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尾葵立柱攀援生长迅速,五年高度翻倍,机场造景气根需定期修剪疏导

我是翠柳吖 2025-03-29 11:01:02

散尾葵,这是一种在很多场景都能看到的绿植。它有着独特的优势,植株比较美观,叶片细长而柔软,呈现出一种优雅的弧线,整体植株的形状就像一个绿色的喷泉,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在机场候机厅这样的大型公共空间造景中,散尾葵是很常用的。它能够营造出一种温馨、舒适的氛围,让旅客在候机的过程中感受到自然的气息。然而,在散尾葵立柱攀援种植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痛点。比如说,散尾葵的气根生长比较旺盛,如果不加以疏导,就会显得杂乱无章,影响美观。

我有一个朋友在南方的一家大型商场工作,他们的商场中庭就种植了散尾葵做立柱造景。刚开始的时候,一切都很美好。散尾葵长得郁郁葱葱的,顾客们都对这个景观赞不绝口。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就发现问题了。散尾葵的气根开始到处蔓延,有些甚至缠到了旁边的装饰架上,看起来特别乱。就像我这个朋友说的:“原本是个很有格调的景观,现在却有点像杂草丛生了。”

这时候就体现出对散尾葵气根疏导的重要性了。其实疏导的方法也不难,如果是在自己家里种植散尾葵,当发现气根开始生长的时候,可以用一些小木棍或者专门的绑扎带,把气根沿着一个方向轻轻地固定住,让它朝着我们想要的方向生长。比如,想要散尾葵的气根环绕在立柱上,形成一个螺旋状,就可以一点点地把气根整理好,每隔几天就检查一下,调整一下气根的位置。

再来说说散尾葵的生长速度。一般来说,在比较适宜的环境下,散尾葵在最初种植后的3天左右,就能看到一些细微的变化,叶片可能会变得更加挺拔。7天左右的时候,会开始有新的叶片萌发。15天的时候,就会有比较明显的生长迹象,植株的高度可能会增加个几厘米。一个月左右,如果养护得当,能长10 - 15厘米呢。

在不同地区,散尾葵的生长情况也会有所差异。在华南地区,由于气候比较温暖湿润,散尾葵的生长速度会比较快。我认识一个在广州的花农李大哥,他说他种的散尾葵在夏天的时候,几乎每周都能看到明显的长高。而在华北地区,气候相对干燥寒冷一些,散尾葵的生长速度就会慢一些。同样的一株散尾葵,在广州可能半年就能长到一米多高,但是在华北的一些室内环境下,可能需要一年甚至更久。

和散尾葵相比,还有一些绿植也适合用于立柱造景,但是它们各有特点。比如说绿萝,它也是一种很常见的适合攀援生长的绿植。绿萝的生长速度非常快,在适宜的环境下,10天左右就能长出新的叶片,而且它的藤蔓很柔软,很容易固定形状。但是绿萝的植株相对比较纤细,没有散尾葵那种厚重的感觉。还有虎皮兰,虽然虎皮兰不太适合做那种高大的立柱造景,但是它的叶片笔直挺拔,植株形状很有个性。如果在小型的室内空间,像阳台或者办公室的角落,种上一株虎皮兰,也是很不错的点缀。另外,还有鸭脚木,鸭脚木的枝叶比较茂密,植株相对粗壮。它比较耐阴,在光线不太好的室内环境下也能生长很好。不过鸭脚木的生长速度没有散尾葵快,在同样的养护条件下,散尾葵在一个月能长高不少,鸭脚木可能只有散尾葵生长高度的一半。

在居家环境中种植散尾葵,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散尾葵比较喜欢湿润的环境,但是又不能积水。我有一个邻居张大姐,在北方的家里养了一盆散尾葵。她刚开始的时候不知道,总是浇水浇得很多,结果散尾葵的底部就开始烂根了。后来她咨询了园艺专家才知道,原来在北方比较干燥的环境下,也要注意控制浇水的量。而且散尾葵在这样的环境中,还需要定期给叶片喷水,保持叶片的湿润。

对于办公室种植散尾葵,除了要考虑它的生长和造景效果,还要考虑它对办公环境的影响。散尾葵可以吸收室内的有害气体,像甲醛之类的,对改善办公环境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如果办公室里人员走动频繁,可能就需要选择比较粗壮的散尾葵,不然很容易被碰倒。我曾经在网上看到一个网友分享,说他们办公室之前种了一株比较小的散尾葵,结果一天一个同事不小心就被绊倒了,散尾葵也倒了,整个办公室都乱套了。

再说说咖啡厅种植散尾葵的情况。咖啡厅一般都希望营造出一种温馨、惬意的氛围,散尾葵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咖啡厅里经常会有热咖啡溅出来的情况,散尾葵不能耐受太高的温度和水渍。所以如果要在咖啡厅种植散尾葵,就要特别注意避免这些问题。我听说在成都的一家很有格调的咖啡厅,他们在散尾葵的周围设置了一些防护栏,既可以防止顾客不小心碰到,也能避免热饮溅到散尾葵上。

回到机场候机厅那个散尾葵立柱攀援的例子,对于气根缠绕的疏导,还可以根据立柱的形状和周围的空间环境进行调整。如果立柱是方形的,可以在每个角上都设置一个小挂钩,把散尾葵的气根分别固定到挂钩上,这样气根就能沿着立柱的四个角生长,形成一个比较规则的造型。如果周围还有一些可以攀爬的辅助装置,比如小型的金属架之类的,可以把一部分气根引导到这些辅助装置上,让整个景观看起来更加有层次感。

而且,不同品种的散尾葵在立柱攀援造景上也有一些细微的差别。有的散尾葵品种叶片比较宽大,在造景的时候,更注重叶片的整体排列效果,就像一个大扇子一样展开,非常壮观。而有的散尾葵品种叶片比较细长,在造景的时候,更适合营造出一种飘逸的感觉,就像绿色的丝线一样。

在华南地区的某些山区,有人尝试用散尾葵来进行山坡的绿化造景。由于山区的地形比较复杂,散尾葵的种植需要根据不同的坡度和土壤条件进行调整。在坡度比较缓的地方,可以把散尾葵成排地种植,然后让它们自然地攀援生长,形成一片绿色的植被带。而在坡度比较陡的地方,就需要采用一些特殊的种植方法,比如在植株之间增加一些支撑结构,防止散尾葵滑落。

在华北地区的一些老小区的庭院里,也有人尝试种植散尾葵。由于庭院的空间有限,而且阳光照射的时间和强度都和在机场候机厅不一样,所以种植的方法也需要调整。这些庭院里的散尾葵,可能不需要长得特别高,重点是要营造出一种小巧精致的景观效果。可以把散尾葵种植在小型的花坛里,周围再搭配一些矮牵牛、三色堇之类的花卉,让整个庭院看起来更加丰富多彩。

散尾葵在立柱攀援造景的时候,除了要疏导气根,还要注意修剪。如果任由散尾葵生长,它的植株可能会变得比较杂乱,影响美观。一般每隔1 - 2个月,就需要对散尾葵进行一次修剪,把一些生长过快的枝叶剪掉,让整个植株保持良好的形状。我有一个在杭州的朋友,他在自己的花园里种了一株散尾葵用来做景观。他每个月都会仔细地修剪散尾葵,把那些发黄的叶子剪掉,然后再根据整体的造型调整一下枝叶的生长方向,经过他的精心打理,那株散尾葵成为花园里最亮眼的一道风景。

在不同季节,散尾葵的生长状态也不一样。春天的时候,散尾葵就像从沉睡中苏醒过来一样,开始快速生长,新叶不断萌发。这个时候,需要给它提供充足的养分和水分,让它茁壮成长。到了夏天,由于气温比较高,散尾葵的水分蒸发比较快,所以要更加注意浇水,同时也要避免阳光直射,不然很容易晒伤。秋天的时候,散尾葵的生长速度会逐渐减缓,这时候就不要再过度施肥了,以免造成肥害。冬天,在比较寒冷的地区,散尾葵需要注意保暖,最好把它移到室内比较温暖的地方养护。

在城市的公共绿地中,散尾葵也可以用来做隔离带的景观植物。相比一些带刺的植物,散尾葵更加安全美观。不过在种植的时候,也要考虑到周围其他植物的生长情况。比如,要避免和那些根系比较发达、争夺养分能力强的植物种在一起,不然散尾葵可能会因为缺少养分而生长不良。

散尾葵的繁殖也比较容易,一般可以用分株繁殖的方法。在春季气温回升之后,可以把散尾葵植株旁边的小幼株分离出来,重新种植到新的土壤里。我认识一个在苏州的花农王大哥,他每年都会用这种方法繁殖很多散尾葵幼株,然后拿到市场上去卖。他说,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分株时间和种植方法,成活率还是比较高的。

在室内种植散尾葵的时候,还要注意通风问题。如果通风不好,散尾葵很容易生病虫害。就像我在昆明听到的一个例子,有一个办公室里的散尾葵,由于办公室的窗户总是关着,空气不流通,结果散尾葵就得了叶斑病,叶片上出现了一个个的小斑点,非常难看。后来大家意识到了通风的重要性,经常打开窗户通风换气,再加上喷洒一些杀菌剂,散尾葵才慢慢恢复了健康。

那么,大家在种植散尾葵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一些特别有趣或者特别棘手的问题呢?欢迎大家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故事。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