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牡丹组培技术,北方温室实践,枯黄补救措施,转行案例实录
在花卉绿植的世界里,白牡丹是比较独特的一种植物。它有着圆润饱满的叶片,颜色从嫩绿到浅白不等,叶尖还带着一点红,在光照充足的时候,整个植株看起来晶莹剔透的,非常漂亮。
先来说说白牡丹的种植。我有个朋友在华北地区,他想在自家阳台种白牡丹。起初,他就像对待普通多肉一样对待白牡丹,结果发现总是出问题。其实白牡丹喜欢阳光充足但又不耐暴晒的环境。在北方,如果把它放在朝南的阳台,夏天必须遮荫,不然叶子很容易被晒伤,出现褐色斑块。浇水方面,也不能像对一些耐旱的仙人掌类植物那样少浇水,但也不能积水。大概每隔5到7天浇一次水比较合适,具体要看季节和土壤干湿程度。春天和秋天是它的生长旺季,这时候土壤干了可以适当多浇一点。
再谈谈组培技术。在北方的温室里,白牡丹的组培可有不少讲究。比如说组培的光照强度,一般前期刚培养的时候控制在1500 - 2000勒克斯左右,这就像给它适应新环境,强度太大不行。大概经过半个月左右的时间,慢慢增加到2500勒克斯。温度也很关键,在白天保持20 - 25摄氏度,晚上15 - 18摄氏度。这就像给白牡丹创造一个舒适的小窝,温度不适,它的生长就会出问题。
说到绿植,咱们来对比几种。像十二卷属里的玉露和寿,玉露的叶片晶莹剔透,但是寿的叶片顶端是一个明显的红点,很有特色。和白牡丹比起来,玉露喜欢湿度大一点的空气环境,而白牡丹在干燥一点的地方反而长得更好。还有熊童子,熊童子的叶片带着小爪子的形状,很可爱。不过熊童子比较怕冷,在北方冬季如果没有室内养护,很容易冻伤,而白牡丹在合适的温室里,只要养护合理,冬天也能有不错的状态。
在白牡丹的种植过程中,枯黄是一个比较头疼的问题。我有个在东北做白牡丹组培的朋友,他就遇到过这个问题。他发现一开始是少数的叶片边缘开始泛黄,他没有重视。结果过了一个月,整个植株好几个叶片都黄了。他找了很多资料,原来是他施肥不当。肥料浓度太高,烧伤了白牡丹的根系。他赶紧换土、修剪根系,把黄叶剪掉。在接下来的一周里,停止施肥,用清水浇透土壤几次,给根系恢复的时间。大概一个月后才让植株慢慢恢复正常的施肥。
还有一个在南方城市的网友分享,他喜欢收集各种多肉,把白牡丹放在客厅里。由于客厅窗户小,光照不太够,白牡丹的叶子慢慢变绿变松垮,失去了那种饱满透明的美感。他就把白牡丹挪到朝东阳台,每天下午能有三四个小时的光照,过了半个月,白牡丹的叶子又重新变得紧致,颜色也好看起来了。
再聊聊那些转行和白牡丹有关的人的故事。在河南的某个小县城,有个年轻人之前是个出租车司机,收入还不错。但是长期久坐,身体不太好,而且工作也比较辛苦。他看到身边有人种白牡丹,觉得这个行业很有趣。于是他把出租车转行去搞白牡丹的组培了。刚开始,他对组培技术一窍不通,到处去学习。在北方的一个温室里跟着师傅学了半年。现在他自己的小温室已经小有规模了,种的白牡丹在网上很受欢迎,收入比开出租车的时候还多。还有在河北的一个姑娘,之前在酒店做前台,工作没什么发展前景。她爱好养花,尤其是白牡丹。后来她就辞职,去做了白牡丹的线上线下销售,现在也算是小有所成。
在北方的平原地区,白牡丹的种植还有很多优势。比如说土壤比较肥沃疏松,只要调整好肥料的种类和用量,非常适合白牡丹扎根生长。不像在南方的山区,土壤比较黏重,排水不好的话,白牡丹的根系很容易腐烂。但是北方也有缺点,比如冬季寒冷,如果不做好保暖措施,哪怕是组培好的幼苗也很难存活。
在种植白牡丹的初期,大概3天左右,就可以观察它的生长状态。如果发现叶片有点发软,可能是浇水太少了或者是光照太强。就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到了15天左右,幼苗如果长出了新的小叶片,就说明生长状况良好。
再来说说不同的种植场景。在家庭居家的场景里,白牡丹可以放在窗台旁边,给家里增添一份自然的色彩。在家里布置一个小小的白牡丹角,配上一些小石子铺面,很是好看。在咖啡厅里,摆放几盆白牡丹,白色的花朵点缀在绿色之间,营造出温馨惬意的氛围。在办公室,虽然空间有限,但是如果能放上一两盆白牡丹,在办公之余看一眼,也能缓解疲劳。
还有一个北方种植者分享,他当地的土壤偏碱性。对于白牡丹这种喜欢微酸性土壤的植物来说,他在种植前就会对土壤进行调配,加一些腐叶土和泥炭土,降低土壤的碱性,让白牡丹能健康成长。
在北方的温室里,除了白牡丹,还种植了很多其他品种的多肉。像晚霞之舞,它的叶片像薄纱一样,薄薄的叶片在阳光下有淡淡的红晕。还有紫弦月,叶片在光照强的时候会有紫色的边,而且花期能从秋天开到春天。这些都是很美的多肉,和白牡丹都有各自的魅力。
有时候,种植白牡丹还会遇到病虫害的问题。有个网友在河北的农村种白牡丹,发现白牡丹的叶子上有黑色的斑点,还以为是被火烧焦了。其实这是一种真菌病害。他用多菌灵按照说明书的比例稀释后,给白牡丹浇灌和喷雾,持续了大概15天的治疗周期,才把病虫害控制住。
在组培白牡丹的过程中,消毒环节也特别重要。如果不做好消毒,组培的材料就很容易被细菌和真菌污染,导致组培失败。在北方温室里,他们会使用高温高压灭菌锅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然后用酒精和升汞对组培苗的叶片、茎段等进行表面消毒,整个消毒过程要特别严谨,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在北方的冬季,白牡丹进入休眠期。此时的养护和生长季很不一样。要减少浇水的频率,大概10天左右浇一次水,而且要用温度较高的水,避免冷水刺激根系。还要把温度控制在0 - 5摄氏度左右,让它处于休眠状态。
在种植白牡丹的人群中,有很多是女性。她们喜欢白牡丹的美丽和娇弱。有个女士在上海的一个花园城市民宿里工作,她在民宿的院子里种了很多白牡丹。到了夏天,白牡丹开的花朵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观赏拍照,这也给民宿带来了更多的客源。
在组培白牡丹的时候,转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大概在30天左右的时候,要根据组培苗的生长情况进行转接。如果苗长满了原来的培养容器,就必须转接到更大的容器中,给它足够的空间生长。转接后的苗要放在光照相对柔和一点的地方缓苗,大概3到5天,观察苗的生长状态,如果适应良好,就可以恢复正常光照了。
在北方的山区种植白牡丹,还有一些特殊的挑战。比如山区的气候多变,有时候一天之内会有两种天气。今天晴空万里,明天可能就下起雨来。这对于白牡丹的养护就需要更加灵活的处理。比如在雨后,要及时给通风良好的环境,防止叶片发霉。
再说说和白牡丹颜色对比的绿植。有紫叶李,满树的紫红色叶子,到了春天满树繁花,和白牡丹的淡雅形成鲜明对比。还有紫叶小檗,它的叶子一直都是紫红色的,在园林景观中是很好的点缀,而白牡丹主要还是靠花朵和独特的叶片形态来吸引人。
种植白牡丹还要注意修剪。在花期过后,要及时把残花剪掉,能节省养分,促进新叶和新枝的生长。在北方,修剪的时间大概在6 - 7月比较合适。而且修剪的时候要根据植株的形状和自己的喜好来修剪,可以把它修剪成单枝的,也可以多枝的造型。
有个在内蒙古草原边缘地区的养殖户,他本来主要养殖牛羊。后来看到当地有个年轻人种白牡丹种得很成功,他自己也有了一些地,就想尝试一下。他在种植过程中,按照年轻人的指导,根据草原的气候特点,注意防风保湿。他发现白牡丹在草原这样的地方生长得特别健壮,而且花朵还特别大,颜色也更鲜艳。
在白牡丹的组培过程中,培养基的配方也很关键。不同地区的温室,可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当地的资源情况,会有一些配方上的调整。比如在西北的一些温室里,他们会加入一些当地的特色矿物质,来弥补培养基中微量元素的不足,这样种出来的白牡丹更加茁壮。
现在很多人都想要从事和白牡丹相关的行业。但是在开始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像有的地方看到了白牡丹的美,就盲目跟风种植,结果因为不了解白牡丹的生长习性,种了几年都没有什么成果,最后只能放弃。
最后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有一个人既想在北方种白牡丹,又想同时发展旅游观光,你们觉得他在布局上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协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