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琅:反复倒戈,真君子还是伪小人?他的人生境遇比小人难受万倍

读书悟道君 2024-06-29 16:22:17

在福建晋江的施琅纪念馆中,有一副对联格外引人注目,上联是:平台千古,复台千古;下联是郑氏一人,施氏一人。

郑成功与施琅都做了同样一件事:收复台湾,尽管各为其主,但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他们都凭借此功载入史册。

不过相比郑成功,施琅的争议比较多,他三度改易门庭,两次为明朝效力,又两度投降清朝,这样的经历在道德上难免不受争议。

那么,反复倒戈的施琅,到底是真君子还是伪小人?其实,他的一生虽说颇有传奇色彩,但他人生境遇其实比小人难受万倍。

01 三度易门为哪般?

施琅,字琢公,福建晋江人,他从17岁起就在郑芝龙手下当了一名小军官,每每作战身先士卒,屡立战功。

后来清军入关,大举南下攻打南明,郑芝龙迫于压力,与儿子郑成功决裂,最终选择投降了清朝,施琅也随郑芝龙一起成了清朝的臣民。

之后清军在灭南明绍武政权的战争中,施琅也参加了,尽管他有军事才能,但清军根本不会信任他,施琅愤怒之下,毅然火线倒戈,率部投奔了郑成功,再次成为郑氏一员。

再次回到抗清队伍中的施琅,积极为郑成功出谋划策,接连攻下了漳浦、云霄镇,轻取厦门的战略也是出自他手。

郑成功抗清一直以来都没有自己的根据地,取道厦门,可以说,施琅对郑成功事业的拓展,其意义非凡。

在传统认知中,郑成功的形象是“英雄盖世”式的,但实际上他的性格偏暴躁,《清史稿》对他的评价为“用法严峻,果于诛杀”,通俗点说,就是六亲不认。

但施琅这个人偏偏极有个性,恃才傲物,这样的两个人碰在一起,摩擦也就不断了,他们最初的交恶始于厦门失守。

1651年,在厦门站稳脚跟的郑成功,意图拓展广东地区,施琅马上唱起了反调。他认为,清朝在广东屯有重兵,不是说打就能打的,结果他的劝阻反倒迎来郑成功的一顿臭骂。

事实证明施琅是对的,郑成功前脚刚走,后脚清军泉州总兵马得功就来进犯,郑成功的叔叔郑芝莞吓得拔腿就跑。

关键时刻施琅仅带六十余人奋勇拼杀,击毙了马得功的弟弟,杀退了清军,但损失也不可挽回。

郑氏家族囤积当地的巨额财富,乃至部分家眷,都尽数被清军掳走。广东的郑氏官军收到消息时,无不嚎啕痛哭,足见损失之惨重。

郑成功回来后,先是收缴了所有兵权,之后又整顿了军队纪律,但对厦门之战中立下战功的施琅,却只是赏了他二百两纹银,这对施琅来说,跟打发叫化子差不多。

施琅心里自然有气,此时偏又出现了一件小事。他手下一个亲兵曾德因违反纪律要受处罚,结果他跑到了郑成功处告状,郑成功轻信了他的花言巧语,打算赦免了他的罪。

这事儿若是放在别的将领身上,可能也就过去了,但施琅本就对郑成功赏罚不公有意见,再出了这档子事儿,他是咽不下这口气的。

于是,他带兵冲进营帐,当场就将曾德给砍了,待到郑成功的赦免令下来时,看到的已经是曾德的人头。

面对郑成功的质问,施琅也理直气壮,他说,您不是说要纪律严明吗?我是照您说的做的。

面对施琅的挑衅,郑成功勃然大怒,当场将施琅一家逮捕。施琅被捕后,由于在士卒中很有威信,一些部下和亲信对他也十分同情,于是便秘密将他放了。

出逃后的施琅又去投靠了郑成功的叔父郑芝豹,并请求郑芝豹出面为他调解。但郑成功并不买账,反而派人秘密刺杀施琅。

施琅再度逃脱后于1651年便再度投靠了清军,而施琅的父亲、弟弟也都被郑成功处死。至此,施琅与郑成功,两人之间便结下了仇恨。

从上所述,施琅三度易门,都有着他的难言之处,但投靠清军后,他的处境则更加凶险。

02 蛰伏

康熙二年(1663年),施琅击败郑经(郑成功之子)于海门(今龙海东北),攻取了浯屿、金门,加右都督。

康熙三年(1664年),他又献策主张攻台,授靖海将军,此后曾三次率军进抵台湾,但均以失败结束。

在之后的几年时间里,他也没闲着,依然不断上疏密奏攻取台湾,但此时的清廷对台方略已由攻转为守。

此后,施琅便被召入京城,改任内大臣,隶镶黄旗汉军,此后他就开始了漫长的蛰伏期。

在清朝决定收复台湾之前,施琅已经等待了很久了。这倒不是清廷瞧不起他,主要他力主武力平台的主张,与清朝主招抚路线背道而驰,所以也只能让他闲着。

再者,施琅这个人有个绰号“海霹雳”,不但打仗霹雳,做人也霹雳,当年与郑成功决裂,也是因为脾气,后来在朝中得罪大臣,也是因为脾气,早年李光地也说他“性骄狂,无以成事”。 所以,也还是只能让他闲着。

在赋闲的日子里,他是苦闷的。没有什么朋友,经济上也极为困难。

尽管他被封为伯爵,有国家爵禄,但经常被扣着不发,几乎困难到要靠他老婆做针线活儿来贴补家用。

皇帝不用,同僚不待见,工资没人发,这样的日子一直过了十三年之久,人生能有几个十三年,所以在这十三年里,他并没有真的闲着。

为了得到重用,明明家里穷,还千方百计的找关系,散尽家财去送礼,朝中重臣家他几乎都跑过,最后搞到人家见了他就躲。

姚启圣后半生的梦想是收复台湾,施琅的梦想也是如此。没有工作就主动找工作,没权力管兵就主动管他能管的事儿。

比如观测风向,估算治湾海峡的风信,每天坚持记日记,看地图,筹划平台方略,时刻为收复台湾做准备。

有不少人认为,施琅处心积虑想收复台湾,无非是想报私仇,但从事前事后来看,并非如此。

他在给康熙的奏折里说,台湾这种局面如果延续下去,国家每年都要承受大量的损失,沿海百姓死伤无数。如果这只是官话,那么在他收台时的表现就不会那样做了。

他为台湾所做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尊重他的人也就多了,其中就包括他的福建老乡李光地。

随着他与李光地交往的加深,对施琅的深入了解,李光地终于明白施琅力主收台的决心有多大,此后,便极力向朝廷推荐施琅。

清廷也意识到收复台湾势在必行了,正如施琅所言,清朝承受的损失太大。比如为了防备郑氏政权侵扰,多年以来清政府厉行“迁界禁海”政策,断绝沿海百姓与郑氏的往来,但同时也产生诸多不良影响。

禁海所涉及的省份,如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东南重地,这些地区是清朝的主要财政来源,禁令一下,东南沿海三五十里都变成了无人区,良田荒废不说,海外贸易也全数禁绝,不少百姓因此流离失所,长此下去,发生民变只是时间问题。

再说西北还有位强大对手--准噶尔,而要平定准噶尔,首先就要保证东南沿海的安稳。所以,在平定三藩之后,收复台湾就提上了日程。

而在多次招抚失败后,清廷也认清了现实,唯有武力才能收复台湾。

这样一来,选谁为主将也就提上了日程。

03 东征

收复台湾的第一要务就是重建福建水师,清廷最初选择的水师提督并不是施琅,而是万正色。

万正色此前的水战大多集中在鄱阳湖、长江这些江河里,后来在反击郑经入侵的战斗中,他表现英勇,打了不少硬仗,但也犯了“恐郑症”,曾经三倍于郑氏的清军,却愣是让郑经给跑了。

所以,当康熙下诏让万正色准备平台战争时,万正色立即上了一道反对的“三难六不可”奏疏。大意就是说郑氏水师太强大了,福建水师根本不是对手。

康熙看后大骂万正色,立马撤了他的提督一职,那么,选谁呢?

福建总督姚启圣和内阁大学士李光地,都不约而同地举荐了一个人,就是施琅。

对于施琅,康熙也不是没有考虑过,只是施琅名声太臭,大臣都说他徒有其表。

在李光地的大力肯定下,康熙才召见了施琅,了解了施琅十三年来对台湾形势丝丝入扣的研究之后,康熙终于对他投来赏识的目光。

康熙十九年(1680年),等待了十三年的施琅终于迎来了他的春天,以太子太保衔受封福建水师提督。

而此时的郑氏政权在台湾内乱不断,郑经将死之时,亲信陈永华被冯锡范设计卸甲归田,不久知道中计后,抑郁而终。

郑经死后,其子郑克臧也被冯锡范等人杀害,至此,台湾大权落入了冯锡范手中,史称“东宁之变”。

东宁之变后,郑氏政权内部进行了大洗牌,冯锡范也开始了他横征暴敛的统治,陈永华一生治理台湾的心血,几乎被他败坏殆尽。

台湾内乱的消息均来自姚启圣,他的情报工作做得很到位,在台湾几乎到处都是他的眼线,台湾的一举一动都尽收他的眼底。

面对如此大好机会,清王朝准备出动了。但清廷内部却是一片反对的声音,大多数大臣认为远洋作战,不可预测,不如不打。

而就在此时,施琅也干了一件犯大忌的事儿,他向康熙上疏了著名的《秘陈专征疏》,要求朝廷给予他“专征”大权,不受任何人节制,一下引起了轩然大波。

君权高度专制,你施琅又是一个汉臣,还是个“叛将”,提出这样的要求,和谋反有什么区别?

施琅此举不但得罪了反战派,连姚启圣也一并得罪了,姚启圣后半辈子的首要任务就是收台,这也是他的人生理想,多年来也下了很多心血。

不想在收台蓄势待发之际,施琅就跑出来抢权了。然施琅并非有意和姚启圣过不去,两人在军事行动上意见相左,争执不下,但打仗是一个独断专行的活儿,如果两位都去,那到时大军听谁的呢?

平台大军未启航,清朝内部征台风波也是不断。关键时刻,康熙表现出了他的帝王胸襟,在权衡利弊之后,他将军事指挥权全权交给了施琅,还说要什么给什么,只要你能收复台湾。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施琅乘着烈烈南风,率领两万清军,六百三十艘战船,誓师出征。

平定台湾,从表面看是打海战,实际上打得是攻坚战,胜利的关键不是摧毁郑氏政权的水师,而是他们密密麻麻的堡垒,尤其是他们在澎湖苦心经营的防线。

施琅依照计划,拿下艰苦的澎湖海战,郑氏家族的统治也就大势已去了。之后施琅采用了攻心战术,优待俘虏,并让人给刘国轩稍话愿与他结为儿女亲家,只要他能促成郑氏投降。

刘国轩是郑氏家族水师最后的依靠,澎湖海战惨败,仅带二十六艘战船退回台湾岛。他要主张归降,郑氏家族也就没什么可坚持的了。施琅的诚意打动了刘国轩,最后明郑政权内部也极力主张归顺。

战事并非一帆风顺,压力与动力并存,历经近两个月的时间,七月二十五日,康熙下赦谕,接受了郑克爽的投降。

八月十三日,施琅率一万水师,从鹿耳门进入台湾受降。郑氏政权全体官员前来迎接,施琅当场宣布安民告示,禁止官兵劫掠百姓,一路纪律严明,于台湾百姓秋毫无犯。

施琅在巡视台湾后,于十一月二十二日,班师回朝,郑克爽等一干人员也被送到北京。

在归台之前,他庄重地更衣、备礼,步行到一个地方,恭敬地焚香、叩拜、献礼,他拜见的人正是他数十年的仇人--郑成功,他到的地方叫国姓爷庙。

郑成功是他念念不忘的仇人,也是给予他一条奋斗道路的前辈,此时的恩怨或许已化作海风被吹散了。

至此,收复台湾大业彻底完成,但随后的问题又来了。

04 驳斥“弃台论”

在平定台湾后的年底,清政府内部出现了“弃台论”,即将台湾全岛人口尽数迁到大陆,只留一座空岛。

持有这一意见的人不在少数,李光地如此,康熙亦是如此,他们都认为台湾一弹丸之地,得之无所加,弃之无所损,即便给荷兰人占了,只要愿意纳贡称臣,也可以由他们占。

面对这一论调,施琅又站了出来。

他向康熙又上了一份著名的“恭陈台湾弃留疏”,在这份上疏中,他凭借自己数十年来对台湾的全面了解,从地理、军事及经济方面论述了台湾的重要性,以此证明,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清廷对于如何治理台湾一直讨论了半年多,最后的结论是,依照施琅奏议,在台湾设立台湾府,下设台湾、凤山、诸罗三县,沿袭郑成功在台湾时的建制,以中央政府的名义设机构统治。

此后,台湾才进入了它的又一个黄金时期。

从施琅的人生轨迹看,他算不上什么君子,但也绝不是小人,他是一个传奇,一个天才式的人物,一个执着追求理想,令人肃然起敬的人物。

0 阅读:112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41

用户10xxx41

1
2024-06-29 21:38

君子能领兵打仗吗

读书悟道君

读书悟道君

分享高质量历史阅读,市井江湖小说 水浒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