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地处福建东南沿海中部,依山临海,钟灵毓秀,古称清源,别称仙溪。
行游至泉州北上,发现仙游是福建省的历史文化名城,决定顺路逛逛,想看看能不能在这里找到自己喜欢的历史文化故事。
仙游虽然是个不算大的县城,但我碰巧遇到了非常适合自己的吃住,决定慢下来停留一段时间,去享受这一段悠然自乐的旅行时光。

仙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汉,安徽庐江的何氏九兄弟因反对淮南王刘安谋反,南逃至九鲤湖一带隐居,他们炼丹济世,普度众生,最终丹成跨鲤升天成仙,因“成仙游于仙界”的美名使唐天宝元年将这里更名为仙游,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仙游县被认定为福建省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原因包括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历史人物和重要的历史事件。

仙游县在历史上涌现了大量杰出人物,包括4名宰相、5名状元、13名尚书、28名侍郎以及近700名进士,创造了“科甲冠八闽”的辉煌成就,如北宋蔡襄、明朝郑纪、近代李耕等都在历史上产生了比较深远的影响。

这里是明朝戚继光抗倭的重要战场,明朝嘉靖四十二年,海上倭寇在莆田等地登陆,万名倭寇围攻仙游,福建总兵戚继光指挥军民与倭寇水陆交战,指挥明军解围仙游,击败倭寇的战役,发生了著名的仙游之战。

仙游县还是中国著名的“戏剧之乡”,戏剧种类繁多,涵盖了莆仙戏、木偶戏等多种形式,其中莆仙戏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因其优雅的唱腔、细腻的表演和丰富的剧目而被誉为莆田文化的瑰宝。

仙游县的工艺美术传承已久,历经了数代工匠的精心打磨与传承创新,尤其是血檀、花梨木等珍贵木材的加工与制作,并以其工艺美术和古典工艺家具而闻名,现在已经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红木集散地之一。

仙游文庙位于师范路29号,是古代仙游最大的教育场所,也是莆田地区唯一保存较完整的县级文庙建筑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庙与博物馆融为一体,但这里更像一个孩子们的娱乐天堂,他们欢笑着在廊厅里追逐嬉闹,只有那参天的大榕树还记得这里的时光故事。

枫亭是仙游的四大重镇之一,核心景点是蔡襄陵园,北宋书法家和政治家蔡襄生于枫亭葬于枫亭,书法地位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官至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等职,在泉州执政时主持建造了著名的洛阳桥,这里被列入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枫亭的另一重要景点是天中万寿塔,这是一座阿育王塔,始建于五代末,后在北宋嘉祐四年由蔡襄重修,是中国最大的阿育王实心石塔,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且以其独特的艺术造型和丰富的浮雕内容展现出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被认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鹿鸣桥位于度尾镇潭边村,明代著名的“三朝元老”郑纪回归故里时受邀参与建桥,夜宿山中时听到鹿鸣,认为这是吉祥之兆,预示着贤才将出,因此将桥命名为“鹿鸣桥”,距今已有五百多年,依然保持完好,已经成为仙游历史的重要文物之一。

仙游戚继光纪念馆位于木兰溪畔的虎啸岩,是为了纪念一代名将戚继光组织的仙游抗倭保卫战,此役“保一邑,即以保全闽也”,现在是一座供奉戚继光雕像的香火庙宇,讲述着戚继光抗倭解困仙游的战争故事。

中国古典工艺博览城坐落于仙游工艺产业园,是福建省十大文化创意产业园之一,由13幢恢宏壮丽的盛唐风格建筑组合而成,是一个集红木交易、展览会议、餐饮休闲、行政商务、旅游娱乐于一体的高端红木专业市场。

仙游是一个不太大的城市,慕名而来,感觉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城市,大小兼容,新旧并存,宁静的孔庙与喧闹的菜市场相邻,高楼大厦间夹杂着很多香火小庙,富丽堂皇的宗祠庙宇与低矮瓦房民宅均在,有亮色也有陋习,一个历史文化城市,一个烟火生活的怡然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