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方法养鹅易生病,巧用益生菌,鹅群免疫力大幅提高
在广袤的农村大地,养鹅一直是一项传统且收益可观的农事活动。许多农户依靠养鹅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生活品质。然而,近年来不少养殖户却遭遇了一个极为棘手的问题——鹅老是生病。这一问题就像一片阴霾,笼罩在养殖户们的心头。
从数据上来看,一些传统的养鹅群体中,鹅群的发病率可达20% - 30%,这一比例是相当惊人的。这意味着,每养殖100只鹅,就有20 - 30只鹅可能因为疾病问题面临生长缓慢、死亡等风险。在一些小型的养殖家庭里,如果养殖几十只鹅,生病鹅数量过多可能会导致这一季的养鹅收益大打折扣,甚至血本无归。这不禁让人疑惑,为何以前老方法养鹅的时候,并没有这么频繁地生病,现在却频繁遭遇这样的问题呢?
随着社会的发展,养鹅的规模和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前养鹅,大多是散养,鹅可以自由地在大片的草地、池塘里觅食。它们的饲料来源多样化,有天然的青草、野菜还有小昆虫等。而且养殖密度较低,鹅群之间的接触相对不那么频繁。而在现代的养鹅模式中,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不少养殖户开始大规模集中养殖。例如,一些养殖户在相对有限的空间里养殖几百只甚至上千只鹅。鹅群的养殖密度大幅增加,就像城市里拥挤的高楼大厦里住满了人一样,这种情况下,疾病的传播速度和几率都大大提高了。
同时,在饲料方面也有很大的改变。现代养殖为了追求快速的育肥效果,常常会使用大量的配合饲料。这些饲料虽然能够提供充足的热量和营养,但是营养结构往往比较单一。对比以前鹅所吃的天然多样化食物,这就像人长期只吃快餐而没有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一样,身体的抵抗力会受到影响。而且,在大规模的养殖环境下,鹅群的应激反应也很强烈。噪音、陌生的气味、频繁的运输等都会让鹅群处于紧张状态。有养殖户反映,在运输鹅到育肥场的过程中,不少鹅就会开始精神不振,到达后的一段时间里生长缓慢,抵抗力明显下降。
而传统的老方法,虽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存在局限性。老方法往往侧重于给鹅提供基本的生存环境,对于鹅的营养均衡、疾病预防的科学手段等方面存在不足。比如,在鹅舍的消毒方面,老方法可能只是偶尔简单地用石灰粉来消毒,这种消毒方式不够彻底,容易残留病菌,成为新的感染源。
那么,有没有一种更好的方法能够改善鹅群的这种易生病状况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巧用益生菌。
益生菌就像是鹅群健康的守护使者。它能够调节鹅肠道内的菌群平衡。鹅的肠道就像一个小型生态系统,各种细菌在这个系统里有好有坏。在健康的肠道里,有益菌占据主导地位,它们能够帮助鹅分解食物,更好地吸收营养。而当鹅群面临各种应激因素,或者养殖环境出现问题时,有害菌就可能大量繁殖。比如说,在高温潮湿的季节,鹅舍如果不注意通风,有害菌就会迅速滋生。这时候,如果提前在鹅的饲料或者水中添加适量的益生菌,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有害菌的生长。有养殖户在实际应用中对比发现,在夏季高温时,使用益生菌的鹅相比没有使用的鹅,肠道疾病的发病率降低了近50%。
益生菌还能增强鹅的免疫力。我们都知道,人体的免疫力在面对病菌入侵时起着关键的作用,鹅也是同样的道理。益生菌可以刺激鹅的免疫系统,促使免疫器官更好地发育,产生更多的免疫细胞。就像给鹅的身体训练了一支强大的防御军队。有养殖企业在部分鹅群中使用益生菌一段时间后,对鹅群进行了抗体检测,结果显示鹅群针对常见鸡病(鹅也可能感染的病菌)的抗体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在实际使用益生菌时,也有一些要点需要注意。首先,益生菌的选择至关重要。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益生菌产品,养殖户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适合鹅群年龄和生长阶段的产品。比如说,对于刚出壳的小鹅,要选择那种对雏鹅肠道适应性好的益生菌。其次,益生菌的使用量要合适。过多或者过少都可能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一般来说,饲料中益生菌的添加量要按照产品说明书的推荐剂量添加。另外,益生菌的效果也会受到保存条件的影响。益生菌需要在合适的温度、湿度环境下保存,否则其活性会大打折扣。
除了在饲料和水源中添加益生菌,还可以结合其他饲养管理措施来全面提高鹅群的免疫力。例如,保持鹅舍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对鹅舍进行清扫,更换垫料,并且保证鹅舍的通风良好。再比如,合理调整养殖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可以根据鹅的生长阶段和育雏情况,定期对鹅群进行调整。
在如今追求绿色、健康养殖的市场环境下,提高鹅群的免疫力也有着深远的意义。消费者越来越关注农产品的品质,健康、绿色的鹅肉和鹅蛋更受市场欢迎。那些免疫力高的鹅群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养殖过程中减少抗生素等药物的使用,更加符合市场的需求。这对于提升养殖户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有着重要作用。
总之,面对传统养鹅方法导致的鹅群易生病问题,巧用益生菌是一个非常好的解决方案。它能够帮助养殖户提高鹅群的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的几率,提高养殖效益。同时,也能顺应现代市场的需求,为养殖户带来更多的收益。养殖户们应该积极尝试这种方法,并且不断探索更好的饲养管理方式,让鹅群的养殖走向更加科学化、健康化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