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上海市委原书记,在任时曾大力提携江同志,儿子如今是中将
在1931年9月,日军发动了震惊世界的九一八事变,拉开了侵略中国东北的序幕。在远离战场的安徽省光明中学,一群热血青年走上街头,高喊着抗日口号,呼吁国人团结起来,共同抵抗外敌。在这群激昂的学生中,有一个人的声音特别响亮,他就是汪道涵,从那时起,他便走上了一条充满艰辛和荣耀的革命之路。
汪道涵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父亲是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的同盟会成员,早年曾追随孙中山先生,后转向教育工作,致力于培育新一代。汪道涵自小就展现出过人的才智,13岁时就考入了光明中学。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他和同学们走上街头,展现了青年学子的爱国热情。
在南京和上海求学期间,汪道涵接触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坚定了自己的革命信仰。1933年,他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上海从事抗日宣传和进步思想的推广工作,期间不幸遭到国民党军警的迫害。
1937年,汪道涵在光华大学求学期间,曾回到家乡成立明光临时党支部,积极参与抗日活动。后来为了更好地参与革命工作,他前往延安,在陕北公学接受了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军事策略教育。
1938年,毕业后的汪道涵投身抗日战争,成为新四军的一员,在淮南地区担任要职,参与了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工作。解放战争期间,他在江苏、山东、浙江等地从事革命工作,为最终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汪道涵在上海和中央机关担任重要职务,曾参与“一五计划”的制定,陪同周恩来总理访问苏联,推动中苏技术合作。
1978年,汪道涵被任命为对外经济联络部副部长,成为改革开放的积极推动者。两年后,他被调往上海,担任市委书记、市长,为上海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985年,汪道涵推荐江泽民接替他的市长职务,自己则开始逐渐退居幕后。1991年,他担任海协会会长,积极推动两岸关系发展,为国家统一大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2005年,汪道涵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享年90岁。他的一生是革命事业的缩影,他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