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关于“长期过度减肥导致体质薄弱、突然去世”的消息在各大平台传播,引起不少网友讨论和回忆。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瘦为美”的社会评价让肥胖成为一种负面,甚至跟“尊严”挂钩,使很多人忽视健康、过度节食,甚至摧毁心理防线、失去自信心。美巨星KarenCarpenter就因长期减重患上厌食症,最终去世;国内网红圈也有不少人因抽脂手术感染去世,成为极端瘦身的受害人。
如此心痛的消息也为广大减重需求者敲响警钟:科学瘦身才是正途!
而近期于年货节走红的“瘦子菌”AKK001似乎坐实了这一真相。京东商智数据显示,其品牌宣传主打科学减重、健康养护,上线不到一年搜索量增长300%,各大消费节点中不断刷新成交,累计触达数十万消费群体,一跃成长为赛道内的佼佼者。
01:中国成年人超重率34.8%,男性是主力军
《糖尿病、肥胖与代谢》期刊研究报告指出,中国成年人超重率34.8%,肥胖率14.1%,这其中男性占比41%,年龄大多集中在35岁以上。而脂肪肝、血脂异常等肥胖类并发症的初次发生,也常常集中在这个年龄段。
“喝口水都会胖!”除了极少数的身体遗传因素,日常饮食中高热量、高脂肪、高糖的摄入,也是造成身体肥胖的主因。对于现代打工人来说,加班、久坐不动、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更是“过劳肥”的主因。
而上述AKK001正是瞅准这一机制,在宣传中强调“21天养成易瘦体质”。浏览京东详情发现,其一方面通过减少内毒素(如脂多糖LPS)进入血液,降低慢性炎症,从而改善代谢健康;另一方面调节肠道激素(如GLP-1、PYY)的分泌,达到抑制食欲,减少食物摄入的目的。
据京东提供的用户画像,AKK001客群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城市,互联网、金融从业者居多,普遍面临工作压力大、健康问题多等困扰,更愿意“为健康花点小钱”。
或是在此推动下,哪怕3位数定价在业内属于天花板级别,市场增速仍居高不下。更有意思的是,数据显示背后的消费者年龄逐渐降低。“有位来自上海的张先生一次带走5套3瓶装,可他只有25岁。”客服分享道。
02:肥胖患病率接近5成,减重市场增速迅猛
“人际交往中有很多压力,心里很难受,感觉很没面子。”上述张先生坦言。事实上,对于超重群体来说,焦虑等心理压力同样不可忽视,而这同时困扰着我国2.1亿位男性。
一项来自国家食品药监局的报告指出,在近7000份北上广等城市20岁以上男性信息中,40岁群体高血脂、脂肪肝等肥胖患病率接近50%,并开始呈现年轻化趋势。而这与AKK001后台“25-35岁成交比明显上升”不谋而和。
针对此背景,业内人士认为提前干预、防患于未然是重中之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外源性口服补剂干预,是目前主流应对方式。需求催生市场,据2023年数据,全球减重补剂市场规模已增至246.3亿美元,预计2032将达到772.1亿美元。
不过,如上种种还不是AKK001打出市场声量的主要原因,毕竟减重赛道上投资者早已趋之若鹜,司美格鲁肽、奥利司他等已积累一定市场份额,只有更安全、更科学的玩法,才能突出重围。
与以往深陷“副作用”泥潭的药物不同,AKK001产品研发之初,中国科学家远赴“长寿乡”采集百岁老人肠道菌群,从人体内源出发,通过厌氧发酵等创新技术,提升效能。此外,该制品定位面向国内30岁以上高净值群体,从平台选择到设计包装,无不迎合消费习惯。
“大多数人从浏览到下单不超过2分钟”“询问产品机制的很多。”据京东客服透露,来咨询的客户大多目标明确,对宣传上标记的“21天养成易瘦体质”很感兴趣:“比起价钱,他们显然更关心品质。”
03:切勿“畸形审美”,保持健康生活
随着社会审美越来越多元、健康意识不断深入人心,过胖或过瘦都有了更加专业的科普,就连权威媒体也呼吁:放弃过度审美、正视身体形态才是守护健康的开始。并建议年轻超重群体日常保持均衡饮食、适度锻炼、健康生活。
而新兴减重科技成果的出现,无疑为大众提供了一份科学的解决方案,但至于结果,还需要市场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