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考试指南:中文到底有多精确?

国家人文历史 2024-07-19 12:47:58

中华文字之妙,不仅在于其承载着千年的历史记忆,更因着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古人对世界的细腻观察与深邃思考。就说那最常见的山,称呼便千变万化,你知道哪些呢?譬如丘、陵、峰、岭,看似都在写山,却各有侧重。同为山怎么那么多叫法,难,难,难……学生们发愁了,考试记不住又该如何是好?莫慌,这份文言文考生指南想必对你大有裨益,你的福气在后头呢!一撇一捺、一词一句皆有过往,细品其背后之义,究竟有何不同,那可值得好好说道说道。

山水雅称知几何?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对山长水远的描写在古文中屡见不鲜,而具体到怎样的山、何种的水,文人往往不惜笔墨、精心琢磨。“横看成岭侧成峰”,山的形态万千,据此衍生出的称谓亦是多种多样的,字词相映间精准捕捉了山的独特韵味。从规模上论,微小隆起者谓之丘,巍峨高大者则尊为陵,二者共同勾勒出呈波浪状起伏的地貌形态,以人们熟知的《归园田居》为例,“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说的便是此种。再以不同视角观测山脉,又有峰、岭之别。那些顶尖而高耸入云者,被赞誉为峰,比如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连绵不绝的高大山脉则美其名曰岭,或高峻险要,或平缓可攀。古之雅士游弋山水之时,常常因峰之俊逸而生出些许诗情,挥毫泼墨间便有了“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的佳句,又或是“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说文》有云:“峦,山小而锐者。”由此可知,峦主要指嵌于山脉间纤细而尖锐的山峰。白居易在《奉酬侍中夏中雨后游城南庄见示八韵》中就曾写道:“岛树间林峦,云收雨气残。”同为小山,小而高的山被称为岑。起初,岑泛指山峦,后逐渐引申为高山、山顶之意,如普陀山因西汉末年隐士梅福在此修道而得名梅岑。相类似的,还有李白诗中的“仙人骑彩凤,昨下阆风岑”。就高山而言,高而陡为峭、高而险作嶂、高而大当岳。孟郊在《巫山曲》里就写道:“巴江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陡峭之姿跃然纸上。之所以险山称嶂,恰因其直立似屏障,十分生动形象。基于徐光溥的《题黄居寀秋山图》中“高低向背无遗势,重峦叠嶂何孱颜”,“重峦叠嶂”一词应运而生。谈及岳,当然绕不开华夏名山之首——五岳,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杜甫在“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中便借西岳华山抒发了对人生无常和世事难料的诸般感慨。

两山之间,有水为峡,闻名遐迩的峡谷奇观如三峡、虎跳峡、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等等,皆是奇伟磅礴之景。峡与谷常常一起出现,谷始见于商代甲骨文,上部仿佛流水潺潺而出,下部形似山间夹道,本义指两山间狭长而有出口的地带或水道。“峡中险已过,江上浪宜平”,不仅是地理景观的转置,更是心灵旅程的象征,寓意历尽艰险后终将归于平静,迎来开阔坦途。除了根据山体本身形状和所处位置不同而形成的专门词汇外,通过山上植被的丰饶与否,又可将山分为少草木的屺与多草木的岵。“屺岭崔嵬直上天,行人流汗似喷泉”,少了草木的荫蔽,登山之行自是多了几分辛苦。与山岳的雄浑壮阔交相辉映,水以其独有的细腻柔情在古人笔墨间流淌出无尽风华。从洼到海,每一个与水相关的词汇都承载着特定的意志和情感。无论是“潭水深千尺”的深情厚谊,还是“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迈感怀,都通过精确而富有表现力的词汇得以生动展现,在文学作品中构建起一个个生动而富有意境的水世界。

除了常见的江河湖海,于细微处见真章。以大小作别,小水坑为洼;大水坑为池。杜甫的《过南岳入洞庭湖》写到“壤童犁雨雪,渔屋架泥洼”;而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中则含有“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池洼之异,显而易见。山间之水,细观之,小而深者为潭,大而深者称渊,正如“鱼潜在渊,或在于渚”就展现了渊的深邃神秘。就水域深浅来看,广而浅的为淀,广而深的是湖。欧阳修笔下“阳城淀里新来雁,趁伴南飞逐越船”中提到的阳城淀与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中的西湖,便是此别。还有湖连湖的水域为泊,刘禹锡在《秋亮晚泊》中写“长泊起秋色,空江涵霁晖”;溪流汇聚之所成泽,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有“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两山相夹之水乃涧,王维的“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便不失为脍炙人口的诗句。

从形成来看,自然形成的河流为溪,“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辛弃疾《清平乐·村居》);人工开凿的则称渠,耳熟能详的当属“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古人常于诗词歌赋中吟咏山水,以无尽情思赋予自然雅称。山,作为大地的脊梁,有翠微、崇阿、峭崿、峻岑、峦岫、玉嶂、嵬岌等诸多称谓描绘其壮丽与秀美。水,浩渺无垠、深邃莫测,沧渊、沧溟、沧瀛、洪溟、九溟、巨浸、溟蒙等词皆展现了水之苍茫。如此这般,艺术化概括山水自然之美的同时,也体现了古人寄情山水、超然物外的情怀。

百姓原是贵族裔?

除了对自然景物的精确描绘外,古文在人物称谓上也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反映出了宗法、习俗、等级、地位、声望等。从尊长到后辈、上级到下属,每一个称呼都严格遵循着宗法礼制和社会等级的规定,谦恭的处世哲学也从中体现。上自达官显贵,有搢绅、金紫、纨绔、珠履之称。绅指古代仕宦和儒者围于腰际的大带,笏是臣下上殿面君时的笏板,故形容插笏于绅的搢绅常用以作为官宦或儒者的代称。金紫即金印紫绶,唐宋后指金鱼袋和紫衣,为高官显爵。纨绔原为古代用细绢做成的裤子,因富贵子弟常穿,这才有了“岂知纨绔子,重裘拥柔肌”(于石《丁亥冬大雪》)的描写。珠履是缀有明珠的鞋子,代指豪门宾客,从“不同珠履三千客,别欲论交一片心”(李白《江上赠窦长史》)还派生出“珠履三千”一词。

下至平民百姓,百姓最初是有一定社会性地位的贵族总称,据《国语·楚语》所载:“民之彻官百。王公之子弟之质能言能听彻其官者,而物赐之姓,以监其官,是为百姓。”四千多年前,黄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同东夷一起打败了从南方前来进犯的九黎部族,俘获了大量俘虏。这些俘虏成了炎黄部落的奴隶,被称为黎民。与此相近的,还有黎首、黎庶、黎元等,后杜甫有诗句“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另有藜藿一词,藿本指粗劣饭菜,贫民生活困难,常以野菜充饥,于是就以藜藿代指百姓,与锦衣玉食的贵族形成鲜明对比,陈子昂在《感遇(其二十九)》中便感慨“肉食谋何失,藜藿缅纵横”。再根据穿着服饰,古时百姓多戴黑色或青色头巾,故而有“黔首”之称,这一说法自战国起就比较流行,见于《吕氏春秋》《战国策》《韩非子》等典籍中。由于平民多穿麻织布,所以布衣也成了百姓的代称;兽毛或粗麻制成的短袄为褐,是贫贱之人穿着的衣服,故而褐夫也属平民之意,《孟子·公孙丑上》有言“视刺万乘之君,若刺褐夫”。古时未入仕途者穿白衣、居所也不施彩绘,因而又被称为白衣、白身、白士、白丁、白屋,刘禹锡的《陋室铭》里便有“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的匹夫指平民男子,亦泛指百姓。此外,还有庶民、编伍、氓隶、刍荛、闾阎等称呼。庶有众多之义,泛称广大民众;编伍则源自古代户籍制度,以五家为单位进行编组管理;氓多指失去土地迁徙异乡的居民;刍荛原指割草打柴的人,后引申为乡野间见闻不多的普通百姓;闾泛指门户、人家,古时二十五家为一闾,贫者居于闾左,富者居于闾右,因而还会用闾左代指贫苦人民。这些称谓不仅体现了古人对官职、地位的重视,更在无形中传递着尊卑有序、长幼有别的社会伦理观念。

道与路有何不同?

人们往来,行于路上,这脚下的路也分得细致。《尔雅·释宫》记载:“一达谓之道路,二达谓之歧旁,三达谓之剧旁,四达谓之衢,五达谓之康,六达谓之庄,七达谓之剧骖,八达谓之崇期,九达谓之逵。”其中道路为通名,宽阔道路称作康、庄,由“于是齐王嘉之,自如淳于髡以下,皆命曰列大夫,为开第康庄之衢,高门大屋,尊宠之”(《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产生的成语“康庄大道”即指畅通的大路。古代对道路的不同说法,你又知晓多少呢?西周时期,关于道路的命名已颇为讲究,根据宽窄不同分别称之为道、路。两辆马车可同时通行为道,“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史记·项羽本纪》);三辆马车可同时通行为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至于小路,径、途、蹊虽均有此意,但彼此之间尚有差异。径,通常指山间狭窄仅能容纳一辆独轮车通行的小路,《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讲到蔺相如派使者“从径道亡,归璧于赵”,正是利用了小径便捷隐蔽的特点,快速且安全地完成了完璧归赵的使命。类似地,还有“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杜牧《山行》)。途相较于径而言稍宽,但仍只够一辆马车通行,相关的描述有《聊斋志异·狼三则》中的“途中两狼,缀行甚远”。蹊,特指因人长期行走自然形成的小路,可谓“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素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之说。

《说文》:“街,四通道也。”古时,城里前后左右畅通无阻的主要干道以“街”冠之。街的两旁通常遍布商户,如唐长安城的朱雀大街、宋汴梁城的御街、临安城的天街、明清北京城的正阳门大街等。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中就有“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写街景。与街的繁华相反,巷多指蜿蜒曲折、狭窄幽深的小巷,在《说文》中巷被定义为“里中道”。“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往”(辛弃疾《永遇乐》)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一幅斜阳余晖下草木交织的小巷图景。进一步从方向上细究,道路又有不同称呼。田间南北向的小路唤作阡;东西向的小路称为陌。“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与“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史记·商君列传》)皆为此意。说完田间,再回看城市,道路的命名亦蕴含着方位智慧。南北之道为经、东西之道乃纬,《‌淮南子·地形训》‌中便有“凡地形,‌东西为纬,‌南北为经”的论述。

中文词汇之精微,无论是勾勒自然风光的写意笔触,还是对人物称谓的严谨界定,都彰显了其在表达上的无限可能,也难怪古时的文言文考生们笔下的文章短小精悍却意涵丰富。从山川湖海的壮阔到市井百姓的烟火气,从脚下的蜿蜒小径到心中的康庄大道,一个个看似简单的词汇照亮了彼时人们探索自我与世界的道路,蕴藏着古人的智慧和对生活的热爱。作为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重要标识,中文不仅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更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和宝贵财富,每一个心灵都能在文字的世界里找到共鸣、收获启迪。用心传承这份来自先人的馈赠,让中文在世界舞台上继续闪耀,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力量,当属我辈义不容辞之事!

参考文献:

(西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9月。

(汉)许慎撰、(宋)徐铉杨校定:《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12月。

中华书局:《古代对百姓都有哪些称呼》,《国学》2012年第10期。

(本文系“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作者:宋奕璇)

8 阅读:1076
评论列表
  • 2024-11-09 15:09

    [点赞]

  • 2024-10-01 18:09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也。断句错误,文言文意思就不同。

  • 2024-08-02 12:33

    我一直觉得中国古代科技落后与缺乏精确描述的单位有关,时间及计时不精确,长度和重量单位各朝代不一样,自然无法研究速度、加速度、力、温度、热量等等物理现象。甚至现在还有人研究汉方中的一钱等于现在几克。自然科学因为缺乏精确的描述无法传承和继续研究。

    butter 回复:
    一英尺是脚长度,一英寸是食指两节,能精确到哪里?还是离非洲美洲太远,抢不到天量资源,养不起大量脱产科学家。
    淡淡风 回复:
    现在用的单位绝大部分来自古代,不是没有,而是普通人用不到。
  • 2024-08-23 14:06

    如此好文!叹服![点赞][点赞][点赞]

国家人文历史

简介:以历史的眼光解读新闻,用新闻的视角看待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