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野钓留意蚯蚓的挂钩方式,不同钓况挂法不同

鱼儿天地 2025-01-13 17:56:24

在钓鱼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发现,钓友们对于蚯蚓的挂钩方式有着极大的研究。

在冬季野钓时,虽然鱼的活动空间会减小,但是却极容易中鱼。

因为在冬季,鱼经过一整个夏秋的食量增长之后,也会逐渐向深水区挪动,许多大鱼会聚集到一起,甚至还有小团体“集体取暖”的现象。

但是无论如何,冬天野钓的时候,鱼的活跃程度总是远不及夏天,于是为了防止鱼上钩之后能造成撬钩的现象,许多钓友开始研究如何让蚯蚓挂钩能更加“诱人”。

于是各式各样奇奇怪怪的挂法就慢慢出现了,那么这些玩法真的有用吗?

本期文章将为大家重点讲讲挂钩方式与不同钓况之间的关系。

挂钩方式。

那么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些被研究出来的挂法,最常见的三种起到了什么样的效果。

1.穿钩法。

这种挂法自然最为简单,就是直接将钩尖从蚯蚓的一端穿过,然后再将蚯蚓推进去一段,这样就造成了一种整条蚯蚓都被钩挂住的效果。

这其实就是最普通的挂法,因为它简单又容易上手,所以许多新手钓鱼的人/都会选择这种方式来搭配自己的“饵料”。

但是骨子里仍有许多人对此表示怀疑,觉得这样的方式可能会比较暴露,特别是在一些吃食比较小心的鱼群身边简单就会受到警惕,最后将其吓跑。

2.三段挂。

所谓三段挂,就是将整条蚯蚓切成三段,然后将三段分别挂在3-5颗新的鱼钩上面,这样在水中就能形成一种“很丰盛”的感觉,而这种方法适合要捕获的鱼群比较多的时候使用。

因为此时这些鲜美的小蛆虫们都像是从船上一拥而下,更能吸引那些久经不衰又极度好奇的鱼儿到体内看看热闹,于是自然就被鱼吞了下去。

3.穿钩留尾。

这是其中一个能够达到一定效果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在穿钩的时候留出尾巴,尾巴绕在第二段接地面上。

可以说这样的方式既能够逃避警惕,又能达到一定的诱惑效果,所以有许多老司机也曾表示,与普通穿钩法相比,这种方法能够吸引更多的鱼上钩。

4.半入水面。

其实蚯蚓不仅仅可以悬空挂在水面上,还可以让它向水中伸展,但这种方法仅适用于浅水域,因为如果太深的话就会造成噪音,其实是没有任何用处的,所以选择这一策略的时候要谨慎。

5.头向上尾尖下。

这种方法适合当下游或者底层有很多同类的时候使用,这时若能双向食用就会造成一个双向吸引的效果,鱼儿就会感到身处万千美味中而难以抉择,两边都会吞下许多饵料。

不同的钓况上对应的挂法。

实际上上述这些方法都是根据不同情况所做出的微调,从而改变了使用者所使用的方法,而不同的情况,自然也能得到不同的效果。

1.天气原因影响挂法。

春天讲究的是活,用活饵搭配动作较快的方法能够吸引到鱼儿;秋天钓底,甚至不去想刺激,就将蚯蚓放死,由于这个时候鱼儿是疯狂进食,所以也会使得鱼儿更容易被诱骗。

夏天适合用流动感进行诱惑,刺激感,还可以用漂浮法,然而冬天生活于水中的生物也变得少之又少,所以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必要担心咬住之后跑掉的问题了,所以只要保证好深度即可。

2.时间带来的影响。

早晨这个时候温度和湿度最适宜,一整晚沉迷梦乡的鱼儿正饿着肚子准备找找食物,于是这个时候只要使用“吃”的办法便能够轻松上岸;下午这个时候太阳高高挂起,鱼儿们已经退出食物并躲在比较凉快阴暗的地方,此时已经不太好上钩了。

然而晚上其实又变为一个好机会,因为夜晚地表温度开始降低,水里有动静又变得更加好奇起来,于是这个时候只要回到正午的方法就能得到相应的效果;

白天和阴天下雨带来的益处都是一样的,所以水中的玩意也会苏醒,此时只要用虫子搭配粘液就能吸引到它们。

3.水域特征带来的影响。

山区和峡谷限氧极低,所以这个时候只需要加长惯例即可;开阔区域由于没有什么遮挡物,于是令鱼儿警惕性极高,所以这个时候适合用切勿惊扰来进行诱惑;障碍物比较多的时候,由于这些障碍物有可能会排挤鱼儿,因此便会令鱼儿时常兴奋;

于是这个时候最好还是采用动作型诱惑比较稳妥;甚或是岩石、水草等地方可能会藏有其他肉食动物,所以尽量避免惊动它们,否则可能会令鱼儿更警惕落空。

钩尖裸露程度对鱼儿影响。

长久以来,我们一定也曾听过这样一句话:“鲫鱼最喜欢顶端光亮的新型诱饵和颜色鲜艳鲜新饵料,但如果只有半截露出,那么它们就不会过来尝试了。”

成熟的大鲫鱼是没有什么时间注意这些微小变化,但小鲫鱼就不同了,它们敏感且勤奋,很少吃得满嘴油腻,但触碰到了光透出来的钩尖之后却可能就难以下嘴了。

由于小鲫鱼之前长期以来获取食物都是靠勤劳挖掘,只要有一点点不确定的信息就可能给它们吓到,于是外露钩尖所散发出的光亮感就会连续警惕起来,不停来回游动,最终什么收获都不会有了。

所以为了分清两种鲫鱼,也许可以在很常被人类捕获的小河流考虑更加隐蔽的方法,但又不能冒着锤杀大鲫鱼机会,要不然收获可能要大打折扣。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