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白被敌人抓走时,用了假的身份来迷惑敌人,但是没想到却会遭遇背叛,导致真实身份泄露,敌人为了从他这里得知我党的情报,用了不少好处收买他。
他对此视而不见,坚持原有的信仰,最终在36岁时牺牲,面对这样的人,毛主席却说要少纪念他,这是为什么?
英勇牺牲瞿秋白看着眼前的这些敌人不由分说的就要把他带走,他也并没有反抗,而是整个人都表现出无辜的模样,似乎并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被带走。
在敌人询问他的姓名时,瞿秋白知道自己并没有暴露一切都只是偶然,所以立马给自己编造了一个假身份,希望能够借助这个假身份脱身。
原本敌人在他这里询问了不少东西,但是却并没有得到有用的信息,毕竟他编造的这个假身份可以说是天衣无缝,就在他以为这一关顺利通过时,却没想到敌人突然得知了他的真实身份。
他的真实身份是我党的党员,而且还是比较重要的人物,因此敌人感到十分的兴奋,自然不会放他离开,而他所关押的地方也进行了转移,这个时候他才知道他被叛徒出卖了。
很快,在转移关押的地方之后他见到了国民党宋希濂,对方劝说他,希望他能够改变信仰,加入国民党,而瞿秋白自然选择了拒绝。
不过,宋希濂并没有就此放弃,反而是用各种好处收买他,甚至于还给他布置了一间比较好的住宿环境,平日里该用到的东西都能够用到,甚至在很多时候以瞿秋白之前的生活环境还要好很多。
但是面对这些糖衣炮弹,瞿秋白并没有上当,虽然对方用了很多的手段,但是他都选择坚持到底,也是因为他不愿意加入国民党,最终他自然也就没有走出敌人的圈子,而是选择慷慨赴死。
他牺牲之后也有很多人感到伤心,等到一切平静下来之后,他自然也就成了被宣扬的人之一,可是没想到毛主席在看到关于瞿秋白的宣扬之后却并不是很满意,反而说以后要少宣扬他,也要少纪念他。
瞿秋白曾经为革命也做出过许多贡献,在面对敌人时也并没有选择背叛投降,而是选择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那么毛主席为什么会说出来这样的话?又为什么要让少纪念他?
走上革命的道路瞿秋白出生在一个比较矛盾的家里,原本他们家族上是非常有钱的,按照正常来说,他们家也应该有不错的生活,但是到了他父亲这一代之后,一切却变得不一样,只因为他的父亲是个游手好闲的人。
但是他的大伯是做知县的,经常接济他们,这也就导致他们家里的生活时而好,时而不好,面对这样的生活,瞿秋白的母亲却还是丰富的学识给他启蒙,因此在后面真正的进入私塾后,她的学习进度是非常快的。
这样的生活也能够过得下去,但是没想到家里的情况却突然变得更加拮据,最终他的母亲受不了这样的生活而选择了自杀,在家里的情况变得越来越差之后,他也就选择了退学。
好在他并没有停下学习的想法,在辗转之后,他得到了自己一位兄长的帮助,从而重新获得了上学的机会,将自己未完的学业完成。
后来五四运动爆发之后,瞿秋白也选择了带着同学们积极参加,也正是因为这次活动让瞿秋白接触到了李大钊所发起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这给瞿秋白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也让他心中有了学习的新方向,从而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为此他甚至还专门去俄国进行了学习,那就是能够系统性的学习关于共产主义的思想。
在这里经过系统的学习之后,瞿秋白就选择了回国,并且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共产主义事业,后来经过奋斗之后,他也担任了我党内比较重要的位置,成为了我党的重要人物之一。
由于当时的环境问题,原本他也想要参加长征,只可惜因为身体原因最终还是未能够成行,他的身体必须留下来进行调养治病,但是没想到一次转移的时候,他会被当地的保安团抓住。
虽然吃了一些苦头,但是他并没有暴露身份,保安团原本都准备放人,可是没想到因为叛徒的出卖,他最终还是没有能够逃过这一次的抓捕,而是被更加严格的看管起来进行了转移。
敌人为了能够让他重新更换信仰,也是用了不少手段,但是瞿秋白选择坚持到底,哪怕是慷慨赴死,也不愿意更改自己对共产主义的信仰。
少纪念的人在瞿秋白牺牲后,毛主席也不是没有赞扬过他,反而是对他的称赞还是比较高的,可是在建国之后,毛主席却说要少宣扬,少纪念他,是因为瞿秋白去世之前曾经留下的一些话出版成了一篇《剩余的话》。
这本书里面所提到的一些话能够看得出来瞿秋白在被敌人抓捕后虽然还坚持了自己的思想,但是整个人却是非常消极的,而且里面也提到了他对于革命意志的衰退,思想上的不坚决。
而他的这些话其实在当时也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影响,甚至因为这些话也给敌人造成了攻击我党的借口,这也是起争议的一个原因。
面对这样的思想,毛主席认为这是在向敌人告饶,甚至是有些看不下去,可以看得出来毛主席对这里面的话非常的不喜,也能够看得出来对,这篇文章的点评是非常犀利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毛主席他会说出来少纪念瞿秋白的话,因为他的思想上已经发生了偏移,所以毛主席才说少宣扬这样的人。
可以看得出来瞿秋白虽然是真心在付出,但是在人生的最后节点上,因为被关押心中产生了许多苦闷的情绪,所以在一些发言上反而偏离了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