道临的成功不只是天赋,更重要的是他对每一件事都充满热情和认真。
这样的起点,这样的态度,难怪他后来能在艺术道路上走得那么远。不过,即便是这样一个天之骄子,人生路上依然会遇到不少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