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肯嫁给先夫木拉提多年,有两个孩子,可是这些年托肯的婚姻并不幸福。托肯要做饭带孩子,还要洗全家人的衣服,累得很,她想要一块搓衣板,跟木拉提说了一年都没有买到,之后跟小叔子巴太哭诉的时候也说了这件事,还特地让巴太去小卖部买一块搓衣板回来,巴太也忘记了。
托肯在这个家太辛苦了。托肯嫁给木拉提的时候,婆婆很可能已经不在了,那时候小叔子十二三岁左右,相当于嫂子也要像带娃一样带大小叔子,之后又有了自己的孩子,托肯真的太不容易了,而这个家的男人却丝毫不听她的想法,忽略她的需求,她在这个家里的付出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
并不是说这个家里的人不好,而是因为他们这些男人,没有一个主心骨的女人给他们母性的力量,他们很难去体谅嫂子托肯的付出,只是把她的付出当做是理所当然的。
托肯在丈夫买醉的时候,就跟木拉提说要离婚,木拉提说自己没有犯错,为什么要离婚,其实一段婚姻,不一定是因为某个人犯了错才能离婚,如果婚姻中两个人无法共情地方,提供不了情绪价值,没有共鸣,那么离婚也不是一个错误的选择。
托肯是个可爱而勇敢的女孩子,是的,即使结婚多年,承担了巴太家的照顾人的责任,她依然是个少女感满满的女子。
托肯和朝戈之间怎么开始有感情的,剧里没有表现出来,不过朝戈有打电话到小卖部找托肯,两个人都喜欢对方,但是因为木拉提才过周年祭,他们只是偶尔联系,没有真正在一起,朝戈是个好男人,他没有因为托肯是个带俩娃的寡妇,他没有拿高姿态。
朝戈是护林员,是有编制工作的男子,他的家境很好,他是家里的小儿子,哥哥去了北京,娶了当地的姑娘,他们家有不少羊,如果按照世俗的观念,他完全可以娶一个跟自己家境差不多的女孩,或者至少是娶一个跟他一样头婚的女孩。
朝戈却一心一意对待托肯,还没娶到托肯,他给托肯买护手霜,也给孩子们饼吃,看得出来不会是那种对孩子不好的后爹。看一个男人,要看他的家庭成长环境。
朝戈的奶奶是个开明的老奶奶,懂得许多道理,第一次见到张凤侠母女,她说:“再颠簸的生活,也要闪亮地过。”作为家中有话语权的长辈,她对孩子们的管教并不是墨守成规的,而是顺应潮流,顺应时代的变化,去接受变化,接受新事物。
在朝戈要娶一个改嫁的寡妇这件事情上,奶奶的心态很开放,她尊重孙子的选择,知道托肯那边要嫁过来有困难,她就帮两个年轻人说服苏力坦,托肯的公公。
作为苏力坦,娶了一个儿媳,失去儿子,他已经承受了家庭的变故,如今儿媳带着孩子们要改嫁,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反对和拒绝。
如今只剩下儿媳带着两孙子和小儿子,他只希望小儿子巴太娶了大儿媳,那么孩子们都能留在家里,这是苏力坦传统的思想而产生的结论。
当托肯的父母跟苏力坦谈起了托肯改嫁的事情时,苏力坦特别反对,之后又过了一段时间,等他们转场的时候,遇见了朝戈他们的毡房,朝戈和奶奶邀请他们几个人去他们的毡房做客,奶奶开始动之以情,苏力坦依旧是反对的。
那时候的李文秀,突然变得大胆了,她反驳苏力坦的传统结论,说这个世界一直在改变,她说以前也没有仙女湾小道,也没有猎枪,但是人们一样地过日子,之后有了这些的存在,下一代人也是那样接受了这些存在,文秀说这个世界一直是在改变的,没有什么事不变的,只有变化才是一直不变的。这些话,正是巴太想要跟父亲说的,可是巴太不敢跟父亲说,当文秀说了出来,他觉得文秀是她的嘴替,说出了他心中的想法。
作为晚辈,文秀公然反驳苏力坦,是不太对,但是如果不表达自己的想法,就无法争取到自己想要的生活,于是此时此刻,巴太两眼冒着星星看着文秀,觉得她简直是自己的偶像,此刻真正爱上了这个女孩子。
后来,苏力坦同意了托肯带着孩子改嫁,是因为朝戈奶奶和朝戈的真诚以及文秀的话也对他有一定的影响,苏力坦慢慢想开了,接受了变化的说法,尝试着去面对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