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袭人”是一个争议较大的人物,袭人姓花,本名珍珠,因一句“花气袭人知昼暧”被宝玉改名为“袭人”。
花袭人
为何说“袭人”的争议较大?一方面作者曹雪芹给袭人的人品定性已经非常明确,就是“贤”。这在“第二十一回 贤袭人娇嗔箴宝玉 俏平儿软语救贾琏”的标题中非常明确地写出。另一方面,因为个人的喜好、成长经历不同等原因看待问题总或有不同见解,这一点我也不能说谁的观点就一定是对是错。而且即使有人认为自己对《红楼梦》中人物了解超过作者曹雪芹,那也是个人自由。不过我也想对有关袭人的一个话题谈谈我自己的看法,那就是袭人为何离开宝玉。(原创:几人读过红楼梦)
袭人原是贾母的丫头,因为贾母溺爱宝玉,生恐宝玉之婢无竭力尽忠之人,素喜袭人心地纯良,克尽职任,遂与了宝玉。而这袭人亦有些痴处:伏侍贾母时,心中眼中只有一个贾母,如今服侍宝玉,心中眼中又只有一个宝玉。
贾宝玉
可就是这样一个心中眼中只有宝玉的忠心丫头为何又离开宝玉,就成为了人们争议的焦点之一。外面的说法各种各样,但都是围绕袭人不忠而言。但我对此的观点并不是袭人的不忠,而是宝玉的“不信”,也就是说是宝玉先失信于袭人在先,所以袭人才离开的宝玉。(原创:几人读过红楼梦)
《红楼梦》第十九回 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 有段话写道:"袭人笑道:"咱们素日好处, 再不用说.但今日你安心留我,不在这上头.我另说出两三件事来,你果然依了我,就是你真心留我了,刀搁在脖子上,我也是不出去的了." 宝玉忙笑道: "你说,那几件?我都依你.好姐姐,好亲姐姐别说两三件,就是两三百件,我也依.只求你们同看着我,守着我,等我有一日化成了飞灰,----飞灰还不好,灰还有形有迹,还有知识.----等我化成一股轻烟,风一吹便散了的时候,你们也管不得我,我也顾不得你们了.那时凭我去,我也凭你们爱那里去就去了."话未说完,急的袭人忙握他的嘴, 说:"好好的,正为劝你这些,倒更说的狠了."宝玉忙说道:"再不说这话了."袭人道:"这是头一件要改的."宝玉道:"改了,再要说,你就拧嘴.还有什么?" 袭人道:"第二件,你真喜读书也罢,假喜也罢,只是在老爷跟前或在别人跟前,你别只管批驳诮谤,只作出个喜读书的样子来,也教老爷少生些气,在人前也好说嘴.他心里想着, 我家代代读书,只从有了你,不承望你不喜读书,已经他心里又气又愧了.而且背前背后乱说那些混话,凡读书上进的人,你就起个名字叫作`禄蠹',又说只除`明明德'外无书,都是前人自己不能解圣人之书,便另出己意,混编纂出来的.这些话,怎么怨得老爷不气, 不时时打你.叫别人怎么想你?"宝玉笑道:"再不说了,那原是小时不知天高地厚,信口胡说,如今再不敢说了.还有什么?" 袭人道: "再不可毁僧谤道,调脂弄粉.还有更要紧的一件,再不许吃人嘴上擦的胭脂了,与那爱红的毛病儿."宝玉道:"都改,都改.再有什么,快说."袭人笑道:"再也没有了.只是百事检点些,不任意任情的就是了.你若果都依了,便拿八人轿也抬不出我去了. "
通过上面文字我们不难看出,袭人向宝玉提了三个条件。如果宝宝答应并且做到,即使八人轿也抬不出我去。但结果是宝玉口头答应,实际没有做到,那么袭人走了还是袭人的责任吗?
第一件是袭人劝宝玉不要说狠话。结果几年后宝玉在被紫鹃“骗”后,向紫鹃说的话不狠吗?
第二件是袭人劝宝玉即使不真读书也要做做样子。结果宝玉不要说读书了,就连字都不愿写,还要众姐妹帮忙欺骗贾政。
第三件是袭人劝宝玉不要毁僧谤道和号人嘴上胭脂等事。结果第二天宝玉就忘记了,而且后来连鸳鸯都躲着宝玉。
其实大家都看得出我写这篇文章并不是说明袭人离开宝玉的真正原因,但大家对袭人的态度是否有转变呢?(原创:几人读过红楼梦)
鸳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