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2号,人事部会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下发了《关于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通知》。
通知指出,从2024年12月15日起,在国内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员都可以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
也就意味着,个人养老金制度在为期将近三年的试点期以后,全国正式实施了。

在我国,我们多数时候说的养老保险,通常指的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退休人员养老金最低也在1000元以上,高的人员能领到10000多。
其次,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主要是农村比较普及,大部分的农民,也都参保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有了基本的养老保障。
现在,又多了一个“个人养老金制度”,相当于我国的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个人养老金制度相当于个人缴费的一种退休储蓄制度,作为对前面两种养老金的补充,旨在帮助个人为退休后的生活积累资金,减轻国家养老保障体系的压力,并提高个人退休生活的自主性和安全感。


在当今社会,个人养老金成为了备受关注的话题。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它的好处与坏处。
先来说说好处:
1.个人养老金为我们的晚年生活提供了一份额外的保障。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传统的养老方式可能面临压力,而个人养老金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不足。它可以帮助我们强制储蓄,避免随意消费,为未来积累资金。据相关数据显示,参与个人养老金计划的人群,平均每年能多储备数万元的养老资金。
2.个人养老金还能享受税收优惠。
这意味着我们在缴纳个人养老金时,可以减少一定的税负,让我们的收入得到更合理的规划。

下面说说缺点:
1.它的灵活性相对较差。
一旦投入,在规定期限内通常无法随意取出,只能等到退休年龄才能使用,这对于一些突发的资金需求可能会造成困扰。
2.个人养老金的投资收益并非是绝对稳定的。
因为个人养老金市场的投资方向可以是储蓄,保险,基金等,尤其是基金等的投资收益,可能会影响最终的收益,如果投资策略不当,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养老目标。

个人养老金有其独特的优势,能增加我们退休后的收入,为我们的晚年生活增添一份安心。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我们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和风险承受能力,权衡利弊,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策,为美好的晚年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个人养老金,我买了,你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