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其他国家按照地理边界划分防区时,美国选择了一种突破地域限制的军事管理模式。美国将地球表面划分为六大战略区块,同时设立了五大专业作战中枢,形成覆盖海、陆、空、天网的立体化指挥网络。

这11个联合作战司令部主要是干嘛的?
首先是北美大陆的防御核心北方司令部,这个诞生于9·11事件后的指挥机构,总部设在科罗拉多州彼得森空军基地,其管辖范围不仅包括美国本土,还延伸至阿拉斯加、加拿大和墨西哥。

作为唯一专注于本土防卫的司令部,它整合了陆海空三军及海岸警卫队力量,日常监控北美防空识别区,每年协调的联合演习超过50场,最高长官司令一般由空军将领担任。
接着是南方司令部,它的前身为加勒比防卫司令部的机构,实际控制着从墨西哥南部到南极洲的整个拉美地区。尽管其宣称的主要任务是禁毒合作和灾害救援,但历史记录显示,该司令部曾深度介入巴拿马、格林纳达等国的军事行动。

2025年,美国南方司令部最重要的战略任务是确保对巴拿马运河控制权,这是一条连接大西洋与太平洋的黄金水道,每年承载着全球6%的海运贸易量。
欧洲司令部是美国海外驻军的神经中枢,它成立于冷战初期,名义防区覆盖整个欧洲大陆,包括俄罗斯全境和格陵兰岛。
比较特殊的是,该司令部的司令自动兼任北约盟军最高司令,这种双重身份使其成为跨大西洋军事同盟的实际操控者。

数据显示,其管辖范围内长期驻扎着7万名美军,配备200余架先进战机,其中在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的前沿部署近些年持续加强。
与欧洲司令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处境尴尬的非洲司令部,它的总部竟然也设立在欧洲。这是个于2007年仓促成立的指挥机构,但是遭遇了非洲54国中53个国家的联合抵制,最终只能将总部设在德国。

美国方面宣称它主要是用来对非洲反恐培训和医疗援助的,但卫星影像显示,美军在尼日尔、吉布提等国秘密扩建的无人机基地,已形成覆盖撒哈拉沙漠以南的监控网络。
掌控中东的是美国中央司令部,下辖中央战区所有军事力量。总部位于佛罗里达坦帕,作战范围从埃及延伸至巴基斯坦。尽管其办公地点远离战区,但通过卡塔尔乌代德空军基地、巴林第五舰队司令部等前沿节点,保持着对波斯湾的威慑。

美国规模最大海外司令部当属印太司令部,自1947年成立以来,这个司令部的防区范围不断西扩,当下涵盖地球表面52%的区域,包括海洋和岛屿。
它的总部设在夏威夷,指挥着37万名现役军人,掌握着美国60%的海军舰艇和55%的海外空军力量。美军近年重点建设的关岛安德森基地,部署的B-52战略轰炸机作战半径可覆盖整个南海区域。

网络司令部于2009年成立,它是美军的数字作战中枢,总部设在马里兰州米德堡陆军基地。其下辖的133支网络任务部队,既承担着保护美国电网、金融系统的防御职责,也被曝光曾实施针对伊朗核设施的“震网”病毒攻击。

由于网络战的特殊性,该司令部司令同时兼任国安局局长,形成了军事情报与网络作战的深度绑定。这个司令部也是全球美国水军的最高指挥部,狗粮很多都是从这里发的。
美军运输司令部掌握着包括C-17、C-5M在内的1300余架运输机,以及总载重量达1500万吨的船队。其设在迪戈加西亚的印度洋中转站,常年储备着可供3个陆军旅作战30天的武器装备。
在2020年,该司令部创下72小时向五大洲投送医疗物资的纪录,这种战略投送能力实质构成了美国军事威慑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种作战司令部则统筹管理着包括海豹六队、绿色贝雷帽在内的7万余名特战人员。其年度预算超过国会批准的公开数额,部分秘密账户资金流向至今成谜。近年披露的作战记录显示,该司令部平均每天在全球同时执行12项秘密任务,从怂恿菲律宾搞事,到为乌克兰军提供军事顾问,其行动范围早已突破传统战场边界。

战略司令部掌管着美国核武库,目前大概有5600枚实战核弹头,外加预警雷达系统。其开发的“全球快速打击”系统,理论上可在1小时内对地球任意目标实施常规精确打击。疯狂的是,该司令部2019年将网络空间正式列为核反击触发条件,这种将虚拟攻击与实体毁灭挂钩的政策引发国际社会担忧。

中美在太空领域的竞争,最终催生出了太空司令部。该司令部2019年重组,掌控美国太空军的军政大权。总部设在科罗拉多州,实时监控着3000余颗在轨卫星,其中军事卫星占比达三分之一。当下美国的航天技术发展的却不怎么好,这限制了太空军的发展。