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最早大风预测,竟然是个大二学生,用免费模型推算的

酸爽陈醋娱乐 2025-04-13 06:02:44

大风呼呼刮了三天,北京的天差点被掀翻!谁能想到,第一个喊出“13级大风要来”的,竟然是个20岁的大学生!

4月7号晚上,北京工商大学大二学生小赵,在社交平台甩出一篇预警帖子,直接点名“4月12号山区阵风飙到13-16级”。三天后,北京市气象台才慢悠悠发布大风橙色预警,结果数据和小赵的预测几乎一模一样!

小赵一个数学系学生,没编制没职称,硬是靠着一堆外国网站和免费软件,把大风算得门儿清。

他用的啥?欧洲的EC、美国的GFS、中央台的NMC,还有个叫Windy的风力动态图,全是公开数据!气象台那群拿工资的专家,手里攥着卫星飞机探测器,咋就比不过一个娃娃?

4月5号盯上大风苗头,眼睁睁看着风力预测从8级涨到16级。人家不慌不忙,连着三天蹲守数据,直到7号晚上才拍板发预警。 这话听着轻巧,可背后全是硬功夫。

小学就当QQ群天气预报员,大学选修大气污染课,啃《气象学原理》比啃馒头还勤快,连雷达图都得追着别的博主问明白。

现在有些专家做报告只会念稿子,人家学生娃反倒把冷空气比作“主持人冷风先生”,沙尘暴讲成“南北风大乱斗”,这本事哪本书教得会?

再看评论区那800多条留言,考研的问他“火车会不会停运”,打工的求问“工地要不要停工”,小赵挨个回复“赶紧改行程”“注意官方通知”。

老百姓要的是实在话,不是气象台那套“平均风6级阵风13级”的专业术语。大风天里,谁管你十分钟平均风速?老百姓就认三秒钟能把房顶掀了的阵风!

冷涡过境、西风急流这些专业词儿,专家在直播间掰扯半小时,不如小赵一句“100公里时速的风要来了”来得痛快。

气象预报这行当真该换换血!拿着纳税人的钱买卫星,结果让民间小子用免费模型算准了,这不跟菜市场卖鱼的老王拿杆破秤,反倒比超市电子秤还准一个道理?

0 阅读:0
酸爽陈醋娱乐

酸爽陈醋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