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东昌府副将,梁山步军将校,中箭虎丁得孙实力浅析

艺晓君 2025-04-03 22:26:22
江湖小书生,半个说书人,感谢大家观看本篇文章

说在前面的一句话,本文主要参考文献为百回合版本的《水浒传》。

虎骑奔波出阵门,双腮连项露疤痕。

到处人称中箭虎,手搦飞叉丁得孙。

大宋东昌府有一名主将,二名副将,由于这位主将的名气十分的大,导致了这两名副将直接被其光辉所遮掩,好像成了两个背景边缘化的人物。

但是细细读来,这两位边缘化的副将其实还是很拿得出手的,本文就简单的分析和介绍其中的一位——中箭虎丁得孙。

1.被忽略的称呼,奇怪的绰号以及平平无奇的设定

丁得孙的绰号叫中箭虎,至于为什么叫这个绰号,原著中没有明确的解释。

不过这个称号乍一看,给人的感觉好像是不行,因为众所周知,老虎是一种十分凶猛的动物,但是中了箭的老虎那还有几分战力呢?

但又反过来说,受伤的猛兽才是最危险的,所以中箭虎代表的不是弱,而是危险与凶狠。

实际上丁得孙在原著中的表现也挺符合这个称号的,危机时刻极其凶狠。

绰号是一回事,设定又是一回事,但由于这位的存在感比较低,戏份比较少,所以很多人对他的设定并不是很了解:

原文(原著第七十回):面颊连项都有疤痕,马上会使飞叉。

关于丁得孙的设定和介绍,原著中只有这么简单的一句话,简单来说就是脸上有伤,会使飞叉。

或许这个伤就是他被称为中箭虎的原因因素之一,但这个到底是不是就不得而知了。

只能说他的设定平平无奇,看不出厉害,但是他的出场赞诗的第一句倒是有个重要点:

虎骑奔波出阵门,双腮连项露疤痕。

到处人称中箭虎,手搦飞叉丁得孙。

虎骑一般代指的是大宋的精锐骑兵部队,而这里原著作者就用这个称呼来代指丁得孙,似乎想表达这位的战力非凡。

不过有人会因为这个认为丁得孙是虎骑出生,说书人倒是感觉没有那么绝对,说书人感觉这里更多的是一个称呼。

但是他的主将张清倒是明确指出是虎骑出身,而丁得孙在出场前的经历没有任何介绍,出场后就作为张清的副将一起守在东昌府,所以结合来看,丁得孙很有可能是虎将出身,两人是老相识。

不过他身上的伤加上他的武器,给说书人的感觉,他好像在此之前从事过猎户一类的职业。

无论他是从事过猎户还是虎骑出身,都不影响他的设定中战力是不错的,毕竟被称赞为虎骑。

整体来说,从丁得孙的称号和设定等各方面纸面描述来看,中箭虎的理论战斗力还是很强的。

不过设定嘛,参考参考就行,毕竟原著作者吃设定也不是偶尔的事,实力强不强还得看原著作者给他安排的实际战斗。

2.上梁山前的彪悍表现

细数丁得孙在原著中的所有战斗表现来看,其中具有价值的主要是两场战斗,而这两场战斗全部集中在上梁山之前,和梁山的战斗中。

更为准确的说,是在张清连打梁山15位好汉过后的结尾,丁得孙连彪了两场有价值的战斗:

原文(原著第70回):宋江阵上索超望见,轮动大斧,便来解救。对阵龚旺、丁得孙两骑马齐出,截住索超厮杀。张清、董平又分拆不开,索超、龚旺、丁得孙三匹马搅做一团……董平便回。索超撇了龚旺、丁得孙,也赶入阵来。张清停住枪,轻取石子,望索超打来。索超急躲不迭,打在脸上,鲜血迸流,提斧回阵。

这是第一场干索操的表现,基本上算是封了丁得孙的武力上限。

丁得孙之所以会配合龚旺去干索超,完全是因为张清和董平纠缠在一起,索超便上来了,丁得孙两人自然也不会势弱,上来就是一顿正义的群殴。

不过可惜的是这一战的具体时间和回合是未知的,但是根据原著结尾索超轻松撇开他们两个冲上张清来看,虽然丁得孙是群殴,但索超很明显仍有余力,当然他俩没有紧跟上索超是因为又被另外的梁山好汉给拦住了。

索超的武力虽然也能勉强算是一个一流中游档次,但在这个档次中顶多算是一个守门员,可就这样的实力能够轻松压住丁得孙和龚旺的联手,这一战在一定程度上就压住了丁得孙的上限。

当然了,之所以说是一定程度而不是绝对,是因为在水浒传中1+1发挥不出2的实力也是有的,说不定这两人当中有一个拖了后腿,只能说丁得孙整体上限被压住了。

索操虽然被击退了,但是丁得孙的战斗并没有结束:

原文(原著第七十回):这边丁得孙不敢弃叉,死命抵敌吕方、郭盛,不提防浪子燕青在阵门里看见,暗忖道:“我这里被他片时连打了一十五员大将!”手中弃了杆棒,身边取出弩弓,搭上弦,放一箭去,一声响,正中了丁得孙马蹄,那马便倒,却被吕方、郭盛捉过阵来。

董平和张清以及丁得孙,龚旺和索超的相互纠缠之所以能够结束,是因为梁山这边又派了林冲,花荣,吕方,郭盛四个好汉冲了上来。

这也是为什么索超撇了他们两个过后,他俩没有跟上来的原因。

其中丁得孙干的是吕方和郭盛,但是龚旺这边是战斗结束最快的,为他当时就心慌了,习惯性的把武器甩了出去,但没有造成效果,迅速被活捉了。

也正是因为他糟糕的表现,让丁得孙缓过神,拿着武器不敢放手,拼死的挡住了吕方和郭盛的联手。

不过可惜这场战斗也没有具体的过程和回合,但是在战场形势一片倒,自身又连续作战的情况下,丁得孙还能拼死挡住这两位的联手,还是能看得出来丁得孙的实力很猛。

至少不会逊于他们两个人中的任何一个,不然也做不到这个表现,早就被迅速拿下了,而且最后原著作者是用燕青还结束了他们的战斗也更能证明这一点,如果丁得孙能够被迅速拿下,也不用安排燕青了。

这一波战斗和他的称号倒是相辅相成,受伤的猛兽更为凶狠。

丁得孙具有价值的战斗一共就这两场,一场在一定程度上封了他的上限,另一场则是拔高了他的下限,综合来说,这位中箭虎的实力基本上有强二流级别。

当然了,上梁山之前丁得孙其实还有一场武力表现,就是在一开始宋江等人还没有来东昌府,只有卢俊义等人在东昌府的时候。

丁得孙跟着张清和混世魔王几个对线的时候,丁得孙抓住机会飞出标叉,正中项充,证明了他这虎骑称呼不是虚的,是真正的战斗出来的,实战经验极其丰富。

3.上梁山后的边缘化,征四方时的离谱死亡

东昌府一战过后,丁得孙就顺势上了梁山,而此时的梁山也已经到了后期开始了大聚义,丁得孙在这场大聚义中排到了第79位,上应地速星。

但是他的职位却让人大吃一惊,明明是一位虎骑,战斗能力强悍,却成了一位步军首领,甚至连十大步军统领都没有混到,仅仅只是17位步军将校的一位。

一个虎骑没有了马,战斗力还有能有多少?可为什么这样的一位虎骑却安排成一位步军将校,这其中的原因,那自然是各有各的说法了,这里说书人就不展开说了,但很明显他已经边缘化了。

丁得孙聚义过后的对外战争,几乎没有什么个人表现了,更别说像上梁山之前这样彪悍的表现,他大部分时间都像是凑人头的一样。

唯一能值得拿出手的表现,也就是在对宋的战争中,东昌府三武将再次集合,拿到了大宋八都监之一的嵩州兵马都监周信的人头。

昔日的小甜甜,变成如今的牛夫人,一个虎骑成了步军,最后更是在山林之中被毒蛇咬死,很是离谱啊!

结语:

丁得孙的一生可以说是一个标准的凑人头人生,最后的死亡更是滑稽,前期出场的表现和设定都是十分的勇猛,基本上是一个强二流级别。

但可惜上了梁山过后的剧情可能是由于人数出现的太多了,原著作者渐渐的忘了他,直到最后才突然翻出这么一个人物,给他安排了一场离谱的死亡,倒也算是有一个结局交代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错别字等请见谅

0 阅读:30
艺晓君

艺晓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