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知青:他舍命救女知青于毒蛇之口,她最终选择与他共度余生

历年壹沫 2024-02-27 09:36:32

蒙锦河畔,茫茫云雾中,一队年轻人正扛着沉重的行李,踏上前往云南建设的征程。其中,就有从北京来的李晓芬,一个18岁的姑娘,背着麻袋包裹,脚踩布鞋,亲身经历了上山下乡的召唤。

1970年,正值知青运动的高潮。从全国各地,数百万青年纷拥而至,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投身于乡村建设的浪潮中。

李晓芬目睹了首都变化发展,但她无缘分享城市的富足,一心只想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于是,在父母的提议下,她怀揣着一腔热血,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前往偏远山区的征程。

八月的夏日正酷热,一路颠簸,李晓芬所在的知青支队历经数日,终于抵达目的地——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那里风景秀丽,群山环抱,绿草如茵,溪流潺潺。

然而,青年们却被安置在一个小瓦房村落,住的是简陋的草棚,吃的是糙米加一点腌咸菜。与首都生活的巨大反差,令李晓芬感到前所未有的艰辛与压力。

村民们普遍贫穷,年年靠天吃饭。为了打破这种状况,知青们就决定在这里修建一座大型水库,蓄存雨水,改良土壤,从而提高农业产量,改变穷困的现状。于是,青年们洋溢着青春的热情,纷纷卷起裤腿,下水作业,开始了艰苦的建设之路。

知青们从早到晚操劳不息,浇筑钢筋混凝土,挖掘溪流,平整土地,修筑大坝。半年之后,蓄水池已经初具规模。那年冬日,寒风凌冽,气温骤降,水坝上的作业变得更加艰难。李晓芬常常在寒风中浑身发抖,手脚冰凉,唇边结了一层白雾。

这时,班长刘建辉经常主动帮她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每当李晓芬感到筋疲力尽时,他都会及时上前搀扶。

与李晓芬来自不同地方的刘建辉,性格豪爽、勇于担当,很快就成了知青们的模范。对李晓芬来说,他就像冬日里的一阵暖风,温暖了她的心。

一天,正在运送钢筋的李晓芬不慎滑倒,砸在地上,右肩重重一痛,血立时渗了出来。趴在地上,她疼得眼泪直流。

刘建辉见状立马冲了过来,连忙扶起她,手忙脚乱地为她简单包扎,然后背着她就直奔医院。一路上,李晓芬浑身酸痛,但感觉到背后温热的体温,茫然中竟生出一股暖意。

后来,李晓芬肩伤痊愈后回到工地。但她再也无法对刘建辉视而不见,在心底种下了一颗朦胧的火种。不过,作为普通的知青姑娘,李晓芬总是羞于表白自己的心意。反而是刘建辉,更多地主动关心照顾她,使她在异乡也感受到了友谊的温暖。

一年后的夏天,一场意外的山洪暴发,冲毁了工地的一面临时木板路。几个年轻人被困在泥石之中。刘建辉当机立断,奋不顾身地冲了进去,在泥浆中艰难穿行,终于将人一一救出。可他自己却被泥石砸伤了腿部,不得不离开工地,回城治疗。

水库终于在1972年竣工,蓄满了来自高山的雪水。知青们簇拥着合影,脸上洋溢着欣喜和自豪。随后,知青们又被分配到附近的一个国营农场,继续劳动。李晓芬被分到了农场的养猪场,负责喂养和防疫。

生活虽然仍然清贫,但知青们已经逐渐习惯了这样的环境。他们每天或从事农活,或打理家畜,或做些手工活计。李晓芬个子不高,干活从来勤快。尤其善于喂猪,那些猪只在她的照顾下,都长得肥肥圆圆的。

1976年的一个夏夜,李晓芬照例去猪圈察看情况。不料,一条蜷缩在猪栏的毒蛇突然窜了出来,猛地一口咬在了她的小腿上。

李晓芬痛得惨叫出声,整个人瞬间虚脱在地。就在这时,同住一间宿舍的陈勇闻声赶到,立刻扛起她就往医院跑。路上他一边大声呼救,一边竭尽全力狂奔,硕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滚落。

医院里,李晓芬被抢救了过来。陈勇紧张地守在病床边,看着她渐渐恢复了意识,不禁喜极而泣。李晓芬醒来时,看见陈勇憔悴的面容,充满了内疚和感激。半夜里,陈勇独自站在走廊,眺望窗外明月高悬,内心难以平静。

他与李晓芬都是73届下乡的知青,两人在这偏僻的村落已经相识四年,但一直是普通的朋友关系。可是今晚,看着她垂危的样子,陈勇突然发觉,原来自己的内心早已种下了别样的感情。

自那次被蛇咬伤后,李晓芬与陈勇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陈勇渐渐主动接手了照顾她的工作,经常帮她补配药物,煲汤喂食。李晓芬感动之余,也生出了一些别的心思,有时与陈勇单独在一起时,会感到面红耳赤,难以自持。

不久,李晓芬的父母从北京赶来看望,也深受陈勇救命之恩的感动和感激。李晓芬的父亲是退休的国企职工,白发苍苍,母亲则是个朴实的家庭妇女。他们到医院时,看见陈勇正在为女儿喂药,脸上满是关切的神情。

父母连连感谢陈勇,并留下一笔旅费补助。临别时,父亲拉着陈勇的手说:"小陈同志是个好青年,我女儿有你这个好朋友真是太幸运了。"陈勇只是笑笑,谦逊地回了一句:"李叔,李阿姨,您们女儿也是个孝顺的孩子。"

从那以后,李晓芬便更加珍惜与陈勇的友谊。但她仍然没有勇气向陈勇表白自己的感情,只是在无言中默默地牵挂着。她们都明白,相比亲情、友情,恋爱是一个禁忌的话题。能与这个可靠的青年保持友谊,已经是件幸运的事了。

知青们渐渐走向成熟,在这片异乡大地上苦苦打拼,共同成长。然而,李晓芬内心深处对陈勇的心意,成为了一份永远无法启齿的秘密。她明白,恋爱之事终会被大潮淹没,因此她只能将这份感情深藏于心,在寂静中独自酝酿。

1978年春天,李晓芬终于熬过了知青岁月,她和陈勇在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里,低调而隆重地举行了婚礼。虽然整个过程朴素无华,但两人脸上写满了幸福。

新婚不久,李晓芬就发现自己有了身孕。虽然生活困苦,但这对年轻夫妻依然对此感到无比欣喜。他们打理着一间简陋的小屋,靠木耳、菜畦和养猪为生。有时李晓芬会趴在田埂上休息,望着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峰,感慨良多。

1979年春天,李晓芬在家里生下了一个女儿,取名小云。陈勇拄着小云,激动得热泪盈眶。从此,这对夫妻的生活多了几分温馨,尽管日子依旧清贫,但却透着幸福的气息。小云在父母的呵护下渐渐长大,成为他们生活中最大的乐趣。

邻里乡亲们都说,这对知青夫妻生活过得自由自在、朴实无华。每逢节日,李晓芬便会做些简单的小吃,陈勇偶尔会从远处打回几只野味,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夜晚,他们常常围坐在小院的烤火炉边,品着本地特有的纳西族风味小酒,望着繁星点点,感慨时光匆匆。

待到1980年,全国各地知青陆续回到城里。一些同伴挥泪告别,回到首都继续求学深造。但李晓芬和陈勇却下定决心,要永远扎根在这片热土上,用双手创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上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来临,一股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开始在全国蔓延开来。随着市场机制的确立,乡村的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彼时,农村已经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消除了人民公社的旧体制。李晓芬和陈勇抓住了这个机遇,承包了几十亩橡胶林和一点菜地。

在此之前,他们最大的收入来自于饲养家猪出售。而现在,夫妻俩一起在橡胶林里劳作,除了照料橡胶树,还在林下散养黑猪、种植一些蔬菜。

生活终于有了转机,日子一天天好过起来。他们贷款盖了新房子,装了电视机和冰箱。孩子也能上学读书了,不用像父母那一辈人一样辍学劳动。小云聪明伶俐,长得也漂亮可人,成为了李晓芬夫妻最大的骄傲。

1991年,李晓芬的左肩不慎受伤,正好赶上橡胶收割的季节。陈勇便独自一人操持承包林的大小事务,每天从林子里一人打理数十亩橡胶林,体力确实吃不消。

幸好,小云长大了,在周末和假期就会陪着父亲干活。看着女儿娇小的身影在林间穿梭忙碌,陈勇不禁感慨万千。

陈勇常常在林间独自休息时,回想起10多年前和李晓芬抵达云南时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那时年轻气盛,唯有一股子冲劲。而今白发渐渍,但已在这里扎下了根,与妻儿共同打拼出一片安乐田园,也算是知青生涯的一个圆满了结。

2000年,李晓芬和陈勇搬离了小村,在附近的一座城市昆明买了房子,住进了城里,过上了小有馀裕的生活。女儿小云在城里找到了一份体面的工作,也嫁了人,有了自己的家庭。

退休后的李晓芬和陈勇享受着天伦之乐,白天常常一起去公园散步。偶尔看着儿媳领着孙子来家里做客,李晓芬心里就会油然升起一股幸福的暖流。

她不由得想起很多很多年前,那个18岁的自己独自背着行囊离开北京家园,来到偏远的云南山区,几经艰辛最终在这里扎下了根。

时光飞逝,转眼已是40年过去了。过去的一幕幕仍然历历在目,李晓芬常常会对着陈勇回忆起当年的点点滴滴。那时候他们还年轻力壮,在田间地头劳作;后来艰苦创业,终于攒下了一笔积蓄;如今儿孙满堂,老有所依,何其幸福。

每当回忆往事,李晓芬脑海里总会浮现出很多人影,那些曾与她们一起扎根云南,共同劳作、成长的知青战友们。有的早早回到城里去了,有的就永远地留在了那片土地上。

他们经历过苦难,也曾坚韧不拔;曾一起奋斗,也相互扶持,用年轻的肩膀共同撑起了一个时代的重担。人生就像一场百味浓香,有苦有甜,有酸有辣,只有亲身经历,才能品出其中的味道。

2 阅读:976
评论列表
  • 2024-07-26 02:15

    头脑瓦特了

历年壹沫

简介:读着别人的故事,悟着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