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年西藏和平解放,王震却受到毛主席的批评:连队牺牲的人太多了

老章聊历史 2024-03-29 04:29:22

1951年,西藏实现和平解放。一支鲜为人知的由136人组成的先遣连,为西藏的和平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把五星红旗插在海拔6000米,号称人类第三极的藏北阿里高原,支撑了31万平方公里的国家主权,用鲜血和生命维护了祖国的统一。

先遣连的精神在今天看来都是神话,但它确实在历史上发生过。也许今天的人们很难相信在那样艰苦恶劣的环境下,他们能够完成那样一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踏上茫茫藏北路

新疆和平解放以后,为了配合西南军区尽快解放西藏,西北一野也开始进军西藏。

考虑到西藏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新疆军区决定从独立骑兵师第一团抽调汉、蒙、回、藏、维吾尔、哈萨克、锡伯等7个民族共136人组成“进藏先遣连”,为大部队进军西藏做好前期准备。

这支部队都是最优秀的战士和干部组成,他们思想进步,战斗力非常强。团保卫股长李狄三任先遣连的总指挥,连长曹海荣,指导员李子祥,副连长彭清云。

李狄三

为了适应进军藏北、解放阿里的艰巨任务, 全连开始新技术、新打法、新进军训练的大练兵,主要是训练战士们进藏的适应性。

7月的某一天,彭清云从师部带回一张西藏地图,这张地图是由彭德怀通过陈毅从香港找到的英文版西藏地图。

当他们翻开地图却发现,藏北这个地区在地图上是一片空白,什么都没有。

王恩茂政委从军部打电话来,询问先遣连的准备情况。当他听说防寒物资不足时,马上找来后勤部的负责人,要想尽一切办法保证先遣连的需求。

由于库存皮大衣不够分发给先遣连,王恩茂政委还亲自把军里其他领导的皮大衣要回来,给了先遣连。

8月1日,在于田县普鲁村临时搭了一个检阅台,举行了进军藏北的誓师大会。全国特级战斗英雄彭清云从师长手里接过写着“向西藏大进军”的旗帜。

先遣连高举着红旗,踏上了茫茫藏北路。他们发誓要用热血和生命踏平世界屋脊上的解放之路,要把胜利的旗帜插上喜马拉雅山巅。

挑战生命极限

从新疆于田到阿里,千里迢迢。他们首先要翻越被称为“万山之祖,百冰之源”的昆仑山。

昆仑山海拔高6420米,山上终年积雪,冰峰林立,高寒缺氧。全连仅凭一张地图和一个指南针,一边侦查一边前进。

经过几天艰难的跋涉,先遣连到达“地拔双崖 起,天余一线青”的赛虎拦姆石峡。

在翻越赛虎拦姆石峡时,险象环生。时而乱石在头顶呼啸,时而山洪突发。石峡最窄处,勉强只能通过一人一骑,简直成了一条石缝。

不少战士的腿被锋利的山石划破,挤烂的皮肉和棉裤粘在一起,但大家谁也不吭声,仍默默地前行着。经过三天的顽强行军,先遣连终于顺利的通过了石峡。

又经5天行军,先遣连到达阿克苏大坂,这又是对先遣连的一次考验。

这里环境非常恶劣,天气骤变时乌云翻滚,大风夹着大雪迎面扑来。他们被吹得东倒西歪,什么东西都看不到。

最大的威胁不是冷,而是高山缺氧引起的高山反应。他们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头疼的好似要裂开。有的战士走着走着就倒下去再也没站起来。

李狄三一面带头组织大家开展互助,一面用响亮的战斗口号激励大家坚持前进。由于他忙前跑后体力消耗比别人大, 因而高山反应也比别人重。他一边走一边吐,多次休克。

随着海拔的增高,连马都不走了,有的马鼻孔也开始流血。先遣连的战士们没剥皮、吃肉,而是大哭一场后把死马推到雪崖的下面去了。

先遣连过了野马滩,进入藏北高原。太阳照在雪上的反光使他们的眼睛睁不开,接着两眼又肿又胀,好像要蹦出来似的。后来才知道那是雪盲症。

一个蒙古族战士因眼烧得厉害,用雪搓,谁知却有了效果,肿消了,也能看见东西了。大家都试着用这个办法,没想到还真管用。

后来,巴利祥子等几个蒙古族战士还用黑马尾给每人编了一个纱网一样的眼罩戴在眼上作防护。

官兵们手拉手、肩并肩、团结一心,坚定不移地向前进。他们终于走出了雪地,然而却又走进一大片戈壁滩。

突然一阵干热的风吹过来,天上的老鹰也飞得很低了。一个藏族战士说,这是沙尘暴即将到来的前兆。

过了一会,风越来越大,风沙弥漫看不清路。李狄三告诉大家:“抓住马尾巴,不要掉队。”就这样,走了八九个小时,才走出了风暴区。

经过一个多月的艰难行军,先遣连于9月15日到达阿里地区改则宗(相当于县级政府)两水泉,并把这个消息电报师部。

经过两天谈判,先遣连与改则宗达成了三项协议,并建立了第一个据点。

先遣连在改则两水泉、长流水、多木一带调查研究、政策宣传,然后又继续向前开进。

高高的扎麻芒堡

10月底,先遣连到达扎麻芒堡。这时,大雪封山,非常寒冷,且战士们高山反应严重。全连只能原地开展过冬自救运动。

当地野牦牛比较多,牛粪是非常好的燃料。可惜地面上的雪有1米多深,牛粪都被埋住了,只捡到一点。

先遣连组织了打柴小分队。可是,戈壁荒原上除了有极少量的扎麻,其他什么都没有。扎麻是一种荒漠植物,长满了硬刺。

战士王万明每天背回来的柴最多,毛刺把棉衣都扎透了,背上全是密密麻麻的小血点,衣服被血粘在肉上脱不下来,而且脊背疼得不能挨床,晚上只能趴着睡。

当时李狄三病情非常严重,为了鼓舞战士们的士气,他照样天天带队出去打柴,还给战士们编了一首《打柴小调》。

这首小调至今彭清云都忘不了,因为那是李狄三用生命写就的。

没粮食吃,打猎去。李狄三带领打猎小分队,睡石崖、卧雪窝、啃干馕、咽冰雪,蒙族战士巴利祥子为打猎劳累过度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为解决住的问题,李狄三带领大家挖地窝子。 但当地的气温降至零下30多度,冻土层有一米多厚,一镐下去,只能砸出一个白点点。

困难难不倒先遣连的战士们,他们边用火烤边挖一点。左齐将军在回忆录中写道:进藏先遣 连前后修筑的地窝子41间,马棚8座,掩体49个,交通壕249米,碉堡2座。

除了面对自然环境,先遣连还要和当地的头人斗智斗勇。上层头人为把解放军逼出阿里,他们提出要和解放军比武。

比枪法时,李狄三让头人在先遣连的部队里挑人,头人一看蒙古族战士巴都木不精神,就挑了他,结果巴都木打枪五发五中。

头人不服气,说:你们还有啥?李狄三又用八二炮把敌人山上最高的碉堡给打掉了。

头人一看再也不敢找麻烦了,才坐下来谈判。经过三天的谈判终于和噶本政府代表达成了五项协议。这是进藏部队与地方政府达成的第一个协议。

壮士一去不复返

协议签订后,更大的困难接踵而来。受恶劣环境,特别是食物短缺、营养不良的严重影响,不少战士患上了可怕的高原病,病魔相继夺去了一个又一个战士的生命。

春节过后,每天都要死人,最多一天曾开了11次追悼会。有的地窝子里死的没人了,整个连队笼罩在悲哀之中。

为了让大家振作起来,李狄三想了许多办法。战士陈忠义为了替大家多做工作,他不听别人劝阻拖着病体爬到哨所坚持站岗,最后死在了哨所里。

指挥员李狄三在一次活动中一头栽倒了。当大家上前扒开他的衣服时,在场的人都惊呆了。

他的浮肿已到腰部,裹腿深深勒进肌肉里,流着黄水,解都解不开。彭清云硬是用小刀一点一点的割开裹腿。

连长曹海林让卫生员给他用盘尼西林,李狄三坚决拒绝了。他要把盘尼西林留给战友用。

1951年5月28日,当副团长安子明带领的后续部队到来时,李狄三永远闭上了双眼,献出了年仅35岁的生命。

李狄三在日记的最后一页写下自己的遗嘱:

1、日记是我们进藏后积累的资料,交给党组织。

2、笛子留给陈干事

3、皮大衣留给五瓜同志,他的大衣打猎时丢了。

4、金星钢笔一支,是南泥湾开荒时发给的奖品,如有可能请组织上转交给我的儿子……

李狄三病逝以后,王震将军致电吊唁,并嘱咐安子明及先遣连为李狄三同志举行隆重追悼会,要竖碑永志。

王震将军

全体指战员参加了李狄三的追悼大会。当地藏族群众也纷纷赶来为其送行。还有两名活佛为其诵经。

王震将军把先遣连和李狄三的事迹汇报给了毛主席。毛主席感到的几次落泪,盛赞先遣连和李狄三是盖世英雄。

王震将军回忆这段往事时曾说“死的人太多了,毛主席还批评过我。”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李狄三入藏前曾给老家写过一封信,以后杳无音信。

1960年,左齐将军在《解放军文艺》上发表文章《李狄三》后,李五斗才知道父亲早已为国捐躯。

1976年在新疆军区的帮助下,李五斗亲赴西藏阿里,祭奠英灵,实现了多年的愿望。

李狄三和先遣连的烈士们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0 阅读:0

老章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