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一碗热腾腾的白米饭、一勺晶莹的猪油浇头,便能点亮整个餐桌;一块月饼切成四份,分着吃也能甜到心里。
八十年代的中国,没有琳琅满目的超市,也没有随处可见的外卖,但那时的食物,却成为许多人挥之不去的味觉记忆。
是什么让这些简单的饭菜,被一代又一代人念念不忘?是朴素中的满足,还是背后藏着的故事?
在那个食物不算丰富的年代,中国人吃得简单,却也吃得热闹。
今天,我们不妨走进那段岁月,去回味那些质朴却特别的“八十年代味道”。
农村篇:苦中作乐的田园生活
80年代初期,中国的改革开放才刚刚起步。
在广大农村,人们的生活还很贫困。
虽然包产到户政策已经实行,但农业生产水平依然很低。
在物质条件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农民们只能自给自足,靠天吃饭。
说起主食,农村人没得挑。
玉米面、红薯面、山芋面……五谷杂粮被轮番上阵。
大米?那可是"细粮",只有过年过节才舍得拿出来露个脸。
至于面粉,更是金贵得很,每年就那么几十斤的配额,还得省着点吃。
再来说说副食。
农家院里,一年四季总少不了新鲜蔬菜。
春天,种上黄瓜豆角;夏天,菜园子里的西红柿茄子长势喜人,到了秋天,空地上还能收获南瓜、玉米……
不过,为了卖钱买布置新房,这些蔬菜大多会被拿去集市上卖掉,自家舍不得多吃。
于是乎,去地里采野菜,就成了农村生活中的一大乐趣。
春寒料峭时,荠菜野蒜破土而出;盛夏到来,薺菜灰灰菜长得正茂……虽然不值钱,但这些天然的馈赠,填饱了几代农民的肚子。
想吃肉?别想了!会跑的会飞的,统统要留给城里亲戚。
一年到头,村民们最盼望的就是过年,因为只有这时候,才有机会吃上自家喂的猪肉。
寻常人家,杀年猪都舍不得一次吃完,炖一顿肉,剩下的晒成腊肉,够一家人吃一整年。
油水最多的,莫过于一家老小围在一起,捧着一碗热腾腾的"肉汤面",大快朵颐。
面是自己种的小麦,肉是自己喂的猪,再配上自制的腐竹、木耳,吃一口下去,唇齿留香,乡愁满满……
虽然物质贫乏,但农村的孩子依然有自己的"零食"。
榆钱、洋槐花,能将就着吃;柿子、花生,摘过瘾了现吃,剩下的晒干,过冬时就是孩子们的"牙签"。
至于西瓜吃完,瓜子可不能浪费。
洗净晒干,用铁锅一炒,又有得嗑了。
有时运气好,还能吃到自家炸的麻花。
总的来说,80年代的农村,虽然还达不到丰衣足食的标准,但日子一天天在好起来。
改革春风吹到了田间地头,庄稼汉姑娘们脸上,都洋溢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城市往事:难忘记忆中的饭菜香
80年代,中国城市化进程开始加快。
城里人的物质生活,要比农村丰富不少。
大米白面虽说还受配给制限制,但品种已经多了起来,偶尔吃顿细粮也不是啥稀罕事了。
只不过,在商品经济尚不发达的年代,城里人买菜买肉,还得靠票。
粮票、肉票、蛋票、奶票……这些票子,可以说是80年代城里人的"通行证"。
得亏不少城市家庭还办了自留地,自己种点菜,喂几只鸡,才不至于把票子花得那么紧巴。
有了自家蔬菜,平日里吃个西红柿炒鸡蛋、茄子煮豆腐,那叫一个香!当然,老母鸡下的蛋可舍不得天天吃,得攒着,等亲友来访时露一手。
说起买肉,那更是得搞点"小动作"。
80年代的国营肉铺,可不比现在的超市,想买啥买啥。
每天供应的肉量有限,还得排长队,常常不到你就卖光了。
所以啊,跟肉铺的师傅搞好关系,那是必须的,否则连猪尾巴都轮不到你。
对城里孩子来说,能喝上一口牛奶,那可是人生一大幸事。
新中国成立后,牛奶开始普及,但产量有限,还是个"稀缺品"。
每个月,牛奶站都会定量供应,孩子们拿着奶票,能换到一瓶,就跟过节似的高兴。
特别是那种玻璃瓶装的鲜奶,一煮开,香得不得了,连盖子都舔干净!
提起80年代的饮食,总少不了豆制品的身影。
豆腐、豆干、豆腐丝……这些如今被视为"健康食品"的玩意儿,在那时可是"细粮"的代名词。
城里人爱吃,但消费不起,顶多是逢年过节包个饺子,或者小炒一盘,解解馋。
不过,豆浆倒是喝得起的,一毛钱一碗,不管春夏秋冬,摊位前总排着长队。
对很多80后来说,儿时记忆中的美味,莫过于路边摊上的"宝塔糖"。
那时,孩子生病打针,医生总爱发一粒糖果安慰,于是乎这宝塔状的小药片,成了孩子们的"定心丸"。
虽说有点苦,但对甜食匮乏的一代人来说,却是莫大的满足。
不知不觉,80年代已经过去30多年了。
如今的城市,高楼林立,商场遍地,不论山珍海味,还是水果零食,只要你想吃,随时都能买到。
但那些儿时的记忆,却永远地烙在了一代人心中。
那饱含着汗水的馒头,那洋溢着亲情的肉汤面,还有那一碗碗冒着热气的豆浆……正是这些食物,承载了中国人砥砺前行的力量。
结语:
时代在变迁,生活在进步。
今天,我们不必再为温饱发愁,更不用提心吊胆地算计每一张票子。
但回望80年代,我们不能忘记,正是千千万万个普通人,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一点一滴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书写了整个国家腾飞的历史。
愿每一个辛勤劳作的人,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