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脚木是一种很受欢迎的盆景植物,它枝叶繁茂,叶形美观,像手掌一样,观赏价值极高。它的特点就是比较耐荫,在散光环境下就能生长良好,而且适应能力也不错,对土壤肥力要求不是特别高。今天咱们就说说它盆景蟠扎法的相关事儿。
先说说在居家阳台种鸭脚木的场景。邻居张大姐就很喜欢在自家阳台种点花花草草,她也有几盆鸭脚木盆景。她曾经试过蟠扎造型,但是遇到了不少问题。就说这个蟠扎用的金属线吧,如果拆除不及时,就会勒进枝干,影响鸭脚木的生长。她有一盆,蟠扎了就没管那金属线,过了几个月,原本笔直的枝干在金属线勒的地方都凹进去了,还影响了美观,造型也没达到预期效果。其实很多养鸭脚木的新手都会犯这样的错误,不知道啥时候该拆金属线。
咱再看看在办公室种鸭脚木的情况。有个朋友小李在办公室摆了一盆鸭脚木,他也是想自己动手蟠扎一下,让盆景好看点。可是他不太懂,用的金属线不好,粗细不均匀,蟠扎的时候又特别用力,结果枝干都被弄坏了。办公室的光照和湿度跟居家阳台还有点不同,这些都得考虑到蟠扎里。在华北地区的办公室,冬季室内外温差大,湿度也小,这些对蟠扎后的鸭脚木生长都有影响。
鸭脚木盆景蟠扎,不同地区也有不同的要点。在华南地区,气候比较湿热,枝条生长速度快。有个佛山的种植户陈师傅跟我说,他在给鸭脚木蟠扎的时候,3天左右就得观察一次绑扎的部位,因为天气热,枝条长得快,绑扎得松了就散型了。而在华北地区,像北京的山区,气候相对干燥寒冷一些,蟠扎后一个月内可能绑扎都变化不大,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像我在网上看到的网友分享,他在北京山区种鸭脚木,蟠扎后15天才拆的金属线,结果枝条还是有点变形,说是天气冷,枝条变硬,在蟠扎的时候就有损伤。
蟠扎前的准备工作也很重要。得选好合适的金属线,粗细根据枝条的粗细来定。还有要注意环境,湿度不能太低。我一个在南方咖啡厅工作的朋友,他们咖啡厅摆了好几盆鸭脚木盆景,他跟我说南方湿度大,蟠扎的时候枝条不容易断。但北方就不行了,像我在东北有个远方亲戚,他说他们那冬天室内有暖气,湿度很低,蟠扎鸭脚木的时候就特别费劲,需要湿度调节设备。
说到和其他绿植对比,比如说文竹。文竹相对比较娇弱,它不太需要蟠扎来造型,而鸭脚木就需要通过蟠扎来打造独特的造型。再看看黄杨,黄杨蟠扎在北方寒冷地区和南方温暖地区的难点就不一样,南方温度高的时候蟠扎后可能几天就得调整,而北方可能很久才需要调整一次。还有龟背竹,龟背竹喜水,蟠扎后水分管理更要精细,鸭脚木相对来说没那么挑剔。
咱接着说说蟠扎过程中金属线的选择。在山区种植鸭脚木有不少讲究。有个山区种植户赵大哥跟我说,他在山区的土壤比较疏松肥沃,鸭脚木生长很旺盛。他在蟠扎鸭脚木的时候,用的金属线是特制的,这种金属线有一定的弹性,不容易把枝条勒坏。他说在山区的环境里,鸭脚木的生长速度受天气影响大。雨季的时候,鸭脚木生长快,蟠扎的时候就得勤观察,大概3 - 7天就得看看。他之前有一盆,7天没看,金属线就勒得太深了,影响了枝条的生长。而旱季的时候,生长慢,一个月左右确定成型后拆除金属线比较合适。
再讲讲蟠扎的手法。有个园艺爱好者在自家居家小院种了一株鸭脚木,他分享了蟠扎手法。他说先确定好想要的造型,然后从枝干的基部开始蟠扎。对于较粗的枝干,要慢慢地缠绕金属线,每个节点都要固定好。他说在他所在的地区,夏季温度高的时候蟠扎,枝条容易失水,所以蟠扎时间要短,动作要快。他有个朋友在南方的高湿度地区,同时间蟠扎同样的鸭脚木,就可以多花费点时间在每个节点上调整造型,因为他朋友那边湿度大,枝条水分流失慢。
在居家种植鸭脚木盆景的时候,我们也要考虑美观和实用性。比如说卧室,因为晚上通风不太好,种植鸭脚木就要注意不能太多,免得夜间消耗太多氧气。像我在上海的一个朋友,他卧室窗台有一盆鸭脚木,他说刚开始蟠扎的时候没掌握好,造型不好看。后来他研究了好久,调整了蟠扎方法,在蟠扎后一个月内持续观察,适时拆除金属线,现在那株鸭脚木造型很不错,也和卧室的环境很搭。
还有,在蟠扎鸭脚木盆景的时候,要考虑整体比例。我见过有人蟠扎得特别夸张,把枝干弄得乱七八糟的。有个湖南的网友跟我吐槽,他在网上看到那种超级扭曲的鸭脚木盆景,自己也想弄,结果弄完特别难看。其实在蟠扎的时候,要根据植株的大小、枝干的长短来确定弯曲的程度,这样最后的造型才会和谐。
鸭脚木在不同的生长阶段蟠扎也有不同的重点。刚种下的鸭脚木苗还不能蟠扎,得等它长到一定程度,根系发达,枝干有一定韧性了才行。比如说在深圳这个南方沿海城市,气候温暖湿润,鸭脚木生长快。有个当地的种植爱好者说,他种的鸭脚木苗长到半年左右就开始蟠扎了。而在山西的一些地区,气候较干凉,可能要等一年多才能蟠扎。
另外,在蟠扎过程中如果发现枝条有损伤,要及时处理。我在东北有同学家的鸭脚木在蟠扎后就出现了枝条损伤的情况。因为他是在冬季室内蟠扎的,虽然温度合适,但是湿度不够,枝条有点干裂。他赶紧给枝条喷了水,然后用保鲜膜包扎起来,过了一段时间才缓过来。这也提醒我们,蟠扎的时候环境条件一定要合适。
还有很多人反映鸭脚木蟠扎后生长缓慢。有个海南的网友说他在海边种的鸭脚木,蟠扎后好几个月都没怎么长。其实可能是海边风大,湿度也不稳定。鸭脚木在蟠扎后如果受到强风影响,枝条容易晃动,新生的组织就被破坏,生长就慢了。所以在沿海地区种鸭脚木,蟠扎后要做好防风措施。
再看蟠扎后的养护。在浙江有个花农,他在自己的花卉基地种了好多鸭脚木盆景。他说蟠扎后除了关注金属线,还要给鸭脚木适当施肥。他一般是每月施一次薄肥。他说南方的土壤肥力下降得快,北方如果土壤肥沃,可以在蟠扎后两三个月施一次肥。这是不同地域土壤肥力差异带来的养护区别。
从不同的蟠扎造型来看,有的造型是层叠式,需要把枝条层层叠放,这时候蟠扎对枝条间距的控制就很重要。我有个朋友在福建种鸭脚木,他想弄层叠式造型,结果枝条间距没控制好,看起来乱糟糟的。还有悬崖式造型,枝条要垂下来,对金属线的长度和弯曲的角度要求更高。我在重庆有个网友分享他蟠扎悬崖式鸭脚木的经历,他说重庆的地形起伏大,在家里蟠扎的时候就要模拟那种斜坡的环境,不然造型就不自然。
在给鸭脚木盆景蟠扎的时候,修剪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有些老枝、弱枝要修剪掉,这样可以让新枝更好地生长。像在山东的一个山区,果农们在农闲的时候也会种点鸭脚木盆景。他说在蟠扎前会把那些长得太密的枝条修剪掉,然后再蟠扎,这样造型会更好看,植株也健康。
我们再对比一下鸭脚木和其他绿植在蟠扎后的适应期。比如发财树,在北方蟠扎后的适应期比较长,因为北方气候干燥。而鸭脚木相对来说在北方只要保证湿度合适,适应期会短一些。再看琴叶榕,在南方蟠扎后如果没有做好防晒,叶片容易发黄。鸭脚木在同样的环境下,只要适当避开强光直射就没问题。
还有很多细节值得关注。比如在蟠扎的时候,枝条上的叶片不要过多,不然会影响造型和绑扎。我在云南有个朋友,他在山区的果园里种鸭脚木。他说当地的鸭脚木生长茂盛,他蟠扎的时候就先把多余的叶片摘掉。还有,在蟠扎的时候,不同的角度也会对造型产生影响。像在陕西的一些山区,农民们除了种地还会摆弄些花花草草。有个大叔说他蟠扎鸭脚木的时候,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最后得到的造型各有特色。
在蟠扎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不要过度蟠扎。我有个朋友特别有创意,他想把鸭脚木蟠扎成非常复杂的形状。结果盘得太狠了,枝条都快断了。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才重新开始重新合理蟠扎。鸭脚木的枝条有一定的承受能力,我们要把握好这个度。
在南方的一些多雨地区,比如广西,蟠扎后的鸭脚木盆景容易积水。有个种植户告诉我,他就因为在蟠扎的时候土壤排水没处理好,鸭脚木根部腐烂了一部分。他说在南方种鸭脚木,蟠扎后的土壤一定要疏松透气,最好在盆底加些陶粒之类的东西。这也是地域差异带来的特殊养护要求。
总之,鸭脚木盆景蟠扎是一件很有趣但也充满挑战的事情。不同地区、不同场景下都有不同的要点需要我们注意。那么大家在蟠扎鸭脚木盆景的时候有没有什么独特的经验或者遇到过什么特别的问题呢?欢迎大家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