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日机械巨头营收差距断崖:日本270亿美元,中国多少?

南柯归洵 2024-10-21 11:22:48

本文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相关信源述于文章结尾,请理性阅读。

【前言】

在工程机械的世界里,有两个名字总是被人们津津乐道:日本小松和中国徐工。

这两家企业一个是百年老店,一个是新兴巨头,共同演绎着一场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机械较量”。

当我们翻开它们的财报时,一个惊人的数字跃然纸上:日本小松2023年的营收高达270亿美元,这个数字背后是小松近百年来在全球市场的深耕细作。

那么作为中国工程机械的领军企业,徐工集团的表现如何?它能否在这场与国际巨头的较量中占得先机?

财务对比

在这个数字至上的时代财务报表往往是衡量一家企业实力的最直观指标,日本小松2023财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净销售额同比增长9.1%,达到惊人的3.8651万亿日元,折合约270亿美元。

这个数字背后是小松在全球市场的强劲表现,尤其是在北美市场小松占据了27%的份额,与之相比徐工集团的表现也不容小觑。

2023年徐工集团的营业总收入达到928.5亿元人民币,约合130亿美元,虽然这个数字看似与小松有不小差距,但细究之下我们会发现一个令人振奋的事实:徐工集团的净利润达到5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51%。

更令人瞩目的是,徐工集团的国际化收入占比正在不断提高,2023年徐工的海外收入增长了33.70%,这意味着着徐工正在全球市场上快速崛起正在缩小与国际巨头之间的差距。

然而数字背后的故事远比冰冷的数据更加精彩,小松作为百年老店是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的?徐工集团又是如何在短短几十年间迅速崛起,成为全球工程机械行业的新秀?

相似的发展历程

回溯历史长河我们不难发现,小松和徐工的发展轨迹恰好映照出两国工业化进程的缩影。

小松制作所的故事要追溯到1921年,彼时一个名叫竹内明太郎的日本企业家,凭借着对未来的洞察力,收购了美国“霍尔特”公司在日本的子公司,这一决定为日后小松在工程机械领域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中国,徐工的前身——华兴铁工厂正在战火纷飞中艰难起步,1943年这家由日本企业创办的工厂,原本是为侵略战争服务的,然而历史的车轮总是充满戏剧性,这家工厂后来成为了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奠基者之一。

从模仿到创新两家企业的发展历程惊人地相似,小松在二战后的日本经济复苏中迅速崛起,凭借着对美国技术的消化吸收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徐工则在改革开放后的中国,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20世纪80年代当小松带着先进的技术和产品进军中国市场时,徐工还只是一家默默无闻的地方企业,但正是这种“卧薪尝胆”的经历让徐工在之后的发展中爆发出惊人的潜力。

90年代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迎来转折点,徐工等中国企业不再满足于低端市场的价格战,而是将目光投向了高端市场,徐工提出“科技兴企”战略每年将销售收入的5%以上投入研发,这一决策为徐工日后的腾飞埋下了伏笔。

2012年徐工成功研发出全球最大吨位的3000吨级履带式起重机,打破了国外企业的技术垄断,2018年被誉为“神州第一挖”的700吨级液压挖掘机问世,标志着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从追赶者到并跑者,再到某些领域的领跑者,徐工的成长历程正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的缩影,而小松作为这个行业的老前辈也在不断调整战略,力求在新的竞争格局中保持优势。

不过在这场跨越半个多世纪的较量中,真正的战场早已从单一的国内市场扩展到了全球舞台,那么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这两家企业又是如何布局如何博弈的呢?

市场布局的博弈

在这场跨国企业的较量中全球化战略无疑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棋局,小松和徐工一个是全球化的先行者,一个是后起之秀,它们在世界舞台上的博弈堪称一部精彩的商业传奇。

小松制作所的全球化之路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当时日本经济正处于高速增长期,小松敏锐地意识到,要想成为真正的世界级企业就必须走出日本,他们首先进军东南亚市场随后扩展到欧美,到80年代小松已经在全球主要市场建立了稳固的地位。

进入中国市场时小松采取了“高举高打”的策略,他们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工程机械产品带到中国,在性能、效率、可靠性等方面远超本土产品,同时小松还建立了完善的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赢得了良好口碑。

相比之下徐工的全球化之路起步较晚但步伐更为迅猛,2000年后徐工开始实施“走出去”战略,他们没有盲目模仿国际巨头而是另辟蹊径首先瞄准了新兴市场。

徐工深知在发展中国家价格敏感度高,但对产品的耐用性要求同样严格,因此他们推出了一系列性价比极高的产品,迅速赢得了这些市场的青睐,如今徐工的产品已经出口到187个国家和地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更是占据了可观的市场份额。

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两家企业都面临着本土化的挑战,小松在中国设立了研发中心与中国企业合作开发适合本土市场的产品,徐工则在海外建立了多个生产基地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本地化生产。

值得一提的是徐工的国际化收入占比正在快速提升,2023年,徐工的海外收入增长了33.70%,这一数字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这意味着徐工正在全球市场上快速崛起正在缩小与国际巨头之间的差距。

不过全球化并非一帆风顺,贸易壁垒、文化差异、地缘政治风险等因素都给两家企业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小松凭借多年的国际化经验在应对这些挑战时显得更为从容,而徐工虽然起步较晚,但凭借灵活的策略和对新兴市场的深刻理解正在快速追赶。

在这场全球化的棋局中,松和徐工各有所长互有胜负,但无论是谁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挑战: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如何保持竞争力?

智能化浪潮下的新较量

在工程机械行业未来的战场早已悄然铺开,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这三大趋势正在重塑整个行业的格局,小松和徐工这两个行业巨头正在这场新的较量中各显神通。

这些庞然大物可以24小时不间断工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在绿色化方面小松还开发了混合动力挖掘机,相比传统设备可以减少25%的燃料消耗。

徐工集团则提出了“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在智能化领域徐工研发出了5G远程操控挖掘机。

操作员可以坐在数千公里外的操控室,通过5G网络实时操控现场的挖掘机,这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大大降低了高危环境下的安全风险。

在绿色化方面徐工同样不甘落后,他们推出了纯电动起重机不仅零排放,还能实现“电动化+智能化”的双重升级,这些产品在欧洲市场备受青睐为徐工打开了高端市场的大门。

数字化转型是两家企业共同的焦点,小松开发了KOMTRAX系统可以实时监控设备的位置、工作状态和燃料消耗等数据,为客户提供精准的设备管理服务。

徐工则打造了“徐工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为客户提供设备全生命周期的智能服务。

然而未来的竞争不仅仅是技术的较量更是人才的竞争,小松利用其全球化的优势在世界各地吸引顶尖人才,徐工则通过校企合作培养了一大批适应智能制造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小松和徐工的较量折射出的是中日两国在制造业领域的竞争与合作,它不仅仅是两家企业的博弈更是两种不同发展模式的交锋,在这个过程中双方都在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结语

小松与徐工的较量不仅是两家企业的竞争,更是两国制造业的较量,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双方你追我赶互相学习。

在全球化的今天企业的竞争早已超越了简单的此消彼长,而是在竞争中寻求合作,在合作中谋求共赢,无论是百年老店小松还是新兴巨头徐工,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工匠精神”,推动着整个行业向着更智能、更绿色、更高效的方向发展。

如果你喜欢我的写的文章,麻烦请点个“关注”,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一同探讨,愿世界和平。

END

参考资料

长江商报2024年10月18日《徐工机械境外收入稳增占营收44% 拟发行不超200亿资产证券化项目》的报道

金融界2024年5月25日《徐工机械:产品包括16类主机位居行业首位,2023年公司国际化收入占比达40%》的报道

海外网2024年9月20日《工程机械企业加快出海步伐》的报道

中国第一机械网2024年5月9日《小松2023年财年财务业绩摘要》的报道

0 阅读:1

南柯归洵

简介: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