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悲观的预期困扰着许多企业。面临经济下行、房地产下滑、利率持续下降等一系列问题,企业该怎么办?想要捕捉商业机会,消费心理与行为变迁是重要视角。从消费的角度来看,任何时代、任何周期都有机会。即便是内卷的机会,也应当更早感知、更早准备。
当经济增速下行,市场预期下降,投资与消费周期压缩。长周期的大类商品消费,如住房、汽车、家居等持续下降。实际上,家电汽车等耐用品,在经济高增长时代已经普及、饱和。消费风险偏好下降,消费周期压缩,那么短周期消费则上升,尤其是服务消费。由于大家捂紧口袋、不愿花钱,服务消费规模未必上升,但服务消费的占比会增加。服务是即时消费,消费周期短,不需要一次性支出未来消费。如果你从事大类消费品行业,需要关注这一变化,尽量压缩消费周期。如果在服务行业,不能再使用以前大额充值的方式来锁定客户,可以推出一些短期消费项目来获客,提高服务质量来提升粘性。
最近十几年,国产替代浪潮也是一浪跟着一浪,从电风扇、电视、冰箱、洗衣机、空调到电脑、手机,再到现在的汽车。最近几年,国产化妆品逆势崛起,国产替代在加速。从身边观察来看,确实发现不少人开始购买国产化妆品。去奢侈品化、去品牌化,其深层次的原因是消费从物向人回归,人是目的,人不被品牌绑架,不被标签化,商品服务于人。无印良品的思想很好地满足了反消费主义、去品牌化的消费心理,它的主张是“还生活者以自由”。未来企业不需要包装成洋品牌,也不需要过渡强调国货,应该更加关注产品质量,以及对人的服务。
日本的便利店,是很多人研究日本消费的重要场景。便利店逆势崛起本身就能够反映日本经济与消费社会的变迁。日本便利店逆势崛起的原因可能很多,包括经济下行、职业女性增加、单身人群增加等。很多人去日本考察便利店,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日本便利店里面商品的多样性。日本便利店的商品,是不是中国未来消费的样子?中国消费者包括新一代年轻人,未来是否追求消费个性化?中国企业能否内卷出多样化的商品?其实,除了日本,欧洲、美国、东南亚国家也没有日本这么多商品品类。多样性消费,是消费升级的一种,也是企业内卷式竞争的结果。简单判断是,未来中国消费也会呈现多样性,但与日本有差距。
从高增长到大衰退,日本经济、产业、企业与家庭消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是我们需要关注的变化。若是用一句话来概括日本消费变迁,三浦展老师认为“从目的合理的行动(功效)到价值合理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