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身上刺的字不是“精忠报国”?原来千百年来,我们都搞错了

史理爱学思 2024-07-09 09:00:09

要说中国历史上最具爱国情怀的将军,岳飞要是称第一那就没人敢称第二了,在那个群臣甚至皇帝都低头求和的年代,只有他是强硬的主战派,只有岳飞捍卫了汉人的尊严。

在岳飞的成长过程中,他的母亲居功甚伟,都说一个伟大的母亲才能孕育出伟大的孩子,这句话在岳母身上得到了应验。

关于岳飞和母亲的传说,最知名的莫过于“岳母刺字”了,但实际上,岳母刺下的并非是“精忠报国”,千百年来,我们都搞错了。

一、岳飞的死局

岳飞是怎么被杀的?

主流的说法告诉我们,是因为北宋覆灭之后,南宋内部分为了两派,一派就是岳飞、韩世忠这样的主战派。

他们认为必须持续对金人用兵,才能洗刷靖康之耻,另一派则是秦桧这样的求和派,他们不想打仗,为了利益,因而除掉了岳飞。

南宋的开国皇帝是宋高宗赵构,他的亲生父母、哥哥嫂嫂,包括自己的皇后都被金人掳走了,试想一下,就算不是皇帝,哪怕是一介匹夫,在孤身一人的情况下会怎么做?

当然是不惜一切代价报仇了,可宋高宗并没有这么做。

岳飞作为朝廷重臣,屡屡在与金人的作战中取得不俗的成绩,甚至让金人说出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口号。

他一直将靖康之耻放在心上,不断奏请圣上攻金人,岳飞这样的忠心,这样的将领,按理说应该是宋高宗最喜欢的,但高宗却和秦桧站在了一起,这一切显得非常不合常理。

一言以蔽之,宋高宗应该非常支持岳飞,但他没有这么做,难道是他不想吗?不,是他这个皇帝也身不由己。

宋徽宗执政的时候,延续了熙宁变法,对西夏用兵,对内建立从上到下的福利机制,同时让国家把控了所有的支柱产业。

从这一点来看,宋徽宗是个非常称职的皇帝,但是皇帝有时候也不是那么容易做的,这里要考虑一个时代背景——宋朝重文轻武。

北宋的文官集团是非常团结的,文官的背后则是江南广大的士族阶级,这些人几乎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

加上宋太祖赵匡胤是兵变立国,这些人对于北宋是没有任何归属感的。

宋徽宗的一系列改革行为,无论是打仗还是全民福利,根本上是要花钱的,这极大打击了江南士族的利益,所以徽宗皇帝的变法之路也是困难重重。

一定意义上而言,金人南下攻入汴京,文官集团内部是有内应的,文官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手段直接搞走徽钦二帝,甚至于直接把整个赵家皇室全部替换掉,这样才能保证文官集团的长久利益。

这也是为什么宋高宗面对自己的家人全部被俘,也不愿意打仗的原因了,他本质上已经被文官集团控制了,他名义上是皇帝,但他什么也干不了。

这也是岳飞的死局,他一直以来对抗的并非是高宗皇帝,也不是秦桧等奸臣,他对抗的是整个文官集团,特别是南宋迁都临安之后,相当于回到了文官们的大本营,岳飞出兵打仗,还要依靠江南的税收。

二、岳母刺字

岳母刺字的传说流传了千年,几乎每个人都被这个典故感动过。

说岳母一直以来都教导岳飞要做一个爱国爱民的将军,为了勉励他,岳母就在他的背上刺下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这四个字也成为了岳飞的代名词。

但是最新的历史学研究表明,我们似乎都错了,岳母当年并没有刺过这四个字,纵观宋朝的笔记,乃至野史都没有任何记载。

嘉定十一年,岳飞的孙子岳珂编写了一本书,叫做《鄂国金佗稡编》,这是一本记录名人经历的书,大约可以看做名人传记一类的著作,但奇怪的是,这本书里面都没有记载岳母刺字这样的故事。

这很能说明问题,有两种可能。

第一,岳飞的孙子都不知道这个故事,因为如果他知道这个故事的话,当然会写到书里面去;

第二,岳飞的孙子知道,但由于当时岳飞的地位比较特殊,被官方删除了。

但嘉定十一年,已经是宋宁宗的执政时期,岳飞在宋孝宗时期就已经被平反了,不存在官方敏感的问题。

所以这两种可能性都指向了一个真相,那就是大概率根本不存在岳母刺字这件事,或者说岳珂并不认为这件事值得写进书里面。

既然宋朝的历史书中没有岳母刺字的记载,那么这个故事最早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大约是元朝的时候,在忽必烈的命令下,元朝的史官开始修宋史,其中岳飞的章节,记载了岳母刺字的典故,但刺的字,也不是“精忠报国”,而是“尽忠报国”。

三、岳母的一语成谶

中国有句古话讲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并非是说一个小孩子的未来在小时候就确定了,实际上是说一个人将来会取得多大的成就,其实与自己的原生家庭有着紧密联系的。

元朝修的宋史中,是这么描述岳母刺字的。

说北宋监察御史何铸曾和岳飞会面,然后岳飞撕开了自己的衣服,将自己的背展示给何铸看,何铸定睛一看,原来是“尽忠报国”四个大字,由于刺字的年代久远,这四个字已经深入肤理。

要知道,“精忠报国”和“尽忠报国”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意思。

“精忠”表示的意思是无论如何都要为国家付出一切,但“尽忠”的意思则没有那么深,尽自己的能力为国家付出就行了,如果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就不必承担多余的责任。

前面我们提到岳飞的死局,在皇帝都被文官集团掣肘的情况下,他还主战,许多历史学者认为这是岳飞不懂政治

但明白了“尽忠报国”,我们也能悟出来,岳飞并非不懂政治,只不过他面对这腌臜的局势,反而选择了一条理想之路,即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来源:中国知网《岳飞“尽忠报国”》文静然

0 阅读:41

史理爱学思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