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苏争霸时期,两个超级大国在军事、科技、经济等领域激烈角逐,从太空竞赛到核军备竞赛,从地缘政治争夺到意识形态对抗,紧张激烈。
如今中美关系复杂,似有当年美苏争霸之势。
且可能面临更严峻挑战。
特朗普执政时的举措释放强烈信号,中美战略竞争或有重大转变,可能比美苏争霸更残酷。
若特朗普再入主白宫,其施政方向受瞩目。
专家称若其胜选且共和党掌控参众两院,美国权力架构将变。
特朗普政治规划分三步:改造共和党、推行“特朗普主义”政策、构建“特朗普体系”。
对华政策可能有四大变化:举关税大旗推动经贸脱钩、科技领域筑高墙壁垒、减少对话交流、合作缩水。
面对挑战,中国应多策应对,加大自主创新,加强国际合作。
特朗普政府自上台伊始,便以惊人的政治手段成功地将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党权和舆论权这五大至关重要的权力紧紧地集于一身。
在行政权方面,特朗普展现出了强大的影响力和掌控力。作为总统,他毫无疑问地成为了白宫的绝对主宰。
他曾声称征收高额关税,将增加中国商品进入美国市场的成本,削弱中国产品的竞争力,减少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
同时也可能引发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
在国际舆论上,特朗普政府将继续抹黑中国,可能会在国际组织、多边会议等场合指责中国的政策和行为,联合其他国家对中国进行施压。
在一些国际事务中采取更加单边主义的行动,无视国际规则和多边合作机制,采取与中国对立的立场。
美国还可能会进一步突破底线,提高对台非法军售的规模和频率,将台湾纳入到与“北约+”成员国同等的军售待遇级别。
使美国武装台岛的势头更难以遏制,以此来牵制大陆的发展。
挑战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其次,就是增加在南海、东海等区域的军事存在和挑衅行为,派遣更多的军舰、飞机等军事力量进行抵近侦察、军事演习等活动,使两国关系陷入更加前所未有的紧张状态。
在司法权层面,最高法院的9名大法官中至少有7名坚定地站在共和党身后,他们将为特朗普各项政策的合法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使其免于遭受政治迫害。
党权方面,2022年随着共和党重新夺回众议院,以莉兹·切尼为代表的建制派被果断逐出领导层。
至此,全党上下紧密地团结在特朗普“让美国再次伟大”的鲜明旗帜之下。
如今的共和党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态势。
特朗普在党内的领袖地位坚如磐石,不可动摇。
特朗普通过与马斯克的合作,成功地将美国最大的社交媒体X收入囊中。
这使得特朗普在处理中美关系等重大国际事务时,能够更加高效地推行其强硬的政策主张。
特朗普的指令在美国政府内部将得到最为忠诚、最不留余地的贯彻落实。
这无疑为中美关系的战略博弈变得更加复杂和激烈。
特朗普政府在人事任命方面同样释放出了强烈的反华信号。
首先,国务卿候选人卢比奥的提名备受瞩目。
国务卿一职作为美国外交政策的大管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卢比奥本人则是美国反华鹰派的领军人物,早在四年前就被中国列入制裁名单,被禁止以任何身份进入中国大陆和港澳地区。
在拜登执政期间,中美竞争虽然激烈,但双方好歹还保持着一定程度的接触。
布林肯作为美国外交一把手曾两次访华,对双边关系起到了一些积极的作用。
然而,特朗普将不能前往中国的卢比奥推上国务卿这一重要位置,这一举措无疑明确地表明了他不想与中国进行接触和谈判,而是更倾向于通过强硬手段来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
除了卢比奥之外,莱特希泽重返贸易代表一职也释放出了强烈的信号。
中美贸易战正是由莱特希泽一手促成。
此人是美国经贸界极为罕见的极端反华派,将中国定义为敌对国家。
在他看来,美国几代领导人对中国的贸易政策完全错误且极其愚蠢。他认为让中国加入WTO是绥靖主义,是资敌行为。
中国利用WTO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工业国家,并对美国采取掠夺性贸易手段。
从美国赚取大量顺差。
此外,在其他重要职位上,如国安顾问沃尔茨,是众议院对华鹰派代表人物,曾主导过多起具有反华性质的提案。
国防部长赫格塞斯,积极鼓吹中国军事威胁论;
上述这些部门和职务,要么直接与中国打交道。
要么为总统提供与中国打交道的重要建议。
如今特朗普内阁全换上反华人士担任这些职务,这清楚地表明了特朗普政府根本不想与中国进行谈判和接触,而是更倾向于采取强硬的对抗手段。
特朗普内阁的人事安排,使得美国政府内部的反华氛围愈发浓厚。这无疑将加剧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为中美关系的未来发展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在科技领域,特朗普执政团队采取了一系列激进举措,试图阻挡中国的崛起之势。
他们大力强化对中国高科技企业的打压与制裁,同时千方百计地推动中国与西方国家在经济和科技方面分道扬镳。
在芯片领域,台积电停止向中国大陆供应7纳米芯片,三星也有意跟进。企业一般以盈利为首要考量,中国作为芯片消费的大市场。
正常情况下,这些企业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轻易得罪自己的大金主。
但特朗普还未重新上台,三星和台积电就这般迫不及待地与中国划清界限,背后原因只有一个:他们得到的信息显示,若特朗普再次掌权,对中国的科技封锁将更加凶猛、癫狂且毫无退路。
这些跨国企业深知自己届时将毫无回旋余地。
与其日后被惩罚,不如现在就表忠心。
科技战不只是对中国科技未来发展的围堵,更是推动中国与西方集团脱钩的重要方式。
这里可以用一个比喻来说明其中的逻辑:中国生产一辆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来自中国企业,但其中一些关键的原材料如锂矿石却需要从澳大利亚等国进口。
而澳大利亚在矿产开采和加工设备方面,又依赖于美国和欧洲的技术。
所以当中国把这辆新能源汽车推向全球市场时,各个环节的参与者都能获得一定的利益,这就是全球化下的产业分工与合作模式。
然而,如果不切断中国与西方国家的经济联系,美国的反华行动就难以得到西方国家的支持。
以通信技术为例,美国曾以安全为由,要求盟友国家禁止使用中国企业的5G通信设备。
一些国家在美国的压力下,不得不放弃与中国企业的合作,转而选择价格更高、技术并不一定更优的西方企业产品。
这不仅增加了这些国家的通信建设成本,也延缓了其5G网络的部署进度。但美国通过这种方式,试图在通信领域与中国脱钩,打压中国的通信技术发展。
同时巩固自己在全球通信产业的主导地位。
那么美国是如何利用科技战推动脱钩的呢?
例如,美国禁止英伟达等公司向中国出售高端人工智能芯片。
英伟达是全球领先的芯片制造企业,其生产的高端人工智能芯片在人工智能计算、图形处理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
美国政府以所谓的“国家安全”为由,限制英伟达等公司向中国出售A100、H100等高端芯片产品。这一举措对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许多依赖高端芯片的企业在芯片供应上受到限制,相关研发和业务推进受到阻碍。
对于英伟达等公司来说,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失去中国市场的订单对其业务和利润也造成了损失。但在美国政府的压力下,这些公司不得不遵守相关禁令。
这一案例充分体现了美国利用其在芯片技术领域的优势。
通过限制芯片出口来推动与中国在科技领域的脱钩,试图遏制中国科技的发展。
自第三次产业革命后,现代技术的很多源头与美国密切相关。 2023年,美国持续推进《芯片与科学法案》,并积极推动由美国、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组成的Chip 4联盟发展。
该联盟试图在半导体产业链上孤立中国,将关键的芯片制造技术和产能掌控在自己及其盟友手中,减少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依赖,推动科技脱钩。
同时,美国还不断加强对高端人工智能芯片对华出口的限制,严重影响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进程。
2024年,美国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高票通过《加强海外关键出口限制国家框架法案》。
拟授权美国总统限制开源AI模型的出口,进一步加大对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封锁和脱钩力度。此外,微软宣布向美国威斯康星州的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投资,并将中国区人工智能研究团队部分转移至美国或澳大利亚。
体现出美国企业在科技领域与中国的脱钩倾向。
同时,欧盟理事会正式批准欧盟《人工智能法案》并成立AI办公室对AI进行监管,在一定程度上响应了美国的科技脱钩政策。
对中国等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形成外部压力,间接推动了美国科技脱钩政策的实施。
美国正是利用其在科技领域的高精尖优势地位,不断推动与中国在科技方面的脱钩。如果美国将这种禁令扩大到所有领域,大家就无法与中国做生意了。
他们不能从中国的发展中获利,中国势必会为了打破封锁搞自主研发。
可是,这样就可能被美国诬陷为,中国在抢他们的生意、断他们的财路。这样一来,他们就有了充分的理由和动力跟随美国打压、制裁中国。
并且还可能给中国扣个“虚伪做人”的大帽子,说中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实际上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表面上鼓吹要大家团结一致,实际上面对自己的利益还是向现实低头。
所以说,脱钩只是手段。
美国发动科技战的真正目的,是要把中国推到整个西方的对立面,制造全新的冷战,从而复制美苏冷战的胜利果实:通过结盟政治击败中国。
特朗普政府的这种科技战策略,无疑会让中美之间的“新冷战”更加残酷和激烈,也将对全球的经济和科技格局产生深刻的影响。
特朗普政府上台后释放出的三大信号表明,中美之间的“新冷战”或将迎来更加严峻的挑战。
与美苏争霸相比,这场“新冷战”不仅涉及更多的领域和层面,而且其残酷程度也可能更加严重。
中美之间的“新冷战”将在经济、科技、外交、军事等多个领域全面展开,其影响将不仅仅局限于中美两国,还将波及到全球的各个角落。
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我们需要保持高度警惕和冷静头脑。
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和风险。
充分认识到中美关系的复杂性和敏感性,避免采取过激的行动,以免加剧紧张局势。
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完善。
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面对未来四年的挑战,我们也不必过度悲观。
美媒先前刊发评论文章,指出美国企图杀死中国技术,却令其更加强大,说明尽管中国研发支出与美国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去年尚不到美国的一半,但在电动汽车、人工智能等领域却收获了惊人回报。
事实证明,美国妄图遏制中国发展的行为,不仅未能得逞,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技术的崛起提供了动力。
促使中国在科技领域不断开拓进取,迈向更高的台阶。
未来四年,我们仍然机遇与挑战并存,并且越挫越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