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滨州市塑料大棚冬枣无公害种植的绝密技巧!

秦柳钱 2025-01-07 19:28:34

揭秘!滨州市塑料大棚冬枣无公害种植的绝密技巧!

杜海平

冬枣是枣类中的晚熟品种之一,味道甜美,口感饱满,具有较大的果实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受到社会大众的喜爱与追捧。本文对滨州市冬枣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了采用大棚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要点,以期推动冬枣产业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实现这一技术的有效推广与应用。

1 滨州市冬枣种植现状

滨州市位于山东省,冬枣种植业在当地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滨州市塑料大棚冬枣种植业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成为当地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滨州市拥有适宜的气候条件、土壤品质和充足的阳光资源,为冬枣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近年来,滨州市塑料大棚冬枣种植业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通过提供补贴、技术培训和市场推广等方式,促进冬枣种植业的发展。与此同时,鼓励农民采用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冬枣产量和品质。

2 冬枣无公害栽培意义

2.1 保护生态环境

塑料大棚冬枣无公害栽培采用有机农业技术,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避免了对土壤、水源和空气的污染。相比传统农业种植方式,无公害栽培能够减少化学农药对生态环境的危害,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

2.2 维护人体健康

塑料大棚冬枣无公害栽培的农产品没有农药残留和化学物质污染,更符合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食用无公害冬枣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特别对儿童和孕妇健康更为重要。

2.3 提高农民收益

塑料大棚冬枣无公害栽培采用科学管理和精细化生产形式,提高了单产和产品质量,农民通过无公害产品销售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这不仅鼓励了农民积极参与无公害栽培,也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4 增强市场竞争力

在现代消费者对健康食品需求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塑料大棚冬枣无公害栽培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无公害冬枣的绿色、健康、安全的形象能够吸引更多消费者选择购买,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份额。

2.5 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塑料大棚冬枣无公害栽培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科学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无公害栽培方式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和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农业生产向着生态友好型、高效益型的方向转型发展,为推动农业可持续性提供了有效保障。

3 栽培技术要点

当前,滨州市所在开展塑料大棚冬枣栽培过程中,以春暖式塑料大棚模式为主,挑选以冬枣二号为栽培品种,从而推进整体栽培更有质量,进而实现大面积的推广与应用。

3.1 搭建塑料大棚

从整体情况来看,塑料大棚以竹杆、骨架、檩条等为主要材料,进行搭建而成。以滨州市为例,在开展塑料大棚搭建过程中以竹杆结构为主,整体设计简易、轻便、成本低。虽然在首次开展塑料大棚建设过程中需要较大的投资力度,但是由于后续实际管理成本低,而且塑料大棚可以多年进行重复使用,所以大棚建设使用性价比高。

在种植‘冬枣二号’时,要优先选择排水灌水条件良好的土壤进行扣棚处理,将冬枣植株的行间距控制在 1.5 m×2.0 m,一般情况下每亩土地栽种 230 株较为适宜。塑料大棚覆盖材料以无滴膜为主,扣棚时要实现膜与幅相互压茬,采用压膜线进行压实压紧,但是在涉及到通风口的地方要提前进行预设缝隙。通常情况下,每年 2 月开展扣棚工作为主,但是一旦出现一些不利气候因素影响可以适当推迟扣棚时间。在这个过程中,要重点关注春季比较容易出现的倒春寒现象,要全面有效加强对塑料大棚的管理工作。在开展塑料大棚通风过程中,要针对塑料大棚内部的温度与湿度进行有效调节,以确保塑料大棚内部的生存环境最佳,2 月需采用顶部通风的形式,调节棚内温度。夏季来临时,需提高塑料大棚内部通风,慢慢扩大大棚的通风口,保证棚内温度缓慢上升。

3.2 栽培管理

在实际开展塑料大棚冬枣栽培管理环节,重点通过施肥—浇水—修剪等一系列手段全面落实好栽培管理工作,从而推动塑料大棚冬枣实现更好生长。

3.2.1 施肥管理

冬枣各品种需肥量、需水量差异较大,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要以“因地制宜”为基本原则。‘冬枣二号’在生长过程中对水分、肥料的需求量比较大。在具体开展施肥管理过程中,主要以施加有机肥为根本,结合冬枣的实际生长情况有效搭配微量元素及复合肥,定期组织开展施肥工作。此外,为了确保肥料的均衡要适当组织开展追肥工作,根据塑料大棚冬枣的实际需求进行添加微量元素。

每年秋天进行成熟冬枣的采摘工作以后,在冬枣落叶以前要及时进行基肥的施加,一般情况下选择在早春时节进行有效施加肥料,以有机肥、腐熟肥等为主要肥料,适当施加复合肥,这样可以确保化肥与土壤进行有效搅拌均匀。

在实际施肥阶段,以沟状施肥技术为主,在距离冬枣 60 cm的位置进行开深度为 50 cm 的沟。其中,在 6 月份的时候要开展追肥处理,大约间隔 20 天左右进行一次高质量的追肥,连续追加 3 次。等到进行第二次追肥的时候以复合肥为主,及时进行营养物质的有效补充。

3.2.2 浇水管理

在开展扣棚处理前期,要结合秋天冬枣生长所需要的基肥情况开展大面积、大范围的灌溉工作,在完成扣棚工作以后就不需要进行浇水处理。但是一旦遇到干旱的时候,以滴灌、渗灌等技术手段为主开展浇水工作,进行小水浇灌,杜绝大水漫灌,从而实现塑料大棚内部湿度的有效控制。以‘冬枣二号’这一品种为例,可以借助当前最新的水肥一体化技术手段,从而实现塑料大棚内部的土壤肥力与室内温度更有保障借助上述一系列技术手段,可以大大降低出现冬枣落果或缩果等情况,从而推动塑料大棚冬枣的实际生产质量及数量稳步提高。

3.2.3 花期管理

以‘冬枣二号’品种为例,在开展花期管理环节,可以采用摘心、抹芽等操作方式。与此同时,也要结合冬枣的实际生长情况全面开展修剪工作。一般情况下,在完成 2 ~ 5 天环剥工作以后,还要进行喷洒‘920 硼酸’2 ~ 3 次,借助这一具体形式可以全面提高实际的结果成效。一旦进入 7 月份,要第一时间开展人工疏果工作,根据冬枣树木的实际生长情况及结果情况开展好花期管理。

3.2.4 加强病虫害管理

从病虫害管理层面来看,当前对塑料大棚冬枣产生危害最大的病虫害主要有红蜘蛛、枣炭疽病等。在进行塑料大棚扣棚的时候,要在完成这项工作一个星期内及时喷洒波美度石硫合剂,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冬枣在越冬过程中发生病虫害。等到春天冬枣树萌芽的时候,有效开展塑料大棚内部温度调节工作,以 15 ~ 20℃的内部温度控制为主。同时,可以采用杀螨剂与杀菌剂进行配合的方式实现枣树的交替喷洒工作,一般情况下可以选择在上午阶段进行喷洒杀菌剂,在喷洒完药物以后水分自然蒸发。在实际喷药环节,可以从树冠上部向下部进行喷洒,避免出现遗漏喷洒的情况,这样可以确保‘冬枣二号’取得稳定高产的良好成效。

4 结语

近年来滨州市在开展塑料大棚冬枣无公害栽培管理方面具有一定成效,要充分结合冬枣二号的生长特点进行有效分析,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的无公害塑料大棚栽培管理技术,围绕塑料大棚构造、栽培管理等角度进行技术的不断优化与调整,从而大大拓展冬枣种植区域及规模,推动冬枣产业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0 阅读:0
秦柳钱

秦柳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