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在前面的一句话,本文主要浅析的是百回合版本中的徐宁武艺。
西江月
臂健开弓有准,身轻上马如飞。弯弯两道卧蚕眉,凤翥鸾翔子弟。
战铠细穿柳叶,乌巾斜带花枝。常随宝驾侍丹墀,神手徐宁无对。
以上就是本文将要浅析对象在原著中出场的赞诗,要说这徐宁是何许人也?相信很多人对他都不陌生。
这里就简单的先介绍一下他,让对他印象不太深刻的朋友或者没有印象的朋友有个简单的印象。
徐宁的长相是偏向于矮粗的形状,根据原著记载,徐宁六尺五六长身体,团团的一个白脸,三牙细黑髭髯,十分腰细膀阔。
六尺五六对比现在的身高标准,并没有一个完全的定义,毕竟各个时代的对比标准不一样,而原著又是一个完全虚拟的故事,所以争这个没有什么意义。
不过这个身高,在《水浒传》的世界中的一众高手当中,恐怕是最矮的一个,甚至不要说《水浒传》了,就是所有的古典演义当中,也是一众高手中最矮的身高了吧?
至少在说书人看过的书当中,这位是一流以上的实力高手中最矮的之一了,可以说是打破很多对武评中有身材要求的朋友需求了。
毕竟按道理说这么矮的身材,实力不应该强。好吧,话题扯偏了,回归正题。
徐宁作为东京人士,原来是金枪班的教头,家中有一套祖传的钩镰枪法,专门克制连环甲马,这套枪法或是马上,或是步行都有法则,端的使动神出鬼没。
最重要的是这套枪法不教外人,但好像被框上梁山过后,直接全盘托出了,啧啧啧,徐宁想这样干吗?
不过这套枪法看起来,应该是让徐宁成为一个马步双全的存在啊,但可惜原著中好像没有展现过步战能力?
又偏了,又偏了,在回归正题,徐宁在上了梁山过后,上应天佑星,是马军八骠骑兼先锋使之一,跟随宋江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
最后在征讨方腊的战役当中,在杭州之战中,不幸身亡,成了梁山战死的第一位天罡,最后被追封为忠武郎。
虽然徐宁是梁山中第一个战死的天罡,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很弱,接下来将会从他在原著中的所有表现,浅浅分析一下他的实力。
1.原著初登场,林冲高赞赏徐宁首次登场于原著第五十六回,那个时候呼延灼的连环甲马打的梁山束手无策,而徐宁祖传的钩镰枪法正是克制这种连环甲马,所以便顺势的引出了徐宁的故事。
徐宁有一个表弟叫做金钱豹子汤隆,就是他在梁山被连环甲马打的束手无策的时候,向宋江等人提供了徐宁的信息。
而这也勾起了林冲在禁军中做教头的日子的回忆:
原文(原著第五十六回):林冲道:“你不说起,我也忘了。这徐宁的金枪法、钩镰枪法,端的是天下独步。在京师时,多与我相会,较量武艺,彼此相敬相爱。只是如何能勾得他上山来?”
这是金枪手的武艺第一次的概念展现,虽然不是实际常规意义的单挑展现,但是很明显,徐宁的武艺是得到了林冲的认可。
双方究竟是谁强谁弱,这还是有待商议的,毕竟只是说互相较量武艺,并没有说有输赢,就算是有输赢,这种互相较量型的比较也完全代表不了真正实力的展现。
人未出场,武艺先出,虽然不一定说比林冲强或者等于林冲,但原著作者通过林冲的认可将这个未出场的金枪手的实力下限定在了次林冲一线的级别,也就是弱一流级别起步。
2.东平府大战,徐宁定位战这一战发生在原著的第69回,距离上一波徐宁的武艺概念展现,已经过了好久,此时已经属于梁山108位好汉全部聚齐的最后两波了。
而这一战,也是徐宁真正意义上的武力展现:
原文(原著第六十九回):两个在征尘影里,杀气丛中,斗到五十馀合,不分胜败。交战良久,宋江恐怕徐宁有失,便教鸣金收军。
董平身为梁山的五虎上将,很多人认为他的实力都比较弱,因为在大部分情况下,他没有一个具体的实力展现。
但其实在徐宁之前,董平速胜韩滔的表现犹在秦明之上,如果不是这一场回合数未知,说书人都认为董平的实力可能都能达到水浒中的顶尖级别。
但就算如此,董平此次战役的表现依旧是强一流起步。
金枪手能与其硬拼50余合,而不分胜败,这份实力表现足以证明比起董平来说也弱不了多少,大概率也是一个强一流起步。
当然,现在网上有这么一个说法,由于是宋江这边先鸣兵,所以徐宁已经落于下风,再打下去可能就要输了,不然宋江为什么要鸣兵,不就是宋江看他要败了吗?
先不说原著作者已经明确定下了不分胜败的格调,就说鸣金的条件有很多,在作者没有明说的情况下,那都有可能,并不意味着一定是徐宁落于下风,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梁山五虎将中那些打平的战绩。
其实下面的一个战绩也可以作为证据链来反驳这个说法,具体会在下一个战绩中讲。
在原著作者没有明说,还已经定下了格调的情况下,先鸣金意味着是下风完全是无稽之谈,过度强行解释。
3.东昌府之战,徐宁惨落马打完东平府董平,接着就是东昌府张清,一颗飞石连打梁山15将,而徐宁就是其中一个,并且是第一个上的:
原文(原著第七十回):宋江暗喜,便道:“此人正是对手!”徐宁飞马直取张清,两马相交,双枪并举。斗不到五合,张清便走,徐宁去赶。张清把左手虚提长枪,右手便向锦袋中摸出石子,扭回身,觑得徐宁面门较近,只一石子,可怜悍勇徐宁,石子眉心早中,翻身落马。
这场战役其实也能作为上一场战役中网上说法的一个证据反驳,徐宁出手,宋江的表现足以证明其在梁山中的绝对权威。
以及较差的眼光和专业性,并不足以支撑宋江能够看到在,此时双方明确不分胜负的情况下,还能看出己方已经不行了。
张清的飞石自然不用多说,徐宁被打下去完全是正常范围之内,但是金枪手比起其他人的表现可以说是最好的之一了。
首先就是徐宁是第一个出手的,对张清飞石的能力并没有具体的概念,而后面几个在有概念的情况下还依旧表现那么差。
其次徐宁仅用5个回合不到,就让张清选择使用飞石,比起后面十几个的表现来说是最好的,甚至在张清交手后主动使用飞石的生涯中,徐宁的表现都是最好的那一批。
最后原著作者的这个可怜悍勇徐宁的惋惜与评价,也是这批人当中最好的。
当然这一战,也并不能一定说徐宁比后面这十几个都要强,但是很明显这一战拉高了徐宁的上限,使他的武力更加的稳固在强一流级别。
……
结语:
由于内容有限,关于徐宁的武艺浅析将会分为两篇文章,本篇则是上篇文章,也是徐宁武力定位主要的几个战斗。
基本上可以看得出来徐宁的武艺并不弱,一个拉高下限的战绩,一个拉高上限的战绩,以及一个定位战绩综合来看,
徐宁基本上都能算得上是《水浒传》中的强一流,比起梁山中很多人的表现都是更好,武力基本上能在梁山中排到前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