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影响世界华人盛典”在香港举办,
70岁的林青霞着一袭红衣上台领奖,落落大方。
席间,还跟徐克导演谈笑风生。
大家都在慨叹,真是岁月不败美人.
普通人的70岁,可能已经步履蹒跚,甚至病痛缠身,哪还是这样一副光彩照人的样子?
但谁都没想到,过后林青霞就在《南方周末》的专栏里,自曝两个星期前的狼狈——
她受邀去台湾省新竹市的清华大学毕业典礼上演讲,
但当天两根肋骨断裂,忍痛上台。
林青霞说自己长年作息不规律,每天都是清晨6点才入睡。
为了让自己演讲的时候有个好状态,前一天晚上借助安眠药调整睡眠。
她给自己加了药量,才开始有了睡意。
但迷迷糊糊中,林青霞竟从床上摔下,肋骨撞到了石板。
考虑到校方行程已经安排好,她不愿麻烦别人,打算忍痛照常行动。
午餐后,司机带她去私人诊所照X光,这才知道是把骨头摔裂了。
医生说这次伤筋动骨,至少要2个月静养才能恢复,
但林青霞的工作连轴转,她坦言参加盛典的时候胸口仍隐隐作痛,
林青霞《南方周末》专访
身子也因为刚刚“阳康”的缘故,并不爽利。
看了林青霞的自述,我还蛮惊讶的。
一方面,为她的真实。
像她这样的大美人,又已经是人生沉浮都经历过、名利双收的阶段了,
在我的想象中,日常该是生活得非常精致、从容的吧?
没想到她跟我们普通人一样,也有睡眠困扰,
又是熬大夜、又是起不来的,
甚至还会冒冒失失地,把自己弄伤。
可能我们接触到的资讯,都是关于美人无懈可击的一面,
自然就容易把这份滤镜,代入到她生活的方方面面。
其实再美、再风光的人,也都有自己的烦恼啊、压力啊。
年轻时候的林青霞,爱哭到出了名。
19岁她演《窗外》,被导演趁其不备剪掉了长发,哭着跑回家;
后来拍《新龙门客栈》,弄伤了眼睛,从敦煌到兰州,再从兰州回香港医院,一路都是哭着走;
演东方不败的时候也吃了不少苦头,
每天起床想到工作压力,都忍不住要哭一场。
这跟我们想象中,那个英气逼人、又妩媚十足的女侠形象,真是大相径庭啊。
好不容易捱到杀青了,遇上寒流,倾盆大雨,林青霞又独自鼻酸。
徐克导演从监视器看到了她情绪低落,自责说:“是我不好”。
没想到,林青霞回答道:不,是我命不好。
你看,她跟我们普通打工人一样,也是厌班情绪严重,甚至emo到自怜命苦的程度。
站在她那个位置,甚至还要长时间承受狗仔追踪、粉丝期待、情感争议等各种高压。
还有一段时间,林青霞的好友和亲人,一个接一个离世,
三毛、邓丽君、张国荣、黄霑...
三毛、秦汉和林青霞
而她的母亲,也在2001年的时候因抑郁症跳楼轻生。
这都是她的至交挚爱啊,对其打击程度,不言而喻了。
所以,不管一个人在外人面前,再如何自信夺目,ta都有自己当下不可言说的晦暗,
一样会焦虑、沮丧、焦虑、挣扎、失眠...
仔细想想,咱也可能不只是对大明星、大人物有“滤镜”,
平常刷个朋友圈,看到别人的生活丰富多彩、又chill又city的,难免生出一份艳羡。
但是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也都不过是“截取”,甚至是“粉饰”过的生活片段。
咱就是,看看就好。
说到底,人生体验,本来就是复杂和多维的,
反倒是咱自己,如果困于“滤镜视角”里,总是比来比去的,很有可能徒增内耗。
林青霞让我感到诧异的另一点,是她文字中的平和。
最艰难的那段时间,她几乎陷入抑郁,尝试着靠写作来疏解自己。
后来慢慢地,她真的把写作当成自己的“新事业”在认真做,说:
“做美人很累的,我现在是作家。”
她常常伏案写到天亮,然后兴冲冲给朋友们传真,求取一些经验和意见。
笔者看过她60岁的时候写的一本散文杂著,
讲的是她的演艺圈沉浮、平生感悟种种。
水深水浅,云去云来,
这种淡然之意贯穿全书,就还蛮妙的。
回望自己人生已经度过的这一甲子光阴,她认为是“圆满”。
说实话,从前林青霞还蛮自怜的,
这也是我们不顺的时候,容易产生的一种情绪——
习惯性抱怨,为什么是我,怎么就这么衰?
不得不说,人的气运还是跟自身的磁场有关的,
越自怨自艾,坏事越可能接踵而至。
后来,林青霞慢慢试着看淡人生的悲欢离合,
把怨愤、恐惧、不甘,妥帖地安顿好,
然后又借由自己新的爱好,结识了更多的新朋友,越活越开阔。
大家都说,她70岁还那么明媚、年轻,我感觉面相也跟心态有很大关系的。
林青霞和莫言
还有,咱们也可以跟林青霞学学,
在困顿的时候,其实可以尝试换个视角,找找让自己放松下来的方法。
因为如果一直揪心、抱怨,某种程度上,也会影响我们当下的判断力。
倒不如换换心情,留一些时间探索一下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这也是整理心情的一种方式呢。
要相信,人生的光景还很长,总会有新转机的嘛。
不过,转机也需要点时间酝酿,在此之前,请只管放宽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