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六七十年代的农村穷、吃不饱饭,为何还会有人去怀念它?

特友谈文化 2024-06-08 01:03:36

发文:幾鵋

编辑:望梅止渴

——讲述人/李喜根

有人问,六七十年代的农村这么穷而且吃不饱饭,为何还会有很多人去怀念它呢?

我用亲身经历告诉你,这不仅是怀念那个时代的生活,更是怀念那种人情味和精神力量。

我出生在五十年代末,成长于六七十年代的农村。那时的生活确实艰苦,家家户户都在贫困线上挣扎。记得小时候,每天清晨,天还没亮,父亲就带着我们兄弟几个下地干活。

那时候,生产队统一安排劳作,大家吃大锅饭,生活虽然单调,但也有一种特别的温暖。

1965年,我七岁,家里唯一的财富是一头老黄牛。那年夏天,父亲生病了,不能下地干活。

邻居李大叔知道后,每天早晨都来帮忙,替我们家干活。他说:“咱们都是一个生产队的,互相帮衬是应该的。”这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那时候的邻里情谊,是现在少见的。

1969年,国家开始推行农业学大寨运动,我们村也不例外。那一年,全村人齐心协力修水库、挖沟渠。

我记得特别清楚,大家每天干完活儿,回到家里,虽然累得腰酸背痛,但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村里的大喇叭每天都播报劳动竞赛的成绩,大家你追我赶,比谁干得多、干得好。

那种奋斗精神,是现在难以体会的。

1973年,母亲为了供我们兄弟几个读书,每天起早贪黑地纺线、织布。那时候,物资匮乏,家里的衣服都是母亲一针一线缝制的。

记得有一次,我上学的路上,鞋子破了个大洞。放学回家,母亲连夜给我补好了。第二天早晨,我穿着补好的鞋子去上学,心里感到无比温暖。那种亲情和关怀,是现代生活中很难找到的。

1976年,村里遭遇了一场大旱灾,庄稼颗粒无收。全村人几乎断了粮,但大家依然互相帮助,共渡难关。

那一年,生产队把仅有的一点粮食平均分配给每家每户,还组织了许多自救活动。

记得有一天,村里的刘大婶家实在揭不开锅,母亲偷偷把我们家仅有的一点米送过去,说:“再难也不能让孩子饿着。”那种互助精神,深深刻在我的心里。

到了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农村的面貌开始焕然一新。

我们家也分到了责任田,生活渐渐好起来。虽然物质条件有所改善,但我依然怀念那段艰苦却充满温情的岁月。

1985年,我在外打工回家,看到村里很多人家都盖了新房,心里既高兴又有些失落。高兴的是大家生活好了,失落的是那种简单纯朴的生活方式在渐渐消失。

有人会问,为什么还会怀念那个贫穷的年代?

其实,怀念的不仅是那段生活,更是那段时间里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实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那时候,大家虽然物质匮乏,但精神富足,邻里之间互相帮助,共同奋斗,日子过得虽然艰难,却充满了温暖和希望。

再看看现在的生活,物质条件大大改善,科技进步带来了便利,但人情味却少了许多。

邻里之间关系淡漠,大家都忙于自己的生活,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关心他人。每当我回到村里,看到那些熟悉的面孔,心里总会涌起一股暖流,仿佛回到了那个充满人情味的年代。

六七十年代的农村生活虽然贫穷,但那段岁月里积淀下来的精神财富,是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的。

那是一段人与人之间相互依靠、共同奋斗的岁月,是一段用汗水和泪水书写的历史。怀念那个年代,并不是怀念贫穷本身,而是怀念那种人与人之间最纯真的情感和最质朴的奋斗精神。

2010年,我回到家乡,发现村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建的房屋、宽阔的柏油路、现代化的设施,无不展示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成就。然而,我依然怀念那段艰苦的岁月,因为那是一段充满人性光辉的历史。

总而言之,六七十年代的农村虽然贫穷,但那段岁月中,人们互相扶持、共同奋斗,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是我们在现代生活中难以找到的宝贵财富。

怀念那个年代,是对那段历史的尊重和对那种精神的追寻。我们要在新时代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价值,对你有所启发或帮助,不妨给我一个点赞和评论吧!你的支持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谢谢!

0 阅读:2

特友谈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