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作家大胆揭露,声称电诈源头在国内,诸多平台是“帮凶”

青橘罐头呐 2025-01-11 09:54:23

前言

近期泰国失联的新闻一个接一个,看得大家人心惶惶。

这些遭遇绑架的人都被运往了同一个恐怖之地——妙瓦底。

这里堪称电信诈骗的温床,同时还有武装力量把守,一旦进去插翅难逃。

大家不禁疑惑,为何诈骗犯能屡屡对中国人实施诈骗?难道这些泰国和缅甸犯罪分子都通晓中文?

这些受害者的个人信息又是如何泄露到犯罪分子手里的?

十几天数起绑架案

闹得最沸沸扬扬的当属演员王星,他在网上和一个叫“颜十六”的人聊天,对方声称能给他一次试戏机会。

想抓住机遇的王星从上海浦东机场出发,飞往泰国曼谷,却在泰缅边境彻底失联。

王星的女友嘉嘉迅速在社交平台发文求助,引起了各大媒体和大使馆的关注,最终得知他被骗到了缅甸妙瓦底。

最终在当地警方的帮助下,王星顺利被解救,然而从他憔悴的神情变能看出这几天遭了多少罪。

许好宁、林美玲于去年12月底从国内前往泰国,在曼谷被“朋友”派来的车接走后便失去自由。

两人被以180万泰铢的价格卖给了妙瓦底的红楼,许好宁的母亲已经精神崩溃,不会走路。

还有模特杨泽琪,他的遭遇和王星如出一辙,也是被骗子用“拍戏”的理由蒙骗,只身前往泰国。

如今已经失联20多天,有人声称在妙瓦底的诈骗园区看到了他,其父亲得知后已经赶往寻人。

这些案例绝非个例,如此多的中国公民在泰国遭遇绑架,让人不禁疑惑,为何诈骗团伙骗中国人能屡屡得逞?

难道他们为了诈骗中国人,专门学习中文,深入了解中国的各种情况?

诈骗团伙的“真面目”

事实上,在这些境外电诈团伙中,有很大一部分成员就是中国人。

随着国内对电信诈骗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大,许多诈骗团伙为了逃避法律制裁,将窝点转移到了国外。

像缅甸的妙瓦底等地,治安管理几乎形同虚设,成为了他们新的藏身之处。

这些诈骗分子在面对中国人的时候,可以凭借语言优势迅速取得受害者的信任。

他们熟悉中国的语言、文化、社会习俗,了解国内的各种情况,能够精准地抓住受害者的心理。

比如,他们深知国内一些人受不了“卷文化”,便以“高薪轻松工作”为诱饵,吸引这类人上钩。

陈晨,原本在南方城市送外卖,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四处寻找能够赚大钱的买卖。

此时他的一位老乡出现了,声称自己在东南亚赌场当服务员月入3万,工作氛围轻松愉快,王晨被这个老乡骗的晕头转向。

还有19岁的吴洋,在交友软件上结识了一个女生,两人相谈甚欢。

对方称自己亲戚在缅北经营一家生意火爆的KTV,目前急缺一个酒水销售,薪资高还包吃住,吴洋听信之后立马上钩。

2023年到2024年一年多的工夫,警方在缅北一共抓捕了五万多名中国籍的诈骗犯!

这些骗子中有很多是被逼无奈,自己被骗过去以后,如果不从事诈骗就会被各种折磨。

他们可能内心里也不想这样欺骗同胞,但为了活命只能这么干。

当然也不乏自愿过去当诈骗犯的,这些人一旦落网必将会受到法律严惩。

但只依靠“熟人”就能如此高效的进行诈骗了吗?很显然不是的!

有一个非常值得推敲的问题,为何这些诈骗分子能对受害者的信息了如指掌呢?

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习惯,还是工作、家庭等情况,他们似乎都一清二楚。

幕后黑手:信息贩卖

作家许开祯抛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新角度,他质疑真正导致电诈猖獗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信息贩卖。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我们在各个平台留下了大量的个人信息,而国内某些不良平台,为了谋取私利,竟将用户信息贩卖给电诈团伙。

大家或许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只要有大额消费,比如买车、买房,或者进行了贷款业务,就总是能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诈骗电话。

这些电话精准地针对你的需求,或是以退税为由,或是以贷款审批问题为由,试图诱骗你上当受骗。

那些诈骗团伙是如何如此迅速且准确地知道这些信息的呢?

答案不言而喻,正是信息贩卖在作祟。

近年来,频繁有平台被爆出出售用户信息的丑闻。

互联网平台本应肩负起保护用户隐私的责任,却因内部管理不善,或者是内部人员受利益驱使,导致用户信息泄露。

还有一些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同样未能守住信息安全的底线。

这些被贩卖的信息,堪称电诈团伙的帮凶,让无数受害者家破人亡。

这些昧着良心贩卖国人信息的不良平台,可以来睁开眼看看妙瓦底园区是如何折磨同胞的。

那里的电诈园区全然是一座座牢笼,被囚禁其中的人遭受着非人的折磨。

园区四周高墙林立,布满了铁丝网和监控摄像头,24小时有持枪的看守来回巡逻。

凡是想逃跑的人被追上就是一顿毒打,甚至直接活埋。

被骗去的人每天被迫工作长达17小时以上,还要忍受着良心的谴责诈骗中国人。

如果业绩不达标,等待他们的是皮鞭、电棍,甚至是砍刀。

有些人被关进水牢,有些人被吊起毒打,身心遭受着极大的摧残。

而造成这些惨剧的罪魁祸首之一,难道不是出卖国人隐私信息的不良平台吗?

在这里呼吁大家,千万不要相信任何高薪诱惑,不要为了赌一个不确定的结果把自己置身于境外。

同时,也希望相关平台能够坚守底线,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保护好用户的信息安全。

如果任由信息贩卖的黑手继续肆虐,迟早有一天会被法律清算。

参考信源:2025-01-09 大河报——是谁在骗中国人去缅北?

原创 2022-03-29 人民网——人民财评:银行要对贩卖客户信息的“内鬼““零容忍”

0 阅读:16
青橘罐头呐

青橘罐头呐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