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有关核辐射对鸟类影响的新研究,在布拉格举行的英国实验生物学学会年度会议上展出。
在这个新研究中,芬兰研究者皮尔托及其团队研究了切尔诺贝利的辐射环境下,两种常见欧洲鸟类“大山雀”和“斑姬鹟”的变化。
科学家在切尔诺贝利的两个不同区域放置了几个鸟巢,其中一个放置在高辐射区域,而另一个放置在辐射相对较低的区域,并通过一系列测试比较了这些鸟类的栖息地。
结果发现,尽管在高辐射区域的巢穴较少,但在鸟类的繁殖生态和雏鸟健康方面并没有显著差异。
不过令人意外的是,辐射除了对鸟类筑巢有些许影响之外,影响最大的居然是鸟类的肚子!当然,并不是说鸟类的肚子受辐射发生了变异,而是它们的肠道菌群比例在辐射的影响下发生了些许变化,不过这种变化的影响并不大。
而辐射对鸟类肚子更主要的影响,其实是作用在了那些作为鸟类食物的昆虫身上了!
令科学家们惊讶的是,辐射区域内的昆虫种类较之其他地区来说更为丰富,也就是说核辐射区域内的鸟类食物也更为丰富,它们吃的更多了!
综上,科学家们发现自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以及该地区封闭以来,那里的生物多样性得到了繁荣,而高辐射水平并未对鸟类生存构成障碍,反而使得它们的生存环境有所改善,至少作为食物的昆虫数量明显增多。
也许,相较于关心辐射对鸟类有何影响,更应该担心那里的鸟儿会不会吃的太胖飞不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