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一批有学问、有地位、向往“纯任自然”的老庄哲学的人,常常聚在一块儿海阔天空地聊,或是在一起分析哲理,这就是历史上的清谈。
💡那为什么说清谈误国呢?
魏晋时代,许多仁人志士都沉溺于清谈之中,“竹林七贤”就是最突出的例子。
他们常结伴在竹林中谈天,因而被人称为“竹林七贤”。他们在竹林中痛快饮酒,大声的谈话,讨论周易、老子和庄子(叫作三玄),他们表扬道家的玄学,攻击儒家的礼教。
“竹林七贤”之后又有做吏部尚书的王衍和尚书令乐广等人加入,清谈的队伍同时加入的还有不少名人。在朝的人不断加入清谈,其他的官吏也就乐得寄情酒色,不管国事了。西晋朝野从此呈现一片颓唐、消沉的气氛。
💡喜谈玄学的王衍被石勒捉住,被墙头压死的一刹那,他忏悔地说:我们虽不如古人,但我们如不崇拜浮虚,努力治理天下,哪里会走到今天这样的地步?桓温在北征的时候,同他的僚友登楼眺望中原,也很感慨地说:神州陆沉了,王衍他们不能不负责任呵!清谈误国这句话就这样传下来的。
宏安居陶瓷
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