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方外长王毅受慕尼黑安全会议主席霍伊斯根的邀请,出席第61届慕尼黑安全会议,并发表“中国专场”演讲。根据新闻稿来看,王毅外长演讲的内容主要涉及国际治理以及中美关系。
在中美关系问题上,王毅外长直接把话挑明,非常明白的告诉有关方面,中方愿意与美方构建稳定、健康并且可持续的双边关系,找到大国之间的相处之道。但是如果美方还是要继续打压中国、遏制中国的发展,中方必将奉陪到底,坚定反击美方的单边霸凌行径,捍卫国家主权和发展权利!显然,中方此次如此直接霸气的警告和表态,背后释放的信号非常重大和不寻常。
而在这场慕尼黑安全会议上,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细节。一个是中方的演讲被安排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按照往年的惯例,中方的演讲一般会被放在会议举行的第二天,但这一次被安排在了首日。同一天发表演讲的,还有美国副总统万斯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这说明中方对西方国家和全世界的影响力,正在持续扩大。
当然了,这也有一个更加现实的问题,即特朗普政府推动“孤立主义”政策,践行“美国优先”的原则,全球治理体系会因此遭到重创。因为美国的关税政策, 将导致更多的国际争端问题。而特朗普各种“退群”的动作,也让全世界治理体系出现了一个问题——谁来填补美国退出所导致的空白。
说到底,这其实是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的延伸,全世界需要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表明态度,来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继续向前。
从这个角度去看,其实也能解释为什么王毅演讲内容中对国际治理和中美关系的看法。
特朗普宣布普遍性的关税政策,其实就是以牺牲其他国家的利益,来满足特朗普自身的政治目标,即实现“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政治口号。
当然,关税并不是特朗普的目标,而是手段。通过高额关税,推动资本在美国设厂,为美国创造工作岗位,培养熟练工人,以实现美国的再工业化。
但问题在于,这一做法对全球供应链都将产生重大影响。美国去工业化的前提条件,是美国完成了金融化,然后将低端制造业推向全世界,尤其是让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成为美国的“血汗工厂”,这也是美国能够维持高工资水平和低物价的根本原因。
而随着美国去工业化三十年,全世界也形成了稳定的供应链。现在特朗普要通过关税手段,把这些供应链全部打断。 经济体量大一些的国家,对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尚可承受,但经济体量小的国家,将会因此出现巨大的损失甚至是引发经济危机。这本身就等于是全球治理模式的失效。
王毅表示如果美国还是要继续打压中国,遏制中国发展,中方必将坚定反击。其实就是在反对特朗普的对外政策。实现美国的再工业化,只是特朗普的目标之一。另一个重要目标是在实现再工业化时,同时结束在中东和俄乌的战争,再集中力量和精力对中国进行遏制和打压。
这也很好理解。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中国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潜在威胁”。在俄乌战争中,俄罗斯已经深陷战争泥潭,消耗大量的资源,除了核武能力之外,已经很难对美国构成挑战。中东的伊朗,美国通过以色列和扶持代理人,消灭了大量哈马斯、打残了真主党,叙利亚改旗易帜。伊朗领导的什叶派之弧,从某种意义上已经分崩离析。中东也已经没有国家能够对美国构成威胁。
现在唯一的目标,就只有集中精力对中国进行遏制和打压。
但是,美国无法在战争中拿到的,也不可能从谈判桌上拿到结果。70年前的朝鲜战争,美国人没有遵守中国发出的警告,强行越过38线,将战火烧到鸭绿江畔,结果就是抗美援朝。50年前的越南战争,中国再次发出警告,禁止美军跨过北纬17度线,美国不敢越过雷池半步。
更何况是现在的中国。美国任何遏制中国的行动,换来的只会是中方的强烈反应,美国能不能承受得起这个后果,历史已经证明。【战旗团队创作,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