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棱心·解道德经·第四三章:不言和无为

三棱心爱文学 2024-08-06 01:06:30
【原文】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通译】

天下最柔弱的东西,可以在天下最坚硬的东西那里自由地驰骋。只有“无有”才能入于“无间”,我就是以此明白了“无为”的益处。“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人很少有人能够领悟和做到。

【简析】

这一章和第二章是姊妹篇,和上一章即四十二章是兄弟篇。何为姊妹篇?何为兄弟篇?姊妹篇指的是从不同的角度说同一个主题;兄弟篇指两章的主题是向下延续的关系。且听我慢慢道来。

因为本章紧承上篇,我们就先从“兄弟篇”说起,然后再说说为什么是“姊妹篇”,请朋友们评判看有没有道理。

Ⅰ.“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天下之至柔”和“天下之至坚”,到底是指什么?老子没有明说,引起后世纷纷探究。有认为是水的,有认为是气的,也有认为是电子离子量子光波的。我认为,答案最好是在《道德经》文本中找,从文本中找出的答案,才是最贴近老子思想的答案。而从《道德经》的主题思想和文字逻辑分析,这一句正是上一章“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句话的进一步论证和阐释。我们回忆一下上一章对“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句话的理解:

这句话中的“万物”指的是“万+物”,即:每一个认知对象,其中必包含客观存在的“物”的质,和主观赋予的“万”的“象”(逻辑抽象)。“物”的这一部分是“无逻辑”的,简称“无”;“万”的这一部分是“有逻辑”的,简称“有”。“无”的这一部分是“万物”的根本,所以是“阳”;而“有”的这一部分是认知的产物,是抽象出来的,所以是“阴”。抱着阳,意味着抱的是根本;负着阴,意味着背的是虚拟的、抽象的东西。背着的“阳(有)”虽然是虚的、抽象的,但却“有之以为利”,为我们与万物进行能量信息和价值交换提供了便利;抱着的“阳(无)”是物的本质、根本,所以“无之以为用”,成为我们探索和利用世界的不竭资源。

万物负阳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为什么要“冲气以为和”呢?因为人类认知的局限性,人类赋予客观存在之物的逻辑抽象总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也就是说,“万+物”中的“万—有—阴—抽象”这一面,总是与“物—无—阳—本质”这一面对不上、合不来、融不尽、和不盈。所以,人类要想抓住万物的本质,接近万物的真理,就一定要遵从客观存在之物的自然禀赋,一定要时时纠正自己的认知错误,这个纠偏归正的实践就叫“和”。问题是“和”也很抽象,怎么去“和”呢?于是老子说“冲气以为和”:你把认知而形成的“万—有—阴—抽象”这一面当做空气一样,柔弱得不得了,无形得了不得,人家“物—无—阳—本质”这一面是啥样,咱也尽最大能力也是啥也,这不就“和”了吗?

所以“冲气以为和”是个很形象的比喻。老子可能是怕我们笨,连这个比喻都理解不了,所以本章接着讲“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的道理——你看人家空气,人家是咋做的?人家是天下之至柔呀,不要看不起空气至柔至弱,人家却能在天下任意驰骋;你倒是怪刚强,你却是处处碰壁,所以“柔弱胜刚强”。

所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还是一个比喻:“天下之至柔”比喻的是“几于道”的思维能力,就是将“与物和”这种能力发挥得炉火纯青的能力。而“天下之至坚”的比喻对象就是我们的认知对象,因为认知对象具有“不以认知主体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特性。人,只有放下自己的“有限逻辑”,以“无逻辑”的空杯状态去认知客观世界,才能“以至柔驰骋至坚”。否则,如果死抱着自己的“有限逻辑”不放,就会在“至坚”的客观世界里碰得头破血流。

Ⅱ.“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无有”即没有“有”。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已经明白,“冲气以为和”就是用“万+物”中的“万—有—阴—抽象”这一面,去适应、冲和、损益“物—无—阳—本质”的那一面,怎样去适应、冲和、损益呢?就是把“有”当做“没有”,这就是“无有”,“无有”就是“无逻辑”,放下自己的逻辑,“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以“无逻辑”的认知和思维方式来认知客观世界,这就能达到“冲气以为和”。能达到“冲气以为和”,也就达到了“无为”的境界。

Ⅲ.“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所以,通过以上的分析,“无为”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不就一清而楚了吗?“无为”和“不言”历来争论不衰,这有什么可争论的呢?通过以上的分析,难道我们还不知道答案吗?老子又是比喻又是举例的,难道说得还不够清楚吗?所以:

①“无为”就是不依赖有限逻辑去认知和思维;“不言”就是不依赖有限逻辑去做事、行动;②换言之也可以说,“无为”和“不言”就是以“无有(即无逻辑)”的原则思考和实践,尊重认知对象的客观实在性;③再换言之,“无为”和“不言”就是让自己的操作系统清零复位,从“有限逻辑”反回到“无逻辑”的状态,即“反者道之动”;④“无为”和“不言”两者的区别是:“无为”侧重认知和思维,“不言”侧重于实践和行动。两者互为表里,说的其实是一回事。

至于大多数理解的:顺势而为、不刻意而为、不扰民、按照天道规律做事、用良心做事……不能说不对,但不是从老子思想出发得出的最根本的含义,不能涵盖“无为”在思维和实路中的广泛性意义。我在学习《道德经》的实践中就很奇怪,有些概念文本中明明有答案,为什么有的朋友非得另起炉灶再生造一个?

Ⅳ.最后我们来谈一谈为什么说本章是第二章的姐妹篇。这其实是题外话,如果已经理解的朋友就可以翻篇不用再往下看了。

我们先来回忆一下第二章的内容。第二章的主题思想是劝导圣人要“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其中的逻辑推导过程是:

①万物以“作而弗始, 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的状态运行,这句话揭示了一个真理:万物的运行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这一句对应“至坚”,或“万+物”中“物”)②但是人要认知万物,必须赋予万物以主观的抽象逻辑,于是通过观察万物的呈现,总结出了认知万物的一整套逻辑手段,即“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这一句对应“至柔”,或“万+物”中的“万”)③人们通过这个逻辑手段,赋予万物以逻辑。但这样的操作也带来一些问题:即在价值判断上,不可避免地沾染上主观的因素,使人们对客观自然的认知产生偏差,即“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对应“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④这就给圣人提出要求,要做到“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即:不依赖有限逻辑去认知、做事;不依赖有限逻辑去教化、施政。(对应“以无有入无间”)

如果说第二章是从“逻辑形成的角度”分析阐述了圣人为什么要坚持“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那么本章就是从“逻辑运用”的角度阐述为什么要“无为”和“不言”。所以《道德经》深入地读起来,真可谓是层峦叠嶂、山重水复、枊暗花明、引人入胜。拿着手机或坐在电脑前的朋友们,我们一道曲径探幽吧!

0 阅读:1

三棱心爱文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