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中国当代著名作家,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尽管很多人对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有些争议,但他在发表获奖演讲时提到的那个讨饭老人却是真实存在,而且在今天还被我们广为流传。
莫言的故事是这样的:"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地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正当我们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我气急败坏地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母亲训斥了我,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了老人碗里。"
相信很多人听了这个故事后,都会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来批评莫言。一是批评莫言没有爱心。正如讨饭老人所说,你们吃饺子,却给我吃红薯干,你们还有没有同情心。哪怕你给人家几个饺子也行啊。二是批评莫言不懂得尊老。那个讨饭老人的年纪或许和你的爷爷相当,而你却对老人用“滚”这样的字眼,显得太没有教养。
那么,莫言真的是没有爱心或是没有教养吗?我们不妨先回到那个年代,看看那一碗饺子的价值。
莫言在故事中说他们家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在现代人看来有些夸张。或者说即使有这样的家庭,也可能是少数。但我要告诉你,莫言的话并没有半点虚假,当时全国绝大多数的普通家庭,一年都吃不上两三次饺子。
如果现在我们想吃饺子,可以上市场买肉绞成馅,再买点现成的饺子皮,回到家再剁点菜就包了。或者直接上饭店、饺子馆要各种馅的饺子,既解馋又省事。
但在那个年代,居民每个月吃多少粮,多少肉、多少油都是定量的。买粮、买油、买肉都要凭票购买。而每人每个月分配的油和肉,真的是少得可怜。听我母亲讲,当时很多人都托关系买肥肉,因为肥肉可以熬荤油,然后炒菜时放点荤油,炒出来的菜才有点味道。包一顿饺子,恐怕要用掉一个家庭大约十天的油和肉,所以在那个年代,全国没有哪个家庭敢经常包饺子。
还有,那个时候包顿饺子也相当麻烦。剁肉馅、剁菜馅、发面、擀饺子皮等等工序都耗时费力,所以一般家庭也没有那个时间包饺子。我们家在九十年代前,一年吃饺子的次数也是用手指数得过来的。因此,莫言故事中那碗饺子的价值绝对不是现在的年轻人所能理解和估量的。我甚至都怀疑莫言的母亲是否真的将自己的饺子给了那个讨饭老人,因为我不相信有谁在那个年代会有那样的心胸。
说完莫言,我再来说说那个讨饭老人。现在人们每天都要花大量时间看手机刷视频,而这几类视频相信大家都会看过。
1、向朋友借车,不仅把人家的油用光,还把人家的车造成损坏。在还车时只是告诉朋友一声,连一句抱歉都没有,更不要说赔偿了。朋友问他时,他说:“你那么有钱,自己修下就完了。”
2、向有钱的朋友或同事同学借钱,然后借口自己穷不还钱,还道德绑架别人,让周围群众都认为自己可怜,指责有钱人为富不仁。
3、一些老人倚老卖老,仗着自己年纪大就要别人处处让着他。
当然,还有很多相关的视频,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大家觉不觉得这些视频中的反派人物和莫言故事中的那个讨饭老人如出一辙呢?
都说艺术来源生活,高于生活。但我却认为艺术来源生活,并不高于生活。就拿这个讨饭老人来说,我们先不论他是不是真正要饭的,就说他的这种态度,相信他一年吃的饺子恐怕是莫言的几倍,甚至几十倍。所以这个讨饭老人真的值得人们同情吗?
莫言的这个故事或许只是为了怀念和赞美他的母亲,但他也有心或无心地批判了别人看不到的丑陋。而这样的丑陋对于旁观者并不难发现,但对于当局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