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中心起源论”降维华夏文明起源时间

翁卫和说古史 2024-07-11 17:18:02

探索唐、夏、殷三代王中心遗址

是探索华夏文明的传承、发展与变化!

通过考古学家的发掘和史料的研究,我们可以窥见唐、夏、殷三代王朝的中心遗址,它们展示了华夏文明的传承与演变。

主要王城遗址:

• 唐尧王都盘龙城:位于武汉的盘龙城遗址。

• 早夏王城三星堆:位于四川广汉的三星堆遗址。

• 殷早期王都殷墟: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遗址。

考古发现的遗址顺序:

1. (唐)尧王城:武汉盘龙城遗址

2. (虞)舜王城:郫城(杜鹃城)遗址

3. (蜀)禹王城:鱼凫城遗址

4. (早)夏王城:三星堆遗址

5. (早)殷王城:殷墟遗址

目前,②“郫城遗址”和③“鱼凫城遗址”尚未进行深入的考古发掘,相关的地下资料了解甚少,仅通过文献、民俗、风俗、地理、生态、古迹、传说等途径得到一些线索,故在此仅提及而不详细展开。

本文将重点探讨目前已发掘的三个主要王朝的都城及其遗址,平面示意图如下:

古代王城遗址探索

上:唐尧王城——武汉盘龙城遗址

中:夏早期王城——三星堆遗址

下:殷早期王城——殷墟遗址

这些遗址包括殷墟小屯M5号和花园庄M54号遗址。

通过对这三个王城遗址的比对,并结合历史文献,我们可以证实或推测出以下信息:

古代王城的规划与传承

一、总体朝向:坐北朝南

古代王城的建设无一例外地遵循“坐北朝南”的传统,这意味着建筑面向阳面(南),背靠阴面(北)。无论是本文所述的三个王城,还是之后的其它王朝,这种朝向始终未变。

二、王城背面:位北靠水

古人逐水而居,王城多建在河的南岸,背靠江河湖泊。这样的地理位置不仅起到防御作用,还方便生活、交通和运输,相当于现代的高速公路。

三、王城正面:朝南

王城的正门开在南城墙上,朝南而建。“向南”是古人的溯源方式之一,代表上古帝王和文明的源头在南方。

古字的意义

“古”是一个传承数千年且字形未变的古老文字。《说文解字》将“古”释为:“故也。从十、口。识前言者也。”这表明“古”字的本义是由南方之口传来的言语和事物,代表着文明的起源。

南方与华夏文明

深入考察表明,南方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是王文明和历史传承的源头。中国各地出土的许多未解文物,都可以追溯到南方。例如:

• 陕西省西安市半坡遗址的“人面鱼纹盆”

• 河南省汝州市阎村遗址的“鹳鱼石斧图彩陶缸”

• 红山文化遗址的“马蹄形玉器”

王城的建筑特点

四、王城形状:方形

古代王城大致呈方形,这源于“天圆地方”的理念。王文明是一统天下的文明,王城象征着四方之土。

五、修建宗庙

古代王城不仅有宫殿(帝王生活与工作的地方),宗庙(祖先神灵的寄居地及后人祭拜之场所)也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通过这些特点的比对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王城的规划和传承,见证华夏文明的延续和发展。

宗庙建设的传承、变化和发展

1. 唐尧王城——武汉盘龙城遗址

根据李家嘴M2号墓的发掘资料,包括墓坑的位置、规模、布局(二层台、腰坑、人/犬骨的位置等),以及出土遗物的数量、等级和铜钺(尧天子钺)的形制、纹饰等,可推测M2号遗址并非墓,而是王子庙的“庙坑”部分。

宗庙由两部分组成:

• 地上部分:建有庙堂用于祭拜,这部分已无遗存。

• 地下部分:设有“庙坑”用于安置庙灵及陈列纪念物。

因此,考古出土的M2号墓实际上是王子庙的“庙坑”遗存。结合古代王城的建设规划和李家嘴等地的出土情况,可以推测盘龙城(尧王城)遗址区内,可能存在尧后裔所建的天子宗庙,其地下应有“庙坑”遗存。

2. 夏早期王城——三星堆遗址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坑”显示:

• 主要以金属材质为主。

• 遗存是由于人为破坏、损毁、焚烧、镇压、坑埋等“敌对”行为的结果。

• 出土大量人像、礼器、神坛等,数量众多,体量巨大,造型奇特,工艺精美,显示出尊贵和显赫的王者气息。

• 新发现的六个坑中,面积最大的8号坑,出现石板、木柱、红烧土等建筑物构件。

这些出土信息表明,三星堆1-8号坑并不是祭祀坑,而是夏王朝早期所建的神庙(宗庙)陈列物,如帝王神像、圣物、象征物、纪念物等。后羿和寒浞篡夏代政后,摧毁夏神(宗)庙,焚烧神庙,将无法烧毁的金属制品和建筑物件推到、打砸、破坏,并将残体、残件、残渣聚拢推入深坑,试图掩埋篡夏的秘密和罪证。

3. 殷早期王城——殷墟遗址

殷王城的建设遵循“前庙后殿”、“前朝后寝”的传统,朝殿前方为宗庙,后方为寝殿。殷墟王城遗址可划分为两部分:

• 宗庙区:位于王城南部(前方)。

• 宫殿区:位于王城北部(后方)。

古宗法制度中有“天子七庙”之说,七庙分别为四亲庙、二祧庙、始祖庙。通过出土资料和文献传承推测,殷履(汤)王建的“天子七庙”分别为:

• 四亲庙:父·癸庙、祖·冥庙、曾祖·相土庙、高祖·契庙。

• 二祧庙:契父·帝喾庙、契祖父·少昊庙。

• 始祖庙:血脉始祖·黄帝庙。

结合殷墟遗址发掘的宗庙遗存(如小屯M5号遗址,即误认的“妇好墓”),其实是汤王建的天子七庙之一·辛妃庙遗址。辛妃简狄是殷人一族的源出之母和有功之人,汤王建天子宗庙时,以简狄为祧庙之主(即以辛妃简狄为主,辛帝喾为次)。

殷早期王城——殷墟遗址宗庙的传承与发展

1. 小屯M5号遗址

该遗址出土了“司辛妃”鼎(目前误释为“司母辛/后母辛”鼎),其释意为“伺辛、伺妃”之鼎。“辛”是“十天干”之一,代表帝喾庙号“高辛”之“辛”。

2. 花园庄M54号遗址

花园庄M54号遗址是汤王的“祖庙”·冥庙遗址(“重屋”地下部分)。冥为殷人六世祖,是殷人王业的重要贡献者,是祭法“禘喾而郊冥”中所“郊”之人,被殷人列为“郊祭”的对象。殷人视冥与天帝、日、月、星辰同辉,祭祀他如同到郊外迎送重要人物,因此其庙址设在距离宫殿区最远的城郊处。该遗址出土的铜钺上刻有“冥方”铭文(当前误释为“亚长”),释意为“殷冥有方”。

3. 殷(汤)王“高祖庙”·契庙遗址

目前尚未发现。契为殷人高祖,是殷族最早有“方”(方土)之人,是“宅殷”的建设者和殷人最崇拜的“开国者”,是祭法“殷人‘祖’契而宗汤”中所“祖”之人。因此,其庙址应设在宗庙区的正中位置(推测位于“殷墟王城遗址平面图”虚线②处)。

4. 武官村M260号遗址

武官村M260号遗址是汤王“始祖庙”·黄帝庙遗址(“重屋”地下部分)。殷人的血脉始祖为黄帝,殷人尚北,故黄帝庙位于殷王陵区与王城遗址区之间,寓黄帝为殷之根祖。该遗址出土“司戊妃”鼎(当前误释为“司母戊/后母戊”鼎),释意为“伺戊、伺妃”之鼎。“戊”是“十天干”之一,代表黄帝庙号。

殷王城的二期宗庙建设

1. 郭家庄M160号遗址

郭家庄M160号遗址是履(汤)之后某殷王所修建的天子庙之一,是祭法“祖契而宗汤”中殷人所“宗”之“汤”庙。出土器物上刻有“宗履”(当前误释为“亚址”)和“殷履”铭文,这是郭家庄M160号遗址为汤庙的证据之一。

通过对这些遗址的发掘和研究,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殷王朝宗庙建设的传承、变化和发展,揭示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

总结归纳

1. 在王城区内建造天子宗庙的做法,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并一直传承至今。

2. 宗庙建筑由两部分组成:地上庙堂(用于后人祭拜祖先)和地下庙坑(用于安置祖灵和陈列纪念物)。庙堂作为地面建筑,因暴露在外,受到时间、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难以保存至今;而庙坑因藏于地下,封闭隐秘,不易被盗墓者发现,得以保存较为完好,直到被现代考古学家发现并发掘,才有望通过庙坑还原部分历史。

3. 尧王城(盘龙城遗址)、夏王城(三星堆遗址)、殷王城(殷墟遗址)中,都有各自王朝所建的宗庙,概况如下:

盘龙城遗址区

• 遗址区内:宫殿区位于王城北端,宗庙区位于南端、宫殿区的前方。尧建的天子庙的庙坑遗存,可能包含对炎帝和帝喾的崇拜。

• 遗址区外:李家嘴M2号墓是(尧)王子庙的庙坑遗存。

三星堆遗址区

• “庙堂”器物填埋坑:1-8号坑是后羿、寒浞篡夏后焚烧、破坏和掩埋的夏早期神庙(宗庙)庙堂遗存。这些坑中的物品被敌对者控制并破坏,其中一些被烧毁,其余的金属制品则被打砸、焚化、镇灵、掩埋。

• “庙坑”遗存:庙坑藏于地下,隐秘不为外人知,大概率得以幸存。若庙坑未被盗扰,则出土的遗物应相对完整、陈列有序,不像1-8号坑那样被人为损坏。三星堆的王朝宫殿区,依据“坐北朝南、前庙后殿”布局,可能位于城北的青关山高台地带,有望找到文字及王城宫殿的制式结构。

殷墟遗址

• 小屯M5号(“妇好墓”)、花园庄M54号、武官村M260号:是殷首王汤(履)所建的天子庙庙坑遗存。殷人宗庙庙坑特征为地面下的长方形竖穴,深度约7-8米;无墓道,有夯土二层台;庙坑四周有木板搭建的木屋,中央放置木箱,内装祖灵及小巧珍贵之物;大型礼器等陈列在木箱外;庙坑内无庙主尸骨,却有守护人和犬的尸骨;庙坑附近常有建筑基址,表明上面可能有地面建筑,如庙堂或神龛等。

当前考古常将庙坑误认为墓,将庙坑内的木屋和木箱误认为墓的椁和棺,将守护人和犬误认为殉人和殉犬,从而难以还原历史真相。

通过尧王城、夏王城和殷王城宗庙(庙坑)遗址的出土情况分析,北方的庙坑比南方和西南的埋藏更深,可能与地理和气候因素有关;此外,唐尧至早夏时期庙坑出土的器物没有铭文,殷王朝时期则盛行刻铭文。

知识延展:野犬、家犬、守护犬与镇墓兽的起源与演变

古人将野犬(狼)驯化成家犬,最初主要用于狩猎和看家护院。犬具有机智灵活、嗅觉和听觉敏锐、领地意识强、忠心护主的特点,时刻保持警觉,能够第一时间发现猎物或外来侵入者,并通过吼叫警示主人或震慑敌人/猎物,同时勇猛无畏地冲上去战斗。

在修建宗庙时,为了防止地下“庙坑”中的祖灵或财宝遭受外界侵扰,古人会殉以人和犬来防守三界、护卫四周,这就是为什么在填土层、二层台、腰坑等位置发现有人和犬的骨骼。

到了周朝中后期,残暴的殉葬制度逐渐被大众抵制和抨击,于是“始作俑者”开始制作俑(用木、陶等材质做成的人偶或人像)以代替活人进行殉葬。从东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墓中的俑逐渐增多,秦汉至隋唐时期达到盛行,北宋以后逐渐衰落,但仍沿用至元明时期。

宗庙“庙坑”的守护人和守护犬,以及后来的“镇墓俑”(包括镇墓兽、武士俑、天王俑)都被赋予了守护、看护、防护的意义。守护犬到镇墓兽的演变,是人们通过融合、夸张、拟人、神化等手法,将犬只按需求不断“重塑”,最终得到理想中的“神兽”模样。

这个演变过程包括:

• 赋予犬人类的神态(如肃穆、愤怒、凶狠)。

• 给犬安上坚硬或螺旋状的尖角(用于打架或钻地)。

• 给犬装上“顺风耳”(提升听力)。

• 给犬装上翅膀(提升飞行能力)。

• 给犬换上马蹄(增强陆地奔跑能力)。

• 给犬装上利爪(提升抓捕猎物和袭击敌人的效率)。

总之,犬本为捕猎、看护、守护而生,被人赋予更多“武器”后,变成了能“飞天遁地”、集防守、攻击、搏杀于一身的墓地镇压、守护“神兽”。神话其实是对实际存在的原型进行神化,经过人类神奇化的思维加工后形成的产物。刨去这些“包装”,镇墓兽的“本体”其实就是狗狗。

0 阅读:1

翁卫和说古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