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如果当初不改革开放,今天中国仍是全球最落后的国家之一

特友谈文化 2024-06-12 22:19:32

发文:幾鵋

编辑:望梅止渴

——【序言】——

若中国不改革开放,今日仍为世界的一弱国。闭关锁国,自封小世界,宛如蛰伏龙无法展翅。

然天道酬勤,逆水行舟,未知何去何从,岂不令人担忧?实非一言可尽也!

——【工业有多落后?】——

1981年,我刚从技工学校毕业,被分配到一家国有机械制造厂工作。

那时候,工厂里的设备大多是五六十年代从苏联引进的,经过几十年的使用,早已老旧不堪。

我们车间里有几台老式的CA6140车床,这种车床需要工人手动调节刀具,精度非常难保证。每次加工一个零件,都要经过反复测量和调整,工人们常常忙得满头大汗,但生产效率依然低下。

这些老旧设备不仅效率低,而且故障频发,车床上的皮带经常断裂,电机也时常过热。

每次遇到这些问题,我们都得停下工作,进行维修和保养。记得有一次,我们车间的一个老工人为了修理车床,不小心被夹住了手指,疼得他直冒冷汗。这种场景在当时并不少见,工人们每天都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既辛苦又危险。

除了车床,工厂里的其他设备也同样陈旧,我们焊接车间使用的是老式的手工焊机,这种焊机不仅效率低,而且焊接质量难以保证。

每次焊接一个零件,我们都要反复打磨和修正,以确保焊缝没有缺陷。有一次,我们接到一个出口订单,要求焊接一批精密零件。

为了达到客户的要求,工人们加班加点,反复调整焊机,最后才勉强完成任务。而当时国外的企业,早已普及了自动焊接设备,焊接质量稳定,效率是我们的几倍甚至十几倍。

工厂的铣床也是一样的情况。

我们的铣床多是五六十年代的产品,操作复杂,磨损严重。每次使用铣床加工零件,工人们都要非常小心,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误差。

而国外的企业,早在七十年代末就已经普及了数控铣床,这种设备可以自动编程,加工精度高,操作简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我们的生活也并不轻松。那时候,物资匮乏,很多日常生活用品都需要凭票购买。每个月工厂会发粮票和油票,这是我们家庭生活的基本保障。记得1981年,我的月工资是32元,家里每个月分到30斤粮票和3斤油票。为了省钱,我们家里常常省吃俭用,米饭只能半饱,油也舍不得多放。

当时,邮票也是紧缺物资。1982年,我想给远在外地的朋友寄一封信,但手头没有邮票。那时候,一张普通信件邮票要0.08元,而在黑市上,一张邮票的价格可以炒到0.2元甚至更高。为了买到邮票,我特意跑到邮局前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才终于买到几张。

物价也让人头疼。1981年,我的工资是每月40元,大米每斤0.14元,肉每斤0.8元,鸡蛋每斤0.36元。每个月的工资,扣除各种票据和生活必需品的开支,所剩无几。为了省钱,很多人家里都不舍得买肉,能吃上一顿肉都是奢侈。

尽管生活和工作都如此艰难,我们工人们却有着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每天早晨,大家准时到厂里报到,厂区里充满了机器的轰鸣声和工人们的喊叫声。

尽管设备老旧,条件艰苦,但大家都努力工作,希望能为国家的工业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那时候,国际上的工业设备已经远远领先于我们。

七十年代末,日本的丰田公司已经普及了数控机床,这种机床可以自动编程,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而我们,仍然使用着手动调节的老式车床,效率低下,精度难保,生产力和质量都远远无法与之相比。

1982年,国家开始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工厂里也陆续添置了新设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都得到了显著提升。我们亲身见证了这一切的变化,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力量。

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我们可能依然使用着那些老旧的设备,生活在物资匮乏的环境中,经济和生活水平都难以提高。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工业设备和技术水平走在世界前列,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极大的改善。

——【改革后的变化】——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犹如一条蛰伏已久的巨龙,终于展翅腾飞。从1978年开始,中国迈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各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农业、贸易等方面的成就令人瞩目。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邓公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推动经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改革开放初期,乡镇企业和个体经济迅速发展,带动了农村和城市经济的活力。

1984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全面推广,土地重新分给农民,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那一年,中国的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4亿吨,比改革开放初期增长了60%。

九十年代,国家进一步深化经济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邓公南巡讲话进一步明确了改革方向,鼓励大胆探索和发展。

中国经济从此进入了快速增长的轨道。

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2010年,中国的GDP年均增长率达到9.8%。

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发展尤为迅速,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经济发展的引擎。

与此同时,农业生产方式也逐步现代化。

九十年代末,国家推行农业产业化,鼓励规模化种植和养殖,农业生产效率显著提高。

2000年后,国家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水利工程、现代化农业设备的普及,使得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2018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57亿吨,成为全球最大的粮食生产国之一。

在对外贸易方面,改革开放使得中国逐步成为全球贸易的重要参与者。1980年代初,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额还不足200亿美元,而到了1992年,这一数字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加入WTO后,中国的出口额迅速增长,2005年,中国的出口总额首次超过1万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三大贸易国。

2010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此后,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升。2018年,中国的出口总额达到2.48万亿美元,占全球出口总额的12.8%。

中国的商品遍布全球市场,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纺织品等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不仅在经济和贸易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在科技创新和现代化建设方面也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中国在高铁、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世界领先的成就。

2010年,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超过1万公里,成为世界上高铁运营里程最长的国家。到2020年,这一数字增长到3.8万公里,覆盖了全国大部分地区,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出行条件。

在航空航天领域,2003年中国成功发射首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为继美苏之后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019年,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中国的航天事业迈入新纪元。

信息技术方面,中国成为全球5G技术的领军者。华为、中兴等企业在5G标准制定和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推动了全球通信产业的发展。2019年,中国正式启动5G商用服务,迅速覆盖全国主要城市。

改革开放不仅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也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1980年代初,中国的贫困人口超过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80%以上。

经过多年的努力,到2020年底,中国实现了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教育事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80年的1.6%提高到2020年的54.4%。医疗卫生条件显著改善,人均预期寿命从1980年的67.9岁提高到2019年的77.3岁。

住房条件大幅改善。上世纪80年代,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不足10平方米。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到2020年,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9.8平方米,居住条件显著提升。

除了经济和社会进步,改革开放后的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加入多个国际组织,提升了全球影响力。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

2001年,中国加入WTO,标志着中国全面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此外,中国还是二十国集团(G20)、金砖国家(BRICS)等国际组织的重要成员,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国际事务。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进一步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自2013年以来,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广泛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

截至2020年,已有1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协议,覆盖亚洲、欧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通过这些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引擎。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从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崛起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深刻影响了世界经济格局。

改革开放带来的不仅是经济的腾飞,更是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民生活的显著改善。今天的中国,已经走在了现代化建设的快车道。

——【假设不改革开放】——

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发展可能会停滞不前,与其他国家如古巴、印度和巴西相比,中国的经济水平将显得格外落后。

通过对比这些国家的发展策略,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改革开放是中国实现经济腾飞的关键。

在1978年之前,中国的农业生产方式十分落后,农民主要依靠传统的耕作工具,如木犁、铁锹和镰刀。那时,即便是在一些较为发达的农业生产大队,拖拉机也是稀罕之物。农民们更多地依赖牛拉犁进行耕作,机械化程度极低。

相比之下,印度和巴西早在七十年代末就已经开始引进和制造自己的拖拉机,农业机械化程度显著高于中国。1978年,中国的粮食总产量仅为3.04亿吨,远不能满足全国人民的需求,许多农村地区依然面临饥饿和贫困的问题。

反观巴西,凭借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较为先进的农业技术,早在70年代便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农业生产国,粮食产量和出口量均位居世界前列。

印度虽然在农业现代化方面进展缓慢,但由于引进了一些机械化设备,其农业生产效率也高于当时的中国。

工业方面,改革开放前的中国设备陈旧不堪,技术水平滞后。工厂里使用的大多是五六十年代从苏联引进的机械设备,经过几十年的使用,早已老旧,故障频发。

那时的车床、铣床等机械设备需要工人手动操作,精度难以保证,生产效率极低。

而同一时期,印度通过一系列工业化政策,虽然面临许多挑战,但其机械制造和钢铁工业在国际上已经占有一席之地。

巴西则依靠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较为稳定的经济环境,在70年代逐渐发展起现代化工业体系,甚至在汽车制造领域也有了显著成就。

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将依然停滞不前。1978年之前,中国的GDP增长缓慢,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城乡差距巨大。

城市居民的生活也并不富裕,基本生活用品紧缺,许多物资需要凭票供应。那时候,粮票、布票、油票等是每个家庭生活的必需品。

相比之下,古巴虽然也长期受制于美国的经济封锁,但其国内实行的社会主义制度在某种程度上确保了基本的社会福利和教育医疗水平。

印度在独立后通过五年计划推行经济改革,尽管效果参差不齐,但也积累了一定的工业基础。巴西凭借其自然资源和外资引进,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经济体系。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农业和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使得土地重新分配给农民,极大地激发了生产积极性。

1984年,中国的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4亿吨,比改革开放初期增长了60%。国家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引进了大量先进的农业设备。

80年代中期,农村逐渐普及了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现代化农机具,农业生产效率显著提高。

在工业方面,改革开放带来了技术引进和设备更新的契机。1980年代初,国家开始大规模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机械制造厂里的老式车床逐渐被数控机床取代,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大幅提高。90年代,中国的制造业已经初具规模,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到2000年,中国的工业总产值已经达到10万亿元,占全球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不断提升。在对外贸易领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中国迅速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之一。

2005年,中国的出口总额首次超过1万亿美元,2010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制造的商品遍布全球市场,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纺织品等等……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与古巴、印度和巴西的比较,可以看出,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将会陷入停滞。古巴由于长期受制于美国的经济封锁和内部经济政策的限制,经济发展较为缓慢。

印度虽然在经济改革和开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由于人口众多和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依然面临许多挑战。巴西依靠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相对稳定的经济环境,在农业和工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不稳定的经济问题。

改革开放不仅带来了经济的腾飞,更是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民生活的显著改善。1978年之前,中国的贫困人口超过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80%以上。

经过多年的努力,到2020年底,中国实现了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教育事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80年的1.6%提高到2020年的54.4%。医疗卫生条件显著改善,人均预期寿命从1980年的67.9岁提高到2019年的77.3岁。

改革开放,使中国从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没有改革开放,中国的农业和工业依然会停滞不前,人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国家也难以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发展比较,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改革开放是中国实现经济腾飞的关键。

——【结尾】——

若无改革开放,今日华夏犹为世间之末。

昔日封闭经济,无技术创新,致经济萎缩,城乡差距日甚,国际地位低下。

改革开放后,大江东去,华夏崛起,经济腾飞,城乡平衡,国际地位攀升。改革成就今日华夏,亦成就每一华夏子民之梦想。

对此你怎么看?

0 阅读:7

特友谈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